肺癌术后怎么复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郑于臻 2025-03-06 20:04:35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很多病友都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肺癌术后怎么复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在我看来,肺癌术后的复查根据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查看肺部恢复的情况;

第二阶段,监测肿瘤复发的情况。

查看肺部恢复情况

先说第一阶段。肺癌术后,如果要了解肺部的恢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术后一个月的胸部CT复查。

为什么?

通过胸部CT可以明确,我们现在肺部体内的创伤已经恢复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明显的炎症?有没有明显的出血?

有人说:郑医生,手术做完,病人也已经出院了,还能有什么问题呢?

这还真不一定,比如我前段时间接诊的这个病人。患者在肺癌手术后一个月一直咳嗽不止,复查胸部CT后,发现肺部存在较为严重的血肿。

虽然术后出现的血肿多为自限性,在1~3个月内可以逐渐吸收。但也有少数血肿是感染造成的,需主动就医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术后感染导致的肺部血肿,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具体后果取决于血肿的大小、位置、感染类型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此外,一些术后并发症如:支气管胸膜瘘、乳糜胸、胸腔大量积气、积液等,也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或治疗。

术后1个月时,通过复查胸部CT,就可以及时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发现各类潜在的风险,并进行有效的处理。

所以,术后一个月的胸部CT复查非常重要,请务必重视。

监测肿瘤复发情况

肺癌手术一个月以后,就进入第二阶段的复查了。

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监测肿瘤的复发情况。因此,又可以分为三个亚阶段:

阶段Ⅰ:术后三年内,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阶段Ⅱ:术后三年到五年;

阶段Ⅲ:术后五年以后。

为什么阶段Ⅰ尤其重要呢?

根据现有的数据,70%的复发事件都发生在肺癌术后的前三年。

正因为这样,第一个阶段我们采用的也是最为密集的复查策略。

那么,为什么五年以后还需要复查呢?

现阶段,虽然我们的证据告诉我们,5年不复发就代表临床治愈,后续出现复发的比例很低。

但同样有研究发现,5年以后,新发的比例较高(两项研究结果分别为8.56%和20.3%) 。

也就是说,原来得过肺癌的人群,在5年以后有相当部分的比例会长出第二原发癌。所以,5年以后的胸部CT复查仍很重要,切不可放松警惕。

首先,在复查前需要了解,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是以检查肺部恢复情况为目的?还是以监测肿瘤复发情况为目的?

其次,需要对自己的基线风险进行评估。

因为不同的肺癌,其复发的基线风险是不一样的。有的复发基线风险极低,有的复发基线风险却很高。

所以,我们需要基于对基线的评估,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密度的复查频次。基线风险情况可以咨询主管医生。

那么,具体的复查项目该如此确定呢?

有人可能会问:郑医生,我得的是肺癌,所以最需要监测的是肺部,复查时能不能只做胸部CT?

在我看来,这样并不妥当。

只要病理结果理论上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就需要把常见的转移部位都查一下。

假如只做胸部CT,又怎能保证头部或骨头绝对不会出现转移?

所以,对于肺癌常见的复发或转移部位:肺、肝、骨、脑、肾上腺,复查时都需要一一确认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肺部最适合的检查就是胸部CT,平扫和增强可以根据情况间隔着做。

肝脏和肾上腺,则可以考虑上腹部CT或彩超。也许有的病友会因为害怕辐射而选择彩超,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做腹部CT的检查。

为什么?

因为彩超属于即时显像的检查,由于无法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所以非常考验彩超医生的手法及个人经验。

而CT则可以留下清晰的DICOM电子版影像资料,所以比较客观,同时方便进行后期重现和分析,比如:精确的测量、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对比以及三维重建等等。

对于脑转移的检查,则优先考虑增强磁共振,如果有幽闭恐惧症或其他不适合做磁共振的情况,也可做头部增强CT。

骨转移的初筛通常采用骨扫描,虽然有些良性病变和外伤有时会导致假阳性的结果,需要加做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但骨扫描仍然是最经济、最常用的筛查方式。

当然并不是每次都需要做全套的检查。只需要把它们合理地设计在我们的随访方案中,基本保证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要做一次全面的大检查,确保自己在处于相对安全的状况下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当然,对于复发率很低甚至根本就不会复发的肺癌人群,复查的时候则不必过于严格,可以根据主管医生的建议,适当降低复查频率,缩减复查项目。

具体而言,哪些类型的肺癌复发率很低呢?

1. 原位腺癌/微浸润肺腺癌

2. 影像上有磨玻璃、病理上有贴壁的浸润性肺腺癌

3. 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

首先,原位或微浸润,肺癌中妥妥的清华北大。我们在之前的科普中也反复强调过,大量研究数据告诉我们,这是不会复发的类型。如果病理结果是这两种,那就可以放心了。

其次,影像学上有磨玻璃、病理上有贴壁的高分化肺腺癌,复发率也很低。

最后,以磨玻璃为主的肺腺癌,目前我们看到的复发率也很低。

满足这三类肺癌的群体,复查内容和频率都可以相对宽松,因为数据表明,它们的基线风险很低。

另外,建议大家每次复查的时候,尽量也查一下和肺癌相关的以下7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癌抗原(SCC)、CA125、CA153、CA199。

通过观察这7个指标的波动,可以提示病情的控制或发展情况。但是千万不要因为某个指标的小幅升高或超出标准范围,就如同惊弓之鸟般认定是复发征兆。只有持续的、大幅度的升高,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具体怎么复查,一定要咨询自己的主管医生。毕竟,他们才是最了解大家病情的人。

同样是肺癌,但在复查策略的制定方面,还是会有所区别。在综合考虑影像、分期、基因、病理以及手术切除的彻底程度等因素后,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复查方案。定期复查,不适随访,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