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致媛书舍 张家口悦读
在冀北的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城——柴沟堡,它静静地坐落在怀安县北部,西洋河与南洋河如两条玉带,环绕其东南北三面。这座古城,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讲述着民族的交融与文化的传承。柴沟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那时它被称为“寨沟戍”,是边防的重镇。在这片未经开发的土地上,唐军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安宁,也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从此,柴沟堡不再是荒凉的边陲,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处繁华的军民聚居地。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唐末的藩镇割据,让这片土地再次陷入动荡。后晋割让幽云十六州后,柴沟堡沦为了契丹的统治之下。辽代时,它改名为“柴沟”,或许是因为堡南的沟谷中盛长灌木,军民取其为柴,这个名字便渐渐流传开来。辽代的柴沟,虽然边防作用不再,但这里却成为了汉民族与契丹族交融的桥梁。契丹统治者有计划地将本族人民迁来居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促进了民族的和睦,也为柴沟堡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金代时,柴沟堡又成为了金人的领地。他们在这里设置了基层行政机构,使柴沟堡的行政体系更加完善。金人与汉人共居一地,汉族的农耕文化与金人的草原畜牧文化相互交融,共同谱写着柴沟堡的繁荣篇章。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南下攻金,让柴沟堡再次迎来了历史的转折。元军大败金兵于会河川,柴沟村随即归元。由于地处要冲,又是西、北两口的通道,元统治者在此地置元人村,称“柴沟营”。这里既是汉蒙两族各自村社的所在地,又是领社(村)的乡都。元世祖入主中原后,柴沟营的面积开始拓展,规模逐渐接近今天的堡城。明朝时期,柴沟堡的军事地位更加凸显。明将常遇春等在此地大败元军,擒获元臣王保保。为了巩固边防,抵御蒙古入侵,明政府在元朝柴沟营东夯筑土堡,正式命名“柴沟堡”。从此,这座古城成为了宣府镇西路军的重镇,守护着京师的安宁。柴沟堡的城垣,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拓展。从景泰直到成化的38年间,都指挥使胡观、张顺先后三次由东向西四面拓展堡城,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城楼巍峨,角楼耸立,城门雄伟,砖包城墙坚固无比。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柴沟堡的繁荣与昌盛,也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清初,八旗骑兵曾驻扎柴沟堡,并住有旗人。康熙二年(1663年),为了显示“天朝”皇威,铲除朱明遗迹,柴沟堡的城门尽改名称。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尊重与融合,也彰显了柴沟堡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柴沟堡地处边塞,自古就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交汇之地。这里不仅是文化的交融之地,也是民族的和谐家园。辽末时,不少契丹人自动改为汉姓,金元时当地的苗、安、童、潘、张、阎六姓就是他们的后裔。这种民族的交融与文化的传承,让柴沟堡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古城。然而,岁月的沧桑也给柴沟堡带来了不少磨难。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的三百七十年间,崛仑屯沙河、西洋河曾五次危害北城垣,三次冲塌堡城。特别是光绪四年(1878年)秋的洪水,更是让北城堡及玉皇阁直达东城垣荡然无存。然而,柴沟堡的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重建了家园,让这座古城再次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如今的柴沟堡,已经是怀安县政府所在地。这座千年古堡,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可以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底蕴;凝视着古老的建筑,可以想象到当年那些英勇的将士们为了国家的安宁而奋战的场景。柴沟堡,这座千年古堡,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承载了民族的交融与文化的传承。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冀北的大地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柴沟堡将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辉煌。(张垣地方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