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新车后该配备哪些汽车用品?不要乱买而花冤枉钱

风起勿眯眼 2025-04-15 06:08:49

刚提了新车,我就被身边的老司机们和4S店销售员狂轰滥炸,各种"必备"用品推荐听得我脑袋疼。一个销售小哥甚至说:"不买这个套餐,你这车开不出店门!"我当时就笑了,这车是我买的还是你买的?

经过这些年在汽车圈摸爬滚打,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些所谓的"新车全套礼包"里,至少有一半是智商税。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到底哪些是真正必要的,哪些纯粹是在浪费钱。

安全第一类:这钱必须花

行车记录仪绝对是刚提车就要装的第一件物品。就像那次我在环岛被刮蹭,对方一口咬定是我变道撞的他,若不是行车记录仪的证据,这官司非打到天荒地老。选购时要看传感器型号而不是单纯分辨率,2K分辨率的索尼IMX335传感器比某些4K记录仪拍得还清晰。

灭火器看着不起眼,但关键时刻能救命。有一次我在高速路上看到一辆自燃的车,车主在路边干着急,这画面我至今记忆犹新。灭火器放在副驾驶座下最方便取用,别塞到后备箱去了,火情发生根本来不及拿。

安全锤这东西就像保险,希望这辈子都用不上,但一定要买最好的。记得那年川藏线山体滑坡,前面的车被困,车门变形打不开,他们就用安全锤破窗逃生。买带切割安全带功能的,关键时刻能救命。

实用必备类:解决实际痛点

脚垫是我提车后第一时间就换的。那次试驾一辆豪车,销售死命推荐原厂脚垫,开价1200。我直接在网上买了一套TPE材质的全包围,才300出头,质量一点不比原厂差,还好清洗多了。这里有个小窍门:洗车的时候,用高压水枪冲一下就干净了。

手机支架选择困难症患者看过来。尝试过十几种后,我最推荐磁吸式支架,一只手就能取放手机,比那些夹子式的方便太多了。就像我上周跑高速,突然来电话,轻轻一拿就接起来了,不用手忙脚乱去掰支架。

临时停车牌是个小物件,却能帮你避免无数麻烦。记得之前把车停在商场,出来发现被堵得死死的,没留电话,只能干等。现在我车上放了一个可以翻转的停车牌,不用的时候把号码藏起来保护隐私。

后备箱垫买之前纠结了好久。有次露营回来,后备箱全是泥巴和树叶,清理得我想哭。后来换了个TPE材质的后备箱垫,下雨天装脏东西也不怕了,冲冲水就干净。那种贴边不严实的垫子就别考虑了,液体会渗到下面去。

慎重考虑类:看需求和预算

汽车座套是个两面派,买对了保护座椅,买错了反而麻烦。我第一辆车买了全包座套,结果夏天闷得不行,还担心影响侧气囊。现在我只用坐垫,透气又便宜,真皮座椅干脆什么都不套,原厂设计师的审美肯定比东莞小厂强。

太阳膜这东西,4S店标价动辄三四千,但成本可能就几百块。去年我帮朋友比价,同一款膜,4S店要3800,专业贴膜店只要1500。这价格差得都能再买半套轮胎了!记住:贴膜认品牌,但不要迷信渠道。

倒车影像对新手来说是福音。我刚拿证那会儿,没有倒车影像简直是噩梦,停车像打仗。现在很多车型原厂就带了,如果没有,添一个真的值。不过别指望那种插烟口的便宜货,成像模糊不说,延迟大得能让你蹭墙了都还没反应过来。

智商税警告:这些钱别花

防撞胶条先别急着买。我朋友新车提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车门边贴了一圈"防撞胶条",结果不到半年胶条变色,撕下来还把漆面带掉了一块。真想保护车门,开门时多注意点就行了。

方向盘套我劝你别买,尤其是那种毛绒的。一次急转弹,方向盘打滑的感觉简直吓死人。还有那种竹珠的,难道是为了让你体验按摩吗?方向盘本身就设计好了抓握手感,加个套只会越帮越忙。

车载香水看着精致,实际上就是个小型化学武器。夏天车内温度高,香水挥发的化学物质浓度会超标。我之前头晕恶心找了好久原因,结果发现就是副驾那个"高档"香水在作怪。想除异味,活性炭包就够了。

个人小技巧分享

新车异味处理我有个小窍门:白醋加水1:3的比例喷在车内,然后放两碗热水,关窗蒸半小时。比什么除甲醛喷雾管用多了,还零成本。

轮胎气压我每月都会检查,胎压过低油耗会上升5%-10%。别偷懒等到轮胎看着瘪了才充气,那时候胎壁已经受损了。

冬天前挡玻璃起雾,很多人买专门的喷剂,其实没必要。洗洁精加水稀释喷上去擦干净,效果一样好。这招是我从一个老司机那学来的,用了好几年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汽车用品的价值不在于多贵,而在于解决了什么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省下一些冤枉钱,把钱花在刀刃上。你们还有什么提了新车必买的宝贝推荐吗?欢迎留言分享!

0 阅读:106

风起勿眯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