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快速了解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惜筠说历史 2024-02-17 05:52:40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合称“史学双璧”。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涉及到了“二十四史”中前十九史的内容。

《资治通鉴》自成书之日起便成为了史学中的明星著作,古往今来,无数的学者、政治家都对《资治通鉴》评价甚高。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称其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梁启超称其为“天地一大文”,史学大家陈寅恪称其为“空前杰作”,曾国藩认为其是古代治国理政最好的书,而毛泽东则反复阅读过17遍。

本文旨在简单介绍下《资治通鉴》,让大家快速了解一下这本书。如果有人想通读的话,也可以先有这样一个大概的书籍背景知识。

我将会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来聊聊:《资治通鉴》是谁写的?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具体内容有啥?和之前的史书,尤其是和“二十四史”中前十九史相比,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等等。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资治通鉴》是谁写的?

很多人肯定会脱口而出是司马光啊,这还用得着说吗?不错,确实是司马光写的,你去看市面上各种版本的《资治通鉴》,上面也都会写上作者是司马光。

可是大家要知道,《资治通鉴》有294卷,约300万字,而且还是编年体(后面我会和大家详细说下,写编年体史书要比写纪传体史书难在什么地方)。要完成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只靠司马光一个人怎么能行呢?所以,他还有三个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

这三个人都熟读历史,刘攽是汉史专家,范祖禹精通唐史,也是跟随司马光修史时间最长的助手,范祖禹在洛阳跟着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这一待就是十五年,一心修史,从不考虑自己的仕途。而要说其中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则是刘恕。

刘恕堪称史学奇才,属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三百年,后知五百载”的那种。他不仅精通正史的记载,连很多的私家笔记小说、街头巷议的内容都知道。司马光说: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这小嘴儿叭叭的就没停过,上下几千年,屁大点儿个事儿, 他都知道。而且不是胡编乱造的,你要是较真的话,他都能告诉你出处,出自哪本书,谁说的。

这种人才可是非常难得的,别看北宋文化繁荣,但是北宋的读书人首先看重的是经,也就是儒家经典,经史子集,历史只能排在第二位。不仅是因为儒家经典是当时文人的修身齐家治国之本,还因为它是北宋科举考试的内容。历史的地位没“经”重要,科举考试也不考,所以宋代的读书人,对史书读得不多,好一些的可能也就知道某个朝代或几个朝代的历史,像刘恕这种上下几千年、事无巨细的历史都知道的就更少了。

因此,司马光很看重刘恕,修书的时候,但凡遇到历史上纷繁复杂的人物、事件,都交给他处理或者请教他。还有涉及到相关体例的问题,也会与他商量。所以,刘恕表面上是助手,实际上算得上是司马光的副手。

这三个助手每人负责不同时间段的历史,首先要把尽可能搜集来的所有史料,按照时间顺序年月日汇集好,称为“丛目”。

其次要在“丛目”的基础上,将不属于治国理政的内容删除。对于其中同一个事情,不同史料有不同说法的,要进行考察、辨析,选择其中合理的留下;或者吸收不同说法中各自合理的部分,然后写成一种新的说法;有的实在判断不了真假的,那就都留下,但是要说清楚。这被称为“长编”。

这一步很重要,之前的很多史书,尤其是正史是按照纪传体写的。同一件事,因为不同的人参与,所以就会在不同人的传记里反复出现,且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甚至有不同的说法。可是《资治通鉴》是要修成编年体的,每件事只能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内出现一次,所以必须要做时间排序和史料辨析的工作。

最后,才由司马光在“长编”的基础上再进行删减、整理成正文。因此,《资治通鉴》虽然经过了很多人的手,但是整本书的行文风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写的一样。别看司马光做得只是最后一步,这工作量可一点都不少。当时唐朝的“长编”有六七百卷,最后司马光删减、整理为了81卷,司马光一般只能三天删改一卷,可见其工作量之大。

而且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非常认真的,当时黄庭坚曾经看了几百卷司马光写的原书草稿,发现没有一个字是潦草的。现在国家图书馆还藏有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的残稿真迹,全世界就这么一小点了,只有四百六十五个字,字写得确实是非常工整,可见黄庭坚所言不虚。

正是在这三个助手的帮助下,司马光才能修成《资治通鉴》。当然司马光如果自己单独修的话,我相信他也有这能力,但是绝对没这精力。他在这三个人的帮助下,都用了19年的时间才最终修成,这耗费了他所有的精力,修完两年后就去世了。要是他自己单独修的话,恐怕到死都完不成这部书。

这一点从他在修完《资治通鉴》后,给宋神宗的《进书表》里也能看出来,司马光说:“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我现在身体瘦弱憔悴,老眼昏花,牙齿都快掉没了,精神衰弱,刚做过的事情,马上就会忘记。我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这部书上了。

“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这八个字,足以说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所耗费的心血。

第二个问题,为啥要修《资治通鉴》?

主要有两个原因,我先说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个原因。这是宋英宗和宋神宗的要求,他们希望能从历史上吸取经验教训以治国,这一点从宋神宗亲自给这本书取名为《资治通鉴》就能看出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资治通鉴》被称为“皇帝教科书”。而当时史书繁多,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皇帝日理万机,没有时间全都看一遍,所以需要一个经整理后的简化版本。

也正因为如此,《资治通鉴》所选取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政治、军事相关的,这种对皇帝治理国家有明显帮助的。司马光说他的取材原则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所以,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哪怕人物十分有名,也不写进去。比如文人、诗人,陶渊明有名吧,《资治通鉴》里没有;李白有名吧,《资治通鉴》里找不到;杜甫有名吧,只在《资治通鉴》里出现过一次,还是因为唐顺宗时期的一个大臣王叔文吟了一句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捎带脚出现了一下,还不是正面登场的。白居易有名吧,《资治通鉴》里确实有他,那也是因为他当官的经历,而不是因为他的诗。

有的人批评《资治通鉴》,说它记载不全,很多内容没写,包括文人、艺术、宗教等等,甚至自作主张要给人家补上。这明显就是没弄懂司马光编这部书的目的以及选取史料的标准。

评价一本书,最好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比较好。我有时候看到有的人批评有的学者写的一本通俗书,说作者写的过于通俗、浅显,完全没有凸显出学术研究水平,这就是知名大学教授的水平吗?

可是人家作者明明在序言或者后记里说得很清楚了,这是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入门通俗书,人家的目标受众就不是专业人士或者资深业余人士,那不可得写得通俗一些、浅显一些吗?要不然,别人看得懂吗?你要是想评论人家的学术水平,你去看人家发表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不行吗?非得通过人家写的通俗作品,来评价人家的学术水平,还说人家写得太浅显了,不觉得搞笑吗?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司马光本身自己也想写一套编年体通史,方便北宋的读书人学历史。我们前面说到北宋的读书人看历史书看得少,除了因为经学更重要、科举考试不考历史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史书非常多,仅仅是正史,从《史记》到《五代史》就有十几部书,1500卷,上千万字,读书人根本没那么多精力都看完,于是就不咋看历史书了。

于是司马光就想弄个简化版的,他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因为力量弱小,仅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完不成,所以迟迟未付诸行动。现在,获得了宋英宗和宋神宗的大力支持,那他当然要借着这个机会完成这部书了。

宋英宗和宋神宗为司马光提供了很多便利,宋英宗不仅开放借阅给他朝廷收藏的各种图书、赐给他御用的笔墨缯帛,还让他自设书局,可以招人帮他一起编修,他的那三个助手就是这么招来的。

宋神宗继位之后,对修《资治通鉴》也非常重视,赐给了司马光当初自己还是王爷的时候的藏书2420卷,并且亲自赐名《资治通鉴》,还写了序。

这个序后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哲宗亲政后,恢复了新法,而司马光作为当年反对王安石、宋神宗新法的领袖人物被打倒了。他现在死了,对他是不能怎么样了,但是他的书还在呀。于是有人提议要把《资治通鉴》的板片给毁了。有人不同意,但不方便明说,就说这部书的序是当年神宗皇帝亲自写的。言外之意就是,谁要是敢毁它,那就是对先皇不敬,是大逆不道,这才没有被毁掉。

第三个问题,《资治通鉴》为啥要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作为全书的开始时间?

《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的起止时间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结尾的时间这么安排,原因很简单:因为再往后就是宋朝的历史了嘛。宋朝编有自己的国史,如今要另行再编写一套存在困难,而且宋朝的历史对于司马光来说是当代史,涉及到了本朝,那有些事情可就不好说了,所以干脆在宋朝建国之前就此打住。

但是为啥要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作为开头呢?这一年有啥大事吗?有啥特殊含义吗?我最早看《资治通鉴》的时候就觉得奇怪,作为编年体通史,为啥不从五帝开始写起呢?你看《史记》作为纪传体通史,就是从那时候写的。

当时的助手刘恕也问过这个问题,司马光说:周平王之后的历史都在《春秋》这部书里了,这是孔子写的经,圣人的著作,我不能增减。刘恕又问:那为啥不从《春秋》结束那一年开始写呢?就是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司马光说:我不能续经。

但是这段对话,没有涉及到为啥不写周平王之前的五帝、夏商西周的历史?我猜测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史料太少了,没法儿写;二是,司马光已经明确了不写春秋时期的历史,那么如果他写了五帝、夏商西周的历史,中间就要越过春秋时期,直接从战国时期继续写,这样的话,整个编年体通史的时间完整性就被破坏了。

司马光之所以选择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这一年作为全书的开头,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资治通鉴》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是:“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三家分晋正式完成的标志性事件,战国七雄中的魏国、赵国、韩国就此出现了。

南宋的朱熹、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清代史学家王鸣盛都认为,《资治通鉴》这是要接续《左传》,《左传》记载的历史的结束年是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这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虽然还差60多年,但是《左传》最后提到了之后晋国的智伯被韩赵魏三大家族联合灭掉的事情。而《资治通鉴》则通过倒序的方式,往前追溯到了智伯被立为智家的继承人,并且详细叙述了三家灭智的事情,因此续上了。

不过,有的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从严格的时间上来讲,《左传》最后提到的智伯被灭是在前453年,这离《资治通鉴》开头明确的时间前403年,还差了50年,因此并非是为了接续《左传》,否者没办法解释为啥这中间空了这么多年。

司马光应该有其他的理由,答案就藏在开头这句话后面的“臣光曰”这个评论里,司马光这么做更有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

按照儒家《春秋》之意,最重名分,这是国家的立国之本,一旦被破坏了,国家就容易走向崩溃。周天子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这一年,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给了他们合法的地位,这是主动破坏了礼制、破坏了名分。在司马光看来,这是极大的历史教训。司马光想借此向皇帝阐明“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的道理。

第四个问题:《资治通鉴》的具体内容有啥?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我把这段历史分为四部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战国时期的历史都在《周纪》里,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列国纷纷展开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因此,这也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秦汉时期的历史在《秦纪》《汉纪》里,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这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的诸多措施,奠定了中国帝制时代2000多年的基本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在《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里,这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最频繁的时期,除了西晋曾经实现过短暂的统一外,其余300多年里,各国纷争不断。

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在《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里,隋唐时期又是一个长时间的大一统时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五代十国则是晚唐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由于唐朝与五代对于宋朝而言是近代史,因此借鉴意义更大,史料也丰富。所以《唐纪》的篇幅是各纪之中最大的,有81卷,占据全书的四分之一还要多。而五代只有53年的历史,却有29卷,就卷数与存在时间的比例而言,是全书最高的。

这部分内容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的历史都在《魏纪》里,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六国的历史都在《晋纪》里,南北朝时期北朝五个政权的历史都在《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里。

因此很多人觉得,看来司马光在三国时期是以曹魏为正统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则以东晋为正统,南北朝时期以南朝为正统。

不过,根据司马光自己的说法,他对于正统不正统的这种理论并不在意,他不愿意在史书中分出哪个政权正统,哪个政权不正统,什么以占据中原为标准、以道德为标准,细究之下,都是扯淡。只是编年体史书,叙事要有主体,标注时间要有年号。在分裂时期,有那么多年号,不能都用啊,只能选一个,要不然就乱了,那选哪个呢?就需要有个标准,这纯粹就是为了写史书的方便,仅此而已。

他的标准是啥呢?一个王朝如果统一了天下,那叙事的主体和年号就肯定得用它的,符合这一标准的是周、秦、汉、晋、隋、唐,此后即使衰败了,政权偏安一隅了,也得继续用它。除非这个王朝禅让给了另一个王朝,那就用新王朝的。

根据这个标准,所以《资治通鉴》的叙事主体和年号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子。

这里面可能有疑问的就是根据这一标准,那三国时期的年号应该用蜀汉的呀。司马光特意解释过,刘备虽然号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血脉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因此这个事儿是不是真的,不好说。就像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号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说自己是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的后代一样,真假难辨。

可是曹魏政权是明确通过汉朝的禅让建立的,这是实打实的,因此用它的年号。

当然,也有学者分析,司马光并不是完全像他说的那样,没有丝毫的正统观念,只不过他的正统观念不像当时的很多人那么死板,他的正统观念更为开放而已,有自己的特色。这里,我们就不多介绍了。

第五个问题:和之前的史书,尤其是和“二十四史”中前十九史相比,《资治通鉴》的价值在哪里?

首先是,作为编年体史书,它理清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中重大事件的时间顺序。当时的很多史书,尤其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十九史,从《史记》到《新五代史》都是纪传体。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而很多事件往往多人参与,这导致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物的传记里重复记载,而且难以理清楚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各事件、各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看过纪传体史书的应该深有感触。

《资治通鉴》则以政治和军事活动为中心,把这些纷繁复杂、散乱各处的人和事,归纳合并到了同一时间序列之中,条理清晰,不仅避免了重复叙述,而且也能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

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为了理清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真的是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有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史书上记载的不清楚;有的记载混乱,不同史料有不同的说法,尤其是涉及到乱世,更是如此;有的干脆就没记载时间。这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考订、整理。

还有不同朝代用的历法也不一样,甚至有的朝代不同时期用的历法也不一样。举个例子,秦朝的正月,相当于汉朝汉武帝太初年间之后的十月。这个都是要弄清楚的,否则记载的时间就会出现错误。所以,这不是一个容易干的事。

《资治通鉴》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保存了不少正史所没有的史料,尤其是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个价值更突出。

为了写《资治通鉴》,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博览群书。当时朝廷中所藏的各种书籍、宋神宗赐予的书、司马光的私人藏书、还有四处搜集的其他资料,都在他们的参考之列。

根据相关统计,仅在《资治通鉴考异》中提到的书就有355种。这还不是全部,因为只有当参考资料之间存在争议时,司马光需要做出考证、说明,他才会将其写入《资治通鉴考异》,其他很多没有争议的,就直接写入原文了,不会列出来。

《资治通鉴》的参考资料可不仅仅是正史,还有其他的断代史史书、皇帝实录、私家笔记小说、诸家奏议、碑刻等等。从《史记》到《新五代史》这十九部正史,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是还有其他的很多史料现在都已经失传了。多亏了《资治通鉴》,才保留了一部分下来,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一些。

这其中价值很大的是唐朝、五代时期历代皇帝的实录,这是第一手史料,弥足珍贵,后人在修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这些正史的时候都参考了这些。这些实录的价值有多大,从《资治通鉴考异》中就可以看出来,一旦正史与实录的记载相冲突的话,司马光大都是选择实录的说法。

研究明清史的人应该很清楚这点,《明实录》《清实录》的史料价值,那要比《明史》《清史稿》大得多。

可是如今唐朝、五代时期的历代皇帝实录,只有《顺宗实录》保留了下来,还是因为《顺宗实录》是韩愈修的,韩愈把它录入了自己的文集中,这才流传了下来。其他皇帝的实录全部失传了。因此,《资治通鉴》所保留的一部分,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不过,《资治通鉴》是无法完全取代“二十四史”中前十九史这些正史的,千万别以为看了《资治通鉴》,就可以不用看正史了。

首先,《资治通鉴》写的时候也参考了正史,但是它不是一字不动抄下来的,司马光有自己的取舍原则,也会改写。如果不参考正史的话,你都不知道司马光删改了哪些内容,你可能会觉得他写的都是对的。

其次,《资治通鉴》的内容大都是和政治、军事相关的,其他的很多诸如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涉及的不多。前面我们举了个例子,连陶渊明、李白这样的人,它都没有写。你不看正史的话,历史上的很多其他重要内容就都不知道了。

最后,我们聊下围绕着《资治通鉴》产生的“通鉴学”

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不仅要看这本书本身写得好不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是否能围绕着这本书产生讨论、注释、研究、续写等等,乃至是否能产生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问,例如有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专门研究《史记》的“史记学”。而《资治通鉴》诞生后,也围绕着它产生了一门学问,叫做“通鉴学”。

历代学者围绕着《资治通鉴》进行了考证、注释、续写等等,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南宋李焘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这是一本记载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因为《资治通鉴》只写到了五代,所以这本书接续了《资治通鉴》,写了五代之后北宋的历史。

还有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所注的《资治通鉴》,胡三省对《资治通鉴》进行了全方位的校勘、考证、注释等,被公认为是所有注释《资治通鉴》的书里最好的,以至于现在但凡要看《资治通鉴》就离不开胡三省的注,如同看陈寿的《三国志》就一定要看裴松之的注一样。目前最流行的中华书局标点本《资治通鉴》,就是以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作为底本进行整理的。

还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写的《读通鉴论》,这是他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围绕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所写的历史评论,水平非常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本书是南宋袁枢编辑的《通鉴纪事本末》,《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这种体例存在一个问题:很多历史事件往往会持续多年,编年体史书会按照时间顺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记载,但同一时间不可能只发生这一件事,于是在这一时间序列下还会穿插其他的事情,这些事情与你原本在看的这个事件是毫不相干的,这样就导致一个历史事件看起来七零八落、不成系统,造成了阅读困难。

于是,袁枢把《资治通鉴》的内容,以事件为中心,把分散各处的这一事件的各种环节组织到一处,每个事件取个题目,相当于是重大历史事件汇编,总共编了239个历史事件,从三家分晋到世宗征淮南,方便人们阅读。而且,袁枢在无意之间还创造了另一种史书体裁——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这里要注意,袁枢只是把《资治通鉴》重新编排了一下,自己没有做任何文字上的改动,书里的文字还都是司马光写的。因此,不少学者推荐人们在阅读《资治通鉴》前,最好先读《通鉴纪事本末》,不仅可以感受原文,而且阅读体验会更好。

通过以上内容,我把涉及到《资治通鉴》的几个关键问题都聊了下,无论大家最终决定是否去读《资治通鉴》,最起码可以对这样一部史学名著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考资料:

司马光《资治通鉴》

张煦侯《通鉴学》

柴德赓《史籍举要》

姜鹏《稽古至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张国刚《〈资治通鉴〉通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