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茶|凤跡洋的白茶“贵”在哪里,这三泡茶告诉你

逸云白茶 2024-03-09 01:41:06

磻溪这个茶产区或许是大多数福鼎本地茶人心目中的圣地,而湖林、大洋、吴洋又是磻溪本地人公认磻溪最好的山场。凤跡洋这个山场位于大洋山的“最高处”和“最深处”,相当于大洋山产区中的“白菜芯”。

*凤跡洋知青茶园卫星图

今晚分享的三泡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岚韵牡丹和不羁茶,这两款茶的原料同样是出产于大洋山的白菜心,尽管都不便宜,但是在价格上却相差十倍。是什么让二者之间的价格拉开了这么大的差距呢?

X老师认为不羁茶贵的原因有两点:

*图摄于知青茶园

第一点贵在原料稀缺:不羁茶采摘于知青茶园,这片茶园自上个世纪知青们离开凤跡洋以后便一直荒废下来,X老师掰着手指算来应该荒废了有四、五十来年,在原料上足够的荒而且树龄足够的老。

第二点贵在难得,这两年荒野白茶在价格上持续飙升,渐渐地与普通消费者拉开了差距。价格持续上涨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大家认识到了荒野白茶的好,其实还与荒野茶树被过度采摘,荒野茶的茶力与产量越来越少有关。

*知青茶园远景

而知青茶园基于一叶九鼎自有,吴师傅对于茶园有更好的保护意识。于是这片茶园不仅做到了福鼎白茶高规格的一年一采,更是实现了不同采摘日期,不同小山场区域的独立精制,所以在价格上,一叶九鼎并不便宜。

*一叶九鼎的三泡茶

在茶成为产品前期的原料和制作上一叶九鼎做到了高规格,在后期的外包装上,一叶九鼎也藏进了满满的细节。

细节一:白茶在烘干之后,叶片在包装时容易破碎,为了叶张完整,一叶九鼎的茶叶包装往往设计的特别宽大,尽管这样,他们还是不放心,为了避免茶叶在运输过程中被压碎,还为每个泡袋还配备了一个小盒子。

*不羁茶

往常在分享三泡茶的时候,我们提倡的是去包装化。不希望品牌过于奢华的外包装影响大家对于茶叶品质的判断。但这一次,这一次在茶人的良苦用心面前,我们破例没有用上白茶教室的小白盒,原装发货。

01

岚韵牡丹

山风岩骨孕育出的“岚”韵

对于牡丹,吴师傅是这样说的:“更成熟,最能吸收环境的气息,是品种中地域气息占比最大的。”对于凤跡洋在岚韵牡丹中的地域气息,X老师是这样理解的,从茶味中感知地域气息,就好像附着在茶汤中的灵魂...

*岚韵牡丹干茶

凤迹洋这片茶山的不同点,首先体现在山石上。从茶园角落里的一处剖面我们观察到风刀划过后留下破碎嶙峋的花岗岩,富含多种矿物质,当地人称之为五色石。很符合唐代某位著名茶人在其著作《茶经》中对于顶级茶园的经典描写。

*据福建省地质大队的调查研究大洋山的土壤富含Zn、Mg、Mn

站在一叶九鼎的茶园往下看,桑翠湖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玛瑙嵌入眼前的这片天地。

白天,回旋的谷风携带着湖面湿润的水汽呵护着山顶的茶树;

*站在山顶可以远眺大半个磻溪

夜晚,呼啸的山风又给茶树迅速的降温,拉大昼夜温差的结果我们都在地理课本上学过——使茶叶保留更多的内含物质。

烧壶热水对冲,头汤氨基酸的鲜爽度算不上饱满,二水稍微坐久了几秒钟,茶汤的滋味有点糊在一块,从这个小失误说明这款茶在内质上是非常丰富的,要多装水,快出汤。

*岚韵牡丹茶汤

一般的牡丹靠着氨基酸撑着前几道水的甜感与香气取胜,当氨基酸含量减少,茶汤也便显得柔弱无骨,而这款茶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很好的衔接了氨基酸与糖类物质的发力点。

在氨基酸落幕后,仅凭单糖与双糖的甜支撑起后续茶汤的内容。绵延又绝不腻人的甜感扣住你的舌尖,吞下茶汤,少顷,两颊浮起阵阵甘意,舌底涌起唾液。

*岚韵牡丹有竹味(图片由一叶九鼎提供)

越往后泡,茶汤竹叶中清香与韵味上愈发明显。古人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现在看来就算居无竹也无妨,你依然可以选择这款岚韵牡丹,短暂地挣脱钢筋水泥的束缚,回归竹林。

02

不羁茶

“不羁”的骨鲠

这泡不羁茶像是一头半驯服的野兽,在前半段似乎还能看到工艺施加在它身上,控制其野性的效果,后半段的不羁茶就像冲入人群中的脱缰大象,彻底的释放了自我。

*不羁茶干茶

对于没喝过的茶,X老师一直是期待满满的,而不羁茶X老师喝了三回,每回心中都充满了小小的期待,就像是一位360°无死角的美女,泡浓,泡淡总能带给你不同的体验。

第一次喝不羁茶是位于凤跡洋一叶九鼎茶室里。不羁茶在主人的口中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知青小土茶”,那时的它被泡在一个大大的壶里。

*不羁茶的茶汤

泡出的茶汤清凉中带着骨鲠,前半段茶汤的骨头潜藏在水底,在后段浓度逐渐上升以后,茶中野性渐渐地失控,气息十足,深深地倒转了一口气,山中冰冷的空气与挂在喉头的茶汤作用,留下了阵阵凉意。

第二次回到武夷山重喝这款茶,体验又不一样,这回的茶水比是1:30,这回的前半段的滋味更加浓稠,烧罢两壶水以后茶汤中的果胶感仍旧绵绵不绝,裹挟着茶汤后半段芦荟的香气就像在喝一杯永不腻味的果汁。

*不羁茶的叶底

第三次是与岩茶教室的Y老师一起喝这款茶,考虑到Y老师喝茶的浓度,这回特意用了岩茶的盖碗来泡,茶水比大致是1:22,如果说前两回不羁茶中茶汤的野性尚能控制,第三回应该来说是彻底失控。

如果你是一个对浓度上瘾的喝茶老饕,那么这种泡法显然是很适合你的,在这种茶水比下,浑厚这个词似乎都有些配不上不羁茶带给你的味觉体验,茶汤的骨鲠切切实实的化作力量感冲击你的口腔,势要掀翻你的舌头。

*图摄于知青茶园

在连续喝了7道茶汤以后,X老师和Y老师都瘫坐在茶汤上无法继续。

如果你不喝茶,你似乎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愿意花大价钱去维持几根木头的生命,但是当这杯茶汤喂到你嘴里的时候,或许你就能在那一瞬间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

03

炭焙银针

“银针的滋味体现更多的是工艺”——吴志坚

大洋山的茶青贵起来,其实就在这几年。

在茶青还没有贵起来的那些年,大洋山地区人少、树多、岩石坚硬、路远难行等原因,没有多少人去收茶,而从山上运到点头茶叶交易市场需要4-5个小时。

经过半天的售卖后,茶青从采摘到制作,实际上已经搁置了近一天的时间,尽管茶青很好,但还是卖不上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银针的生产日期是5.20,不妨让甜甜的银针搭配甜甜的爱情?

为了解决这个现状,吴志坚决定将茶厂建在大洋山。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虽然可以即采即做,保持茶叶的鲜嫩,但也有很多风险:比如春季制茶时要面对的高湿度、夜晚中萎凋的低温度、还有日晒时更强烈的光照度...

对于这些恶劣的条件,在建厂初期吴志坚也很无奈,在一次次的失误中爬起,一点一点地去调整茶叶萎凋时的温、湿度。

*炭焙银针茶汤

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磨练了几年(有点类似于负重训练)后,吴师傅出山了——当然这次出山可不简单,一举拿下了当年福鼎白茶大师赛的冠军。

困难不仅来源于恶劣的条件,这里的茶青也是很难驾驭的。对于白茶而言,好原料配上差工艺,那苦涩青味是会实实在在的在茶汤中反馈出来。总得来说,同样的工艺,山下的茶两三天就能晒干做透,喝起来甜甜软软;山上的茶茶汤更硬,喝起来苦涩感更强,需要更长的转化时间。

*下文介绍的属于吴师傅的独家工艺,并不适合所有茶,如果茶叶做空了,X老师与吴师傅概不负责!(图片由一叶九鼎提供)

为了驯服这里的茶青,吴志坚想到了养茶。当然养茶在福鼎的工艺中很早就存在,并且不少高手都以养茶出名,与政和白茶拼筛原理相似,养茶也是为了重新激发多酚酶的活性,以氧化多酚类物质,减少茶汤中的苦涩度...只不过一个在干燥前,一个是在干燥后。

*一叶九鼎的养茶室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吴师傅创造性地在养茶中加入了炭炉。具体地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将茶叶放在架子上萎凋,在养茶室中用一个炭炉来使得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6°C至42°C左右。养茶周期为一周,一周后把茶叶从练功房中拖出来歇会,然后挪进去接着练。

*据袁弟顺《中国白茶》:温度每增加10°C,白茶的陈化速度翻3-4倍

另: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是35-55,所以这个养茶的技术是非常科学的

经过漫长的练功...哦不,养茶之后,曾经桀骜不顺的茶汤变得温顺起来。头汤是熟悉的毫香包裹着口腔...

二水、三水、四水,茶汤依旧鲜甜似乎与其他新茶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到了承前启后的七水和八水,X老师发现了这款茶最大的优点就是——稳,水路从头稳到尾。如果说前几水是稠滑的话,后几水便是符合吴师傅审美的清润。

*白茶玩家吴志坚

在吴志坚改变了工艺的同时,其实工艺也在改变他的审美。“前几年,我也在追求做出茶叶的花香,侧重于把香气做足...现在我觉得水的质感与润度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份信念下,茶汤被养的甜而润,在口腔的包裹中,犹如清泉涌入口腔。在万籁无声的一叶九鼎茶室中,时间仿佛凝固了,这一刻我们不再在这款茶中索取滋味,花香...留在喉头的唯有清凉与冰甜。

这份银针,不止润而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