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我虽入儒家,但与孔子“不同路”,这一点可证“清白”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4-08-11 08:29:22

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儒家思想,虽然名义上由“万世师表”的孔子创立,但如果进行追本溯源之考证,则会发现:儒家思想并非孔子原创,而是来源于周礼,这在冯时教授《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一书中探讨儒家道德思想时,早有定论。

不仅如此,儒家思想在孔子手中不仅没有创新发展、获得新生,反倒周礼即将崩盘之时,孔子将其从“死人堆”里拽了出来,进行全盘接受。要论周礼何曾变成儒学?应该属于周礼经孔子归纳总结趋于系统化体系化吧。

虽然孔子本人出于信仰和情感方面的原因,不想也不愿更改周礼的“至理名言”,但后世的儒生可并没有这么“忠顺”,或多或少做了调整,这形成了儒家发展进化史的四阶段,而改动最大的当属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中华文明史上难得有思想的大儒

家境殷实的书香门第的出身,使得王阳明可以摆脱一线生产的苦劳命,有时间有资格去琢磨高大上的事情,比如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对于传统的“读书登第”之俗气目标,王阳明打心眼里是瞧不起的,转而小小年纪就确立了“做圣贤”为自己的人生第一等事。

另外,王阳明良好的家境但又与朱家皇族身份或者朱家心腹绝缘的条件,促使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探索人世间和思考人生问题,从而保持着充分的个体独立性,这为他不盲信当时被立为“国学”的程朱理学打下了基础。

虽然自王阳明儒学的第一天起,朱熹的理学便成为了必修课程成为了当时的“真理”,如此促成了明代官场多如牛毛的理学家,其中不少名气很大享誉一方。

王阳明起初也跟着他们学习理学,但久而久之,他那颗不安分的心便躁动起来,想法也越来越多,天天对着别人问“一万个为什么”。沉浸于古之经典的理学老师自然不能解答,只好丢下朱熹经典中的一句“格物致知”敷衍了事。

对于号称理学大儒的敷衍,有思想的王阳明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偏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为此还特地以身试法、“阳明格竹”七天七夜,结果发现什么也没格到,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终究是按捺不住。

这个时候,王阳明就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理学有误,并且通过《大学》中“修己以安百姓”的重新解读,得到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程朱理学曲解了《大学》原意,不可信。

随后王阳明转投陆九渊的心学门下,对于理学和心学对于“知”和“行”谁先谁后的问题,王阳明虽然投奔了陆九渊门下,但依然保持着独立的思维能力,选择谁也不帮,而是自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促成心学向前迈一大步。

王阳明:我虽入儒家,但与孔子根本“不同路”,这一点证我“清白”

由前所述,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在那个讲究“孝悌忠顺可以为人”的年代,王阳明能够保持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是非常难得的,这也决定了他虽然选择进入儒学大门,但与创始人孔子根本就不属一路人。

而且,就王阳明本人而言,估计他也不屑于与孔子“同伍”,保持思想独立性这一点足可自证他的“清白”。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主张全盘接受古之经典,提倡对君主的“忠顺之德”;由于出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名义上周王室还属于天下共主,孔子便不根据实际情况,到处游说“周之德乃是至德”,开展轰轰烈烈的“复古”运动。

出于情感上的念旧和依附组织的心理作祟,对于各大诸侯擅自做大、不听周王室命令的做法深感痛惜,于是周游列国进行劝诫,结果无一例外招致了各国君主的驱逐。

孔子转而想从老百姓身上寻找突破口,提出“教民怀德”,但是由于自己斥责学稼学圃的樊迟为没有出息的小人,歧视百姓的名声在外,导致百姓并不买他的帐,反驳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枉为人师”。

孔子兜兜转转七十个国君,无一例外被拒之门外,理想的破灭让其很受伤。估计也是想到了自己“因循守旧”是主因,于是去世之前说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算是第一次创新,可惜来的太晚了。

王阳明则不同,自从记事起就立志“自成一派”做圣贤,对于已被封神的“程朱理学”,王阳明不仅不盲从,反而选择了对抗,最终终成梦想创造了“心学”,可见其思想和人格的独立性,是孔子根本没法比的。

单凭这一点,足可证其“清白”:王刚明虽入儒家,但与孔子根本“不同路”。另外,翻阅《王阳明全集》便会发现:王阳明对于儒家学说,主要集中于《孟子》和《大学》,对于孔子的经典语录《论语》,基本上没怎么读,唯一证明其阅读了,只不过是求证“圣人之道、悟性自足”。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 2024-10-11 17:11

    格了半天物,知道什么了?兜兜转转不还是在空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