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推进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有规划因素,没有纳入国家规划的高铁,原则上不允许开工建设。
可即便是有些已经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高铁,短期内也难以开工,这些高铁并非不着急,而是在推进中遇到各种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其中4条。

一、绵遂内铁路:分段推进,内江段仍存变数
绵遂内铁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条高铁连接四川省内的绵阳、遂宁和内江三大地级市。
绵阳至遂宁段已于2024年启动建设,控制性工程如凯江特大桥、沱牌隧道等已开工,计划2028年通车。
遂宁至内江段尚未启动前期工作,需待绵遂段完工后推进,可能延至“十五五”后期。
受阻原因主要还是资金问题。绵遂内铁路是四川主导实施的城际高铁,绵遂段总投资就高达244亿元,这些资金由省市按比例分担。剩余内江段需额外投入,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同时内江段需协调与成渝中线高铁的接轨方案,技术复杂度高。
所以绵遂内铁路遂宁至内江段,短期内难以开工。
二、仙洪监铁路:标准之争与战略定位模糊
仙洪监铁路,国铁集团明确按**160公里/小时普速铁路标准建设,但湖北省希望升级为200公里/小时客货共线,双方未达成一致。
作为“武贵高铁”比选方案之一,需等待国家中长期铁路网修编确认定位,短期内无法突破。

仙洪监铁路实际推进过程中,还有几大核心矛盾。
一个就是经济效益不足。仙桃、洪湖、监利三市人口与经济规模较小,客流密度预测仅800万人次/年,远低于高铁建设标准。
二就是武汉枢纽优先级。湖北省优先推进沿江高铁、京九高铁等国家级干线,仙洪监铁路被边缘化。
三、泸遵高铁:跨省协调与资金难题
泸遵铁路是国家规划项目,但是沿线省市都想将其升格为高铁。自2020年完成预可研后,受到国家铁路新规的影响,就一直无实质进展,川黔两省未就出资比例达成共识。
线路也存在既有平行线路竞争。渝贵铁路(时速200公里)利用率仅60%,国铁严控平行线建设。线路穿越乌蒙山区,桥隧比超80%,施工成本预估达400亿元,远超地方承受能力。
四、甬台温高铁:政策限制与区域利益失衡
既有甬台温铁路(时速250公里)利用率不足70%,同时浙江省内已有杭温高铁建成,进一步分流了客流。
浙江省优先推进杭温高铁、杭衢高铁等以杭州为中心的放射性线路,甬台温优先级靠后。

但是这并不是说上述4条高铁,就真的不着急。绵遂内高铁遂宁至内江段,如果迟迟不开工,那么已开工的路段就是一条断头路。仙洪监铁路经过的洪湖、监利都是人口大县,也是铁路盲区县,对铁路期盼甚大。泸遵高铁可以作为成贵高铁二通道组成部分。甬台温高铁更不用说了,是沿海通道组成部分。
但是这些项目多少都与国家铁路规划建设的规定有出入,虽然很着急,但短期内都难以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