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PART。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不容易。
全国万亿级城市已高达27座,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宁波、天津、青岛、无锡、长沙、郑州、福州、济南、合肥、佛山、西安、泉州、南通、东莞、常州、烟台和唐山。
特别是上海,以5.39万亿元的GDP总量持续领跑,成为中国首个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展现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实力。
万亿级城市的版图再次扩展,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数字的增长。表现出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全球化竞争中活力四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但是2024年,也有少量城市不但没跟上全国的步伐,而且还出现负增长,有的一跌就是很多年,愈况愈下,一时还很难恢复元气。
中国城市洗牌的大幕开启。
02PART。

截止虎眼发稿前,全国已有29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布了GDP,不完全统计,已有14个城市出现负增长。
按其负增长的影响力排序如下——
第一名柳州
2024年,柳州实现GDP2950.67亿,2023年是3115.86亿,增量-165.19亿!
这一年,柳州的经济负增长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最惨的。
直接把柳州的GDP从3000亿级干到2000亿级,财经界一片哗然。
柳州,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90年代学绵阳后,在2004年一举超越绵阳。
这一年,绵阳GDP404.5亿,柳州GDP441.6亿。
2005年初,绵阳全市上下掀起一场大讨论,喊出:外学柳州,内学德阳。
但近几年来,柳州工业出现“重的太重,轻的太轻”,工业产值连年负增长。
2018年,柳州GDP率先跨入3000亿俱乐部,为3008亿!但一直在3000亿台阶逗遛。
直到2021年,柳州才结束了对绵阳长达17年的碾压优势。
这一年,柳州GDP3057.73亿,绵阳GDP3404.05亿。
结果到了2024年,柳州又重返2000亿俱乐部。
曾经的西部工业强市,其处境令人唏嘘。
第二名曲靖
2024年,曲靖实现GDP3677.22亿,2023年是3723.97亿,增量-46.75亿,在全国GDP百强城市中从2023年的第76位一夜之间下滑到第96亿。
2023年,曲靖成也光伏;2024年,曲靖败也光伏。
在西部各省颈部城市中,产业最不稳定的就是曲靖,从“一煤独大”到押宝光伏,曲靖的失败在于产业投机性强,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第三名太原
2024年,太原实现GDP5418.87亿,2023年是5494.84亿,增量-75.97亿,是省会城市中唯一的负增长城市,悲催不?
更恼火的是,太原GDP已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2022年5571.17亿、2023年5494.84亿、2024年5418.87亿,这恐怕在全国省会城市也是独一份。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座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煤炭王国,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
经济总量仅相当于中部地区强一点的地级市。没有现代化的产业支撑,历史也就仅仅是历史啊!
第四名汕头
2024年,汕头实现GDP3167.97亿,2023年是3206.39亿,增量-38.42亿。
汕头,1981年就被国务院批复确定为中国经济特区,华侨试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粤东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中国重要的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也是广东最早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国家该给的头衔、政策都给了,刚开始与深圳名气一样响亮,近年来经济发展却原地踏步,2024年成为广东唯一的负增长城市,在全省的排名被踢出前10位,不应该哦!
汕头,这个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显然早已名不符实。
汕头的没落说明:头衔不重要,思维、眼界和实干决定一切。
第五名桂林
2024年,桂林实现GDP2517.39亿,2023年是2523.47亿,增量-6.08亿。
桂林的负增长虽然不多,但桂林的名气大哦。作为广西的又一个省域副中心,1999年,桂林从绵阳的追兵一举干成了绵阳的榜样,时年GDP领先绵阳近5亿。
同样是00年代中期,桂林也成了绵阳学习的榜样,当时的口号是“工业学柳州,文旅学桂林”。
本来,桂林在2017年就进入了2000亿俱乐部,但到2019年,“四经普”挤水分,桂林前10多年的GDP被 “颈斩”,2019年才重返2000亿区间,但一直就在2000亿空间里低位徘徊。
以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的第一驱动力时代,仅靠文旅难以撑起一座城市梦想。
诚然,同为西南一隅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虎眼当然期待柳州和桂林尽快尽早走出低谷,与遵义、绵阳等同类城市并驾齐驱,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为中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虎眼也相信,柳州和桂林一定能行!毕竟,任何城市的经济都有高光和低谷,更有产业的变革和转型的阵痛。只要趟过这个阶段,就会星光灿烂。
第六名大同
2024年,大同实现GDP1802.5亿,2023年是1871.5亿,增量-69亿。
大同的失落不仅是这一年在负增长,而是2014年就进入千亿俱乐部,就在这个档位低位徘徊了十年之久后还出现负增长。
大同的名气,恐怕可以比肩太原上千年。
论历史,大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
论现在,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工业区的中点,素有“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同时也是中部地区重点城市 、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
但是,经济发展不起来,所有的过去只能是过去,所有的头衔都只能是笑谈。
大同的失落,其实也是能源省份、能源城市经济塌方的一个缩影。
03PART。
2024年,中国经济负增长城市,还有——
山西的长治,2024年GDP2593.4亿,2023年是2806.2亿,增量-212.8亿;
山西的运城,2024年GDP2190.6亿,2023年是2329.9亿,增量-139.3亿;
山西的忻州,2024年GDP1343.38亿,2023年是1443.64亿,增量-100.26亿;
山西的朔州,2024年GDP1328.5亿,2023年是1539.4亿,增量-210.9亿;
山西的阳泉,2024年856.2亿,2023年是1002.7亿,增量-146.5亿。
山西11个地级市,有7个出现负增长。这一年,山西全省经济负增长203.49亿。

东北之后,就是山西。
欣喜的是,东北已经整体转负为正,经济形势在逐渐向好发展,山西想全面转型,轻装上阵,估计还要经历较长的阵痛期。毕竟观念、思维和习惯的革新,不可能一蹴而就。
还有广西的负增长城市也不少,除了柳州、桂林之外,还有——

钦州,2024年GDP1878.96亿,2023年是1961.29亿,增量-82.33亿;
贵港,2024年GDP1565.59亿,2023年是1573.49亿,增量-7.9亿;
贺州,2024年GDP964.42亿,2023年是975.14亿,增量-10.72亿。
这些城市同样失败在产业单一,而且没有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几乎也是广西全区经济的痛点。
此外还有河南的三门峡,2024年GDP1618.69wn,2023年是1620.27亿,增量-1.58亿;黑龙江的鸡西,2024年GDP622.6亿,2023年是668.7亿,增量-46.1亿。
从以上14个经济负增长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东西差距,南北差距还在持续拉大。
即便是相邻的省份和城市,只要是东西有异,南北相隔,差距也很大。比如广东和广西,山东和山西。
这是什么原因?
除了地理条件、产业基础的客观因素存在外,思维、眼界、行动和营商环境的差距可能也很大。
世界经济大潮浩荡前行,如果坐吃山空或者裹足不前,就会被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地区越甩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