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开广州重庆,这个黑马城市拿下“中国汽车第一城”

环球零谈谈 2025-02-09 02:27:02

图片来源:CGTN

摘要:

深圳,这座几乎只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城市,在2024年史无前例拿下了“中国汽车第一城”。中国汽车产业以及全国汽车工业版图,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撰文 | Bell

编辑 | Tang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384篇原创

燃油车时代看来真要结束了。一座只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城市,竟然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城”。深圳再次创造历史。

新年伊始,当大家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广州和重庆谁会成为2024年“汽车第一城”时,深圳却突然宣布: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93.53万辆,问鼎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

这组数据是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唐上兴近日在公开活动上透露的。凭借去年增长了一大半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深圳提前锁定了 “双料冠军”。

一个几乎只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城市,从新能源第一走向汽车总量第一,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以及全国的汽车工业版图,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要知道,在2023年的汽车总产量城市排名中,深圳甚至没有挤进前三,而广州已经在“汽车第一城”的位置上稳坐五年。

来源:环球零碳

但当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越来越大,产量占比越来越高,这一格局在2024年迎来历史性转变。

近两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而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2023年,深圳已在新能源汽车产量上首次拔得头筹。

2024年,深圳更进一步,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3年的178.6万辆上升至2024年的293.53万辆,增速超过64%,汽车总产量全国第一。

由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表现出色,深圳在去年前三季度也以5.4%的GDP增速,领跑一线城市。

目前,深圳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75%,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率达到100%,是全世界第一个超充站和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与加油枪的城市。

近些年来,燃油车市场日渐式微,在市场迎来变革之际,有车企一飞冲天,有车企暗淡退场。而这些车企背后的城市,也随之波澜起伏。

01

提前锁定第一

2024年“汽车第一城”的争夺赛大局基本已定。

截至目前,2023年汽车总产量排名第一的广州尚未公布2024年汽车产量数据。但结合前三季度的数据分析,广州大概率很难再超越深圳。

来源:环球零碳

据广州市统计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汽车产量179.34万辆,同比下降了20.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处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

汽车工业转型带来的阵痛甚至拖累了经济增长,2024年广州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

而深圳在前三季度完成的汽车产量已超过广州的179.34万辆,达到182.9万辆。在最后一季度,广州反超深圳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另一个被寄予夺冠厚望的城市——重庆,于本周公布数据:2024年,重庆市汽车产量254.01万辆,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95.32万辆,比2023年增长90.5%。

作为另一匹“黑马”,重庆在新能源汽车产量上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在总产量上仍然落后于深圳。

2023年排名第三的上海,2024年1月至11月,汽车产量达163.2万辆,约占全国的6%,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了111万辆,占全国的13.2%。

虽然上海还未官宣去年全年的汽车产量数据,但从前11个月的发展态势来看,离深圳还是有着不小差距。

基于此,深圳同时占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与“中国汽车第一城”的位置,已经毫无悬念。

02

龙头企业带动

在传统燃油汽车时代,深圳还处于“寂寂无名”的状态。

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收购陕西西安秦川汽车并获得生产资质,而深圳为了发展汽车产业,大手一挥,在龙岗坪山为其批复了180万平方米土地给比亚迪造车。

自此,比亚迪与深圳深深绑定。2022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比亚迪宣布停止生产燃油汽车,全力拥抱新能源。

由于比亚迪的迅速转型,2021年至2024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分别达到73万辆、187万辆、302万辆、427万辆,是四年前的近10倍。

来源:《城市进化论》

同样是2022年,深圳汽车产量从2021年的29.95万辆跃升至87.47万辆,2023年再涨至178.6万辆,直接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最高的城市。

来源:环球零碳

近年来,比亚迪在深圳的生产基地不断扩大。据统计,2024年比亚迪全国产量为430.4万辆,其中深圳占比高达68%,足见比亚迪对深圳汽车产业的巨大贡献。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说,中国最先给了深圳市场化环境,而深圳的大环境是比亚迪成功的关键。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成功,也为其赢得了中国工业第一城的殊荣。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和工业增加值已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2024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5万亿元,有望继续蝉联全国“双第一”。

《城市进化论》的研究员提出一个观点,深圳不像广州和上海一样有深厚的燃油车产业基础,这反而让深圳得以免去转型的痛苦,率先发展新能源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此前在公开采访中也表示,深圳不像广州、重庆、西安、合肥以及长春这些汽车城,是以传统燃油汽车为基础的。深圳始终面向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持续发力。

截至2024年,深圳已经提前1年完成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破200万辆的造车目标。

03

汽车版图生变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汽车城”座次的转移,与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

在汽车产业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城市没有及时跟上转型趋势,而另一部分城市采取了提前布局的措施。

放眼全国,除了深圳之外,合肥、西安、常州、郑州等城市,均在这一轮产业变革之下,凭借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布局,产业、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然而,燃油车时代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汽车城”,地位却在下滑,不得不奋力追赶。

一直以汽车为传统发展优势的广州,如今正在经历低谷。

广州孕育了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小鹏汽车、合创汽车等多个自主品牌,整车制造体系成熟,合资合作也成果显著。

然而,面对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的外部环境,广汽集团未能从旧模式中走出来,营业业绩下滑明显,其困境也直接地体现在了广州汽车制造业身上。

为了扭转局面,广州更加坚定了转型的决心。据广州统计局披露,2024年,广州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增长45.3%,为汽车产业向“新”向“智”转型积蓄动力。

而重庆,则是刚从“寒冬”中走出。

重庆也是典型的依托龙头企业的“汽车城”。早在2016年,重庆就以315.62万辆的汽车产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诞生于重庆的长安汽车是当时的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当年的重庆也被称为中国“底特律”。

然而花无百日红,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重庆汽车总量不断下降,从2017年的251万,下降到2018年172万。2019年,重庆汽车总产量为137.46万辆,仅仅排在全国第七位。

直到最近几年,赛力斯在业界大放异彩,长安汽车也在转道新能源汽车,重庆的汽车产量才重拾升势,2024年有望稳住前三的宝座。

根据重庆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7%,较上年加快17.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7%。

新能源汽车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汽车产业格局,但产业的发展仍未成定局。老牌汽车城正在积极转型,燃料汽车企业也在暗暗发力。往后的“汽车第一城”之争,还将更加精彩。

-------

参考资料:

[1]https://tjj.gz.gov.cn/stats_newtjyw/sjjd/content/post_9941530.html

[2]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4_10_23_752786.shtml

[3]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1222/06dbf2b7f3ae44d5b3eeccd38b89c6fb.html

[4]https://tjj.cq.gov.cn/zwgk_233/fdzdgknr/tjxx/sjjd_55469/202501/t20250120_14182970.html

[5]https://nev.ofweek.com/2025-01/ART-71000-8470-30655823.html

[6]https://mp.weixin.qq.com/s/XwkYFSnW1M_-0prcha49AQ

[7]https://mp.weixin.qq.com/s/6LkB_1Y-HyRqCKaCFZsN6w

[8]https://mp.weixin.qq.com/s/RieRRI_YYF8fjuPXL7_ntQ

[9]http://www.itbear.com.cn/html/2025-01/686722.html

[10]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501/22/content_30053293.html

[11]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5012333052500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0 阅读:0

环球零谈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