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更迭,夏王朝的建立,玉器从巫玉时代进入了王玉时代,此时王朝的首要任务便是祭天祭神,以及治理国家。前者是借助天神的力量治国,后者是用人的力量治国。

参考图片
祭天祭神乃国之要事,于夏朝之时便存有正式的祭祀之举,其内容主要为对天地以及自然神的敬拜。此时,巫祭神的重权已为王所夺,巫已沦为王祭神时的辅佐。周代施行以礼治国之方略,祭祀活动遂演变为国家政治统治的一类方式,由国君亲自操持祭祀天地、宗祖与社稷的礼仪制度于周代已正式构建而成。此刻,巫已化作与卜祝等同的寻常神职人员。

《周礼》
西周时期,最为著名的当属《周礼》,是一部涵盖当时政治、思想、制度、礼仪等全方位社会政治理论与法规的典籍。在《周礼》之中,将六器与六瑞皆称作礼器。六器为玉制之礼器,专门用于敬拜神灵。
1、六器作用《周礼》中说“以工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六器参考图片
1.1、苍璧
礼天就是每年冬至日用玉璧祭祀天皇大帝,传说中每年此日天皇大帝位居于北极。玉璧必须用青蓝色玉琢成。

参考图片
璧为六器之首,它是一种中心有孔的片状圆形玉器。主要是天的象征。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圆形的玉璧代表上天;还有就是君主和政权的象征。因为古时国君自命是上天之子,政权是天意的代表,有天的意思;另一方面“辟”字本身即君主和法度的意思,以“辟”和“玉”合写为“璧”,代表天命、天子、天授玉权。所以在周代的礼制中,一切与上天、君主有关的礼节、仪式皆用璧来表示;再有就是吉祥的象征。古人说璧是瑞信玉器,是以专门的玉材制作的表示大吉大利的信物。
璧的形制虽很简单,却有着严格的规定。《尔雅·释器》中对璧的造型及规格做过明确地说明:“肉倍好谓之璧。”其中“肉”是指璧的边部,即整个玉器的实体,“好”是指璧中间的圆孔。“肉倍好”的意思是规定边玉的宽度必须是中间圆孔的两倍,如果比例不合,则不能代表天和君主。
在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西周13墓中曾发现一件玉璧。直径14厘米,厚1厘米,形体较大。用青玉琢成。边缘圆整,厚薄均匀,两面磨光,较为精致,或许是祭天用的玉璧。
1.2、黄琮
礼地就是每年夏至日用玉琮祭祀地神。玉琮一般是用黄玉制成。
琮的基本形状是外形呈立方体,中穿一个圆孔,具有外方、内圆、中间空的特点。它是重要的礼玉之一,在六器中通常排列于第二位。琮有四个含义:一是象征地。因为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则以琮之方形代表大地。琮和璧相对,琮代表地,璧代表天;琮适用于阴,而璧适用于阳;二是象征天地贯通。因为外方是地,内圆为天;三是象征着祖宗和宗庙。因为琮是“玉”和“宗”两字合成,可以比附祖宗和宗庙;四是女性的象征。因为棕的内圆即象征女性。琮是王后和诸侯夫人的瑞玉。《周礼》中说:“线球八寸,诸侯以享夫人”。这就是说:诸侯将八寸玉琮用丝绳穿系起来,敬献给夫人享用。

黄琮
琮的形态很多。总体上是《白虎通义》中所说的:“圆中、牙身、方外”。《周礼》中对天子在重大活动中所使用琮的尺寸有一定的规定要求。如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解释说: “琮,瑞玉,大八寸,其状外八角而中圆也。地分八方,始于易八卦方位。”对其他礼仪场所使用的琮并无严格的尺寸规定。所以,古时所见之琮,数量很多,大小悬殊,规格随意。真正作为玉琮形制的说法只有“圆中”和“方外”。
1.3、青圭
礼东方就是在每年立春日用玉圭祭祀东方苍精之帝。玉圭是青玉制成。
圭在六器中排列于第三位,是祭拜东方之神的礼器。根据《周礼》之规定,礼敬东方之神所用的圭必须以青玉琢成,其他玉不能替代。而六瑞中的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及高级官员们在官场上举行各种典礼仪式时拿在手上的一种玉器。

参考图片
《说文》中说:玉圭为“瑞玉也,上圜下方,圭以封诸侯,故从重圭。”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圭,有首底均为平齐长条形和圜首平底两种,很可能是王权标志,是王玉之首。玉圭的应用范围要比六器与六瑞中的其他玉器广泛得多。圭的名称和品种可列出十几种之多。据说,圭是原始时代的石斧演化而来。石斧是古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狩猎武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生过非常大的作用。先祖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本来就是神灵,那么,先祖所遗留的石斧自然也具有神格而受到人们的敬仰。所以,玉圭是在一定的观念形态作用下产生的特种玉器。
1.4、赤璋
礼南方就是在每年立夏日用玉璋祭祀南方赤精之帝。玉璋要用赤玉琢成。
赤璋在六器中排列第四,是用来祭祀南方之神的祭器。璋的形制,古人有谓“半圭曰璋”之说,实际是以圭为基础,在圭的上端切去一角,将圭的平头改成尖头之状,这就是璋。

参考图片
《周礼》对璋的造型和功用有明确的说明:“璋,邱射,以祖山川,以造赠宾客”。“璋,邱射,素功,以祖山川,以至稍汽”。邸为底,是基础的意思,这个基础就是圭。射是削尖、锐利的意思。素功是没有雕琢,追求朴素无华。稍是给予食物之意。汽是指活牲□和肉类。按照这一说法,璋如尖头之圭,其用途是君王在巡视天下时,所遇大小山川祭祀之器。通常的做法是将璋埋于地下或沉于水中作为祭品,当然,同时也须享以牛羊牺牲之类。璋也可以供给君王作为赠送宾客的礼品。
赤璋是用赤玉制成,古时只有正宗六器才有玉色之规定,其他玉器一概不受玉色的限制,这就是用于神的东西和用于人的东西不同之处。玉中赤玉之说古已有之。如王逸《玉记》中载玉之色有“赤如鸡冠”。实际上,难以见到赤玉,但是有玉皮色为赤色者。
1.5、白琥
礼西方就是在每年立秋日玉琥祭祀西方白精之帝。玉琥要用白玉琢成。

参考图片
根据《周礼正义》中在解释六器时的说法是:“白琥以玉,长九寸,广五寸,刻伏虎形,高三寸。”刻玉为虎形,在六器中唯有琥是仿生形玉器。白琥是专用性的礼神玉器,其他任何古代虎形象玉器都不能替代其功能。儒家以虎之威猛来象征深秋之肃杀,向西方之神致敬,表达虔诚之功。根据古代传说,虎是西方氏族的远古图腾,自当演变为西方之神。
1.6、玄璜
礼北方就是在每年立冬日用玄璜祭祀北方黑精之帝。玄璜是用墨玉琢成。
玄璜是专用于礼敬北方之神的祭玉,在六器中排列于第六位。玄者黑也,必须以墨玉制成,其他色玉琢成之璜则不能具有此种功用。

参考图片
璜的形制为片状弧形。《说文》中有言:“璜,半璧也,从玉黄声。”其在石器时代便已被发现。
2、六瑞的作用在《周礼》当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以工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为瑞信玉器,归属于礼器范畴,是朝廷命官的凭据。

参考图片
此时对于不同等级的人物所执玉器的规定,反映了西周时期严格的等级制度。在那个时代,玉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例如,镇圭通常形制较大,雕琢精美,彰显着玉的高贵和持圭者的尊崇地位;桓圭则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纹饰,体现出公的权威;信圭的样式和工艺也有其独特之处,与侯的身份相匹配。每一种玉器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以符合其对应的等级要求,从而在礼仪和政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规定不仅强化了等级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它使得各个阶层的人物在礼仪活动中能够清晰地展示自己的身份,遵循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玉器的重视和推崇,以及玉器在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
3、礼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字语言中常用“礼”字。“礼”殷墟卜辞同“珏”字,是两玉在器中之形,古时行礼以玉。所以,“玉”字其本意就是以玉飨神,就是说,以玉供神食用。这或许与黄帝种玉供诸神食用有关。
周代用玉制作六器,就是供不同神食用。郑康成在注“六器”文中说:“礼东方……大昊、句芒食焉。礼南方⋯⋯炎帝、祝融食焉。礼西方……少昊、蓐收食焉。礼北方……颛顼、玄冥食焉。”就是说,这些玉器都被这些神食用了。
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如《诗经》中说,天不下雨,百姓饥饿,用圭璧与牺牲一起献给神灵,乞求上天降雨。圭璧也作食品用。屈原《天问》中说:“缘鹄饰玉,后帝是飨。”就是说用刻有鸟纹的玉进献天帝食用。
由此可见当时是借助于神的力量来巩固和加强统治。神治方面的最高统治代表即为天地四方之神,以六器为代表。再有就是人治,即建立一整套的统治机构,实施有效的治理。人治方面的最高统治集团即为以天子为代表的公、侯、伯、子、男上层权贵,以六瑞标志为代表。所以六器、六瑞与礼文化恰是当时统治理论的纲要。

周公庙内壁画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周礼》、《尔雅·释器》和《和田玉探奇》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宝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