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有些人把早恋看做一种错误?

猴姆小馆 2025-02-05 18:17:12

‍实际上这个问题有迷惑性,因为一旦你把眼光放到「早恋」上,这个问题反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解答。因为早恋看似是年龄问题。毕竟「早」嘛。对应的是年轻。一个人在十六岁,也就是高一或高二,这个年纪搞对象肯定就符合「早恋」的范畴。但与此同时,农村以前十六七结婚的大有人在,很多人甚至十八九岁孩子都生了,哪怕新中国以后依然不是个例。

难道是因为农村人不计较早恋,农村人比城里人开放?实际上,早恋是披着计划生育外衣以及乘着义务教育普及的红利,搞出来的一种障眼法。早晚不是按年纪分的,是按社会定位分的,在中国,恋跟上床、生孩子其实没什么分别,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奖励(对男性如此,对女性则有被供养的奖励,这也是自从吃上饱饭以后,男女越来越不对付的原因,因为男的没获得这种奖励,而女的则认为我本来也能吃上饱饭,花你的是看得起你)。

或者可以说,恋爱如果原本是一种社交状态,那在中国的语境里其实就是打破盲婚哑嫁以后,为进入性生活与生育所进行的预备仪式,类似于搓澡的时候给你打的红酒或者醋。不是为了让你喝的,是为了师父下一步更好的搓。如果丧失了后续的步骤,那这本身就变成了一种冒犯。女方家长会自然而然认为有人想上车不买票,男方家长作为占便宜的一方也会在意社会评估及孩子未来的前途,毕竟这车也不是非上不可。而且厕所生孩子本身也跟性教育讳莫如深是相钩连的,越缺失性教育,越容易怀孕,家长越怕孩子跟人睡,孩子非必要就越不会告诉你,除非已经打不掉了。

所以并不是中国有些人把早恋看成一个错误,而是没有结果的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只不过在成年以后,这种事情看不大出来,但上学的时候还没成人,基本的经济来源跟人身自由都没有,你谈结果本来就是天方夜谭。相反农村十几岁结婚的,就是因为已经下地干活了,所以反而没什么人管。而这个观点跟性保守是相辅相成的,你必须要把性当成是一种对于男人的奖励,以及女人获取更多供养资源的手段,性才能保守的起来,才能脱离道德谈产业。

毕竟道德观的更新频率远快于人类「不吃饭也不饿死」、「没医保看病在家会病死」、「同学会见到比自己混的好的人会窝囊死」等生理特征的进化湮灭。只要你认同了你的性本身是拿来索取服务/卖钱的(当然现在也有一种说法是用性爱来给自己养老,生孩子是为了老了以后不被护工打,其实也是交易的一种,算是以屌为笔填保单),那你无缘无故的性,就跟你现在在马路上烧真钱的罪过差不多。也正是因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让性饥渴的人越来越多,毕竟对于大部分平庸或者懦弱的人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契机(比如对方倒追的很厉害),少年时期培养跟异性交往能力的空白一辈子都填不上,网上键政俄乌战争、打拳,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跟同龄女性面对面说话超过三句的能力。

现在网上为什么那么多三低?就是这种长期的性饥渴导致的,但我觉得他们不值得同情,因为在他们成为这种教育无形的受害者之后,也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正常风气。当然现在这件事以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方式在循序渐进的改良这个风气。就是随着两性都越来越坏,底层劳保男逐渐已经丧失了有后代的权力。当然他们会说自己是乐子人,自己不爱找的,自己性饥渴是为了每年年末看民政局的结婚率统计。又气了小仙女,又气了没有过度关注、宠爱自己的爹。自己的暂时输,等于赢两次。

0 阅读:4

猴姆小馆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