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同学,尤其在体制内的,过得比大城市好?

小薇读书 2024-03-19 04:37:34

我从东部发达城市辞职,考上老家地级市事业编,月工资4200元,十三薪,“五险一金”,绩效12000元,无其他福利待遇。

近期,在小县城的体制内的,过得比大城市好,成了热门话题,引发讨论。我在大城市工作过三年,又考进老家体制内,对此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毕业后,一直在大城市企业工作。

一、工作忙碌。

月工资18000元。每周休息一天,每月出差一次。虽然工作不累,但是很忙碌。

普通人不得不为了生计整日奔波,甚至生活质量比在小城市更为不如。

二、缺少归属感。

我的工作单位多为年轻人,很少有35岁以上的还在一线岗位。我们大致有两个出路,一是转为管理岗位,工资少了大半,二是辞职走人。

无论选择哪条路,前途都不是太看好。除非自己有特殊的本领。

三、生活质量一般。

普通人想在大成都市站稳脚,房子是绕不开的话题。对于普通人来讲,如果月收入达不到两万,很难支撑起一个房子。

即使在家人的支持下有了房子,车子,孩子上学,等等等等,都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而在县城,一切问题似乎迎刃而解。县城房子3000到5000不等,不用花太多的钱,就可以买套不错的房子。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在文化,教育,饮食,基础设施等方面,县城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在县城,经济问题在那放着呢,平时没有想像的那么热闹,更没有大城市的繁华。

很多春节回家的人,看到县城绚丽的夜景,误以为县城整日如此。殊不知,春节刚过,所有亮化的路灯都被撤下。晚上十点过后,只剩下主要街道的几盏路灯。

其二,县城更讲究人情世故,人脉关系背景,能力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那些过得很好的那部分人,往往不是一个人奋斗,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家庭,两代人以上的努力。即使你能力平平,资质平平,在父辈及其他关系的加持下,也可能生活得很好。

其三,工作机会少,工资太低。

在县城,除了少数几个好的企业外,较好的工作,还是体制内。不太容易想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即使有,大多也是熟人介绍的。

在县城体制内的工资,基本4000左右,只够自己基本的生活花费,要想大富大贵基本不可能。

在体制外,特别好的企业工资6000左右,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甚至更多。企业寿命一般不会太长。

其四,提拔重用机会少。

县城体制内,领导岗位就那么几个,正科是人中龙凤,副科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多少有学历有能力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四级主任科员。

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体制内提拔得快,人脉背景必不可少。如果要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那基本上没什么机会。

话说回来,如果你是985或者211,能力非常强的人,也基本不会回县城体制内了。

在县城,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只是少数人,他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县城有很多有钱人,他们的孩子资质平平,学历一般,能力平庸。他们更倾向于把孩子送进体制内,让孩子结识人脉,增长本领,以期把家族的辉煌延续下去。

在外面的人,羡慕县城舒适轻松的生活;在县城里面的人,想大城市的繁华。

县城的有钱人,基本都在发达城市买上房子,基本都去大城市消费。也就是说,他们在县城赚的钱,却去大城市落脚。

而体制内的人,基本把家,或者子女送到市区,或者省城。在乡镇工作的人,基本都在县城买房子;在县城工作的,基本都在市区住;在市区工作的,把家安在省城。

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他们春节坐高铁回来,感叹县城交通的便利,街道的宽阔,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在大城市才能见的全国连锁商超。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些在县城过得好的人,基本都少不了父母的帮助。

在县城,只要有房有车,日常也没有太大的花销,工作生活很规律,距离父母近,自己也可以时常尽孝心,方便照顾父母。

如果是你,会选择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县城吗?

原创声明:未经作者授权,文章禁止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