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拿U型锁砸日系车伤人的蔡洋,2022年就出狱了。网上一直有人争论,蔡洋这种人到底算不算爱国者。我一直对他的事情很感兴趣,所以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
我看了一些关于蔡洋的专题跟访谈,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不管网上的人怎么骂他,但他家乡的人至今坚定的认为蔡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是为了爱国才去(砸车)」、「方法不当应该判三缓三」,而他叔叔试图替他打官司申辩的时候,申辩的理由是「蔡洋的爷爷是国民党军官」,虽然蔡洋从没见过他爷爷,但足以证明这种爱国基因是能传递下去的。
所以他,以及他乡亲们嘴里的「爱」,其实就是通过恨来达成的。我恨国家的「敌人」,所以证明我「爱」国。有时候甚至国家作为被爱的主体,怎么想,都不太重要。这点很多incel应该深有体会,不会去表达爱,或者表达出的爱转化成的都是十分抽象的行为,是一种「我都这么做了你凭什么还不感动」的一厢情愿,而承受方反而会为此尴尬。这是性饥渴以及长期得不到自我认同、物质精神都很匮乏的人很容易出现的社交状态。你把这件事赖在国家宣传身上,其实真的不是。
起码以现在的执行力来说,国家想发动你,有一万种方法,甚至你本心里是怎么想的都不是那么重要。这已经不是只要人心涣散扔下枪就能跑的年代了,无论是刘亦菲,还是二百斤富婆,都不需要偶尔蹦出几个舔自己用完的卫生巾的屌丝来证明自己很有魅力。因为屌丝的存在本来就没得选,命运已经注定了。在能选的阶层里,大家施展控制力的时候,多少都要点儿脸。
这种人其实构成了相当一部分「爱国者」的主体,我不认为他们的标签是不爱国的。因为你不能只在对方做的事情对国家有利的时候,才承认对方爱国。这样反而把爱国物化了,是软弱的知识分子才会一厢情愿的这么认为,「我爱她,我要让她变成(我心中标准里)更好的人」,实际上许多人理解的爱就是蔡洋这么扭曲。更何况蔡洋这种人本来也是基本盘的真实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投射,只不过他比其他盘内成员的运气不好,遇到了一次集会,遇到了一个反抗他砸车的日系车车主,但实际上很多人对爱国的理解,甚至是对爱这件事的理解,本来就是找点茬,把「我认为跟它不对付的障碍清理掉」,没有障碍就硬创造点障碍。
这件事无解,甚至网上越多抨击「这不是爱国」、「这是无知愚蠢」的言论,越会让这些人觉得自己做的对,敌人这么喊是害怕的表现。他们害怕蔡洋,而我支持蔡洋,蔡洋还进过监狱,我还能过政审,等于我比我的同志蔡洋还强,那不等于他们更害怕我吗?能被人害怕、令人破防(哪怕是臆想当中的),构成了网络上骂战的三低群众心理动机占比的百分之九十。至于有人拿八十年代美国人抵制日货的事情来说事,这很明显是一种隐藏自己内心的猥琐表现。
先不论美国民众本来就一直有一批想给执政党上眼药的乱民,咱退一万步,就算两者都是一样的,那边也都是一心为公,跟蔡洋是一样的,这能证明啥?你绝不会在有关金星的新闻底下看到这批人问,美国也有lgbt宣传,为啥就没不让演出。因为他很明显知道这是民众道德感拉满的一个环节,他不能拿美国的同类例子去比。那砸外国车、打死人,为什么就能拉来一起比了?
因为他明白lgbt在中国没市场,而且他自己不喜欢,你比烂没意义,美国都是lgbt才好呢。但这些人的潜意识里,砸进口车、把人打成残废,这本来就是应该的。就是好事。所以这里我真的要给有类似口径的小粉红抱屈,他们在这件事上举出美国的例子,真不是像鲁迅《准风月谈》里那种「外国也有臭虫」的比烂,而是在试图告诉所有人,这本来就是不可避免,且十分有合理性的事。甚至跟这些人自己未来也可能购买日系车也毫不冲突。因为真正的大恶本来就是混沌且不讲道理的,单纯热衷于虐猫虐狗的可能只是心理有点缺陷的废物。
而心血来潮了自己也逗逗猫(甚至自己家里养猫),但某天气不顺了一脚把流浪猫踢死,才是更符合传统认知的心理变态。但这种人一般是城市底层,比蔡洋还要坏一点,也猥琐一点。他们不止是认为蔡洋把日系车主砸残废了是对的,他们认为蔡洋进监狱以及被公知们群嘲也是对的。因为他们急需要一个得不到好下场的英雄来证明自己内心的正确。如果英雄得到好下场了反而不行,因为那样他们又会嫉妒这个「英雄」。所以虽然你看很多网上的人支持蔡洋支持的震天响,恨不得援引西方各国排华的例子来为他做合法性申辩,但没有人真的给他什么经济帮助,他服刑期间,父母还是穷的叮当响,小将开盒的热情不会到他父母身上,因为哪怕是做自己心中以为的善事,对他们都是一种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