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米其林今年最大的遗珠!

童童吃心 2024-03-06 02:17:29

今天发布了新一年的上海米其林,榜单上的两星粤菜根本看不下去!御宝轩、吉品轩、喜粤8号竟然还在?壹零贰实在是一言难尽……我认为今年米其林最大的遗珠是景煊。

开业不到半年的新餐厅,已经养出了几分老钱的味道,大堂散座,气氛闲雅,我上一次来是六月,餐厅刚开,出品还有几分审慎,今日再来,感觉已然游刃有余,秋冬季上了许多新菜,连同菜单上的招牌,忍不住又多点了几道。

蟹粉鲜虾菜苗饺,晶莹一粒带漂亮的褶子,新鲜的皮子又薄又透,映出馅儿的碧绿鹅黄,除了传统的豆苗,还加了当季的蟹粉,都是店里当天手工现拆的,真的是一点腥气都没有,唯有蟹鲜呼应蔬菜清香。

玉带蟹粉酥上桌,我们惊呼:“这中式起酥做得也太精致了!”层层纤薄、片片齐整、细细旋开,咬开来扑簌簌的,紧跟着又是一阵惊叹:“里面的蟹粉爆浆哎!”金黄的蟹粉暖融满溢,夹带扇贝充盈口腔,还稍带着外壳的酥香。

两款蟹粉小品,精致又有新意,令广式点心有了江南的秋意,单吃就很美妙,服务员又贴心送来红醋,我随口嘱咐一句:“接下来的热菜一个个上哦……”对方莞尔一笑:“那是当然!”

吃中餐最怕菜一口气上来,来不及在最佳温度品尝,味道也被打乱,这里呢,吃完一道上一道,每道菜都保持着刚出锅的温度,完全是高级粤菜餐厅的作派,我观察了一下,周围桌上菜也都有条不紊,前后场的配合度和执行力可见一斑。

金沙吉拉多生蚝,比传统的酥炸生蚝做得更加精进,酥薄一层脆皮,加了咸蛋黄碎,咸度调得刚好,特别贴合蚝肉而不是炸得飞起,宛如一身金衣,包裹着硕大的生蚝,入口先是诱人的热烫脆香,继而是迷人的柔软性感。

陈皮揽角脆鳝球,又是超乎我期待的一道,白鳝开腹,反身脆炸,摆出个好看的拱桥型,咬上一整口,能感受到分明的层次感,表壳略带焦脆,底下鱼肉嫩爽,中间一层丰腴的油脂化开,收尾是鱼皮的弹糯厚实,酱汁也是惊喜,做了个甜浓的酱油味,神似上海人爱吃的冰糖河鳗,又有十年陈皮幽香,又有榄角点缀醇香。

炒鲜奶是一道传统粤菜,我在香港吃过几家,要么蛋白太多变成炒蛋,要么奶味过重吃口油腻,没有想到这里的出品超过了之前所有……一座洁白透亮的小山,上桌时还微微颤抖,蛋白和鲜奶炒得轻柔,入口清香滑嫩,还保有一丝凝润,又配了印尼小青龙肉甜弹、五年金华火腿咸鲜、片片榄仁甘香松化。

蟹粉琵琶豆腐,一道形意皆美的手工菜,在豆腐里调入蟹粉和鸡蛋,做成古意盎然的琵琶形状,我猜是先蒸再过油,形成一层薄韧的豆皮,咬开来是橘红色的蟹黄和淡褐色的蟹柳,又有香菜增香、生姜去腥,豆香、蛋香混合着蟹鲜,吃得人唯有赞叹。

就连底下铺着的菜心,叶片都一律修剪干净,出品太细致了!

墨斗卵蒸肉饼,即便卖相朴实,也吃得出用料考究,手剁的猪肉肥瘦相宜、粒粒嫩滑,墨斗卵丝毫不腥、弹糯如膏,又夹了马蹄脆爽香菇软,盘底浅浅的酱油调得鲜美,特别撒了广东的红头葱,甘甜不辛。

跟着一道蔬菜,叫人眼界大开——“鹤薮白菜”我是第一次见,特意查了一下,原来鹤薮是香港的一个小乡村,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农户培育出一种优质矮脚白菜,曾名满香江,但随着时代变迁,鹤薮白菜一度失传,直到近年特区政府重新选种培植,才令它回到大众视野,没有想到竟然被主厨选中、为我所用,更是奢侈地只取菜心,一棵棵浑圆饱满如珠,茎甜嫩、菜味浓。

配的绉纱鱼腐同样有来头,是广东云浮罗定的非遗特产,用新鲜鲮鱼手打而成,炸到色泽金黄,皱起好似轻纱,在浓汤里煮得柔软服帖,表皮韧而香滑,内芯含鱼肉质感,还能触到细碎的鱼骨,我特别欣赏它敢于做咸,恰到好处地反衬菜心的甜。

主食选了再家常不过的干炒牛河,我以为不会有更多惊喜,没想到还是震惊——将传统的广州沙河粉改为顺德陈村粉,店里自制的米粉光洁又滑爽,薄薄一片自带褶皱,炒得色味均匀又镬气实足,吸足了油香、酱香和肉香,简直力透粉背!

牛肉选了潮汕的吊龙,吃口更爽嫩,韭黄、芽菜也都爽利干身,配了澳门老牌的辣椒酱,我都没怎么蘸,它本身已经足够迷人,吃完盘底分毫不见油。

一餐用完,我们叹服:每道菜都有扎实的功底,又融入了厨师的巧思,心思缜密、厚积薄发,完全是一间世界顶尖的粤菜餐厅——如果说香港有大班楼和龙景轩,澳门有8餐厅和誉珑轩,那么我愿说:上海有景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