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全职在家带娃,丈夫的兄弟姐妹一时忙不过来,或者是有其他状况,想让你长期帮他们带一下孩子(孩子也住在你家),你是否愿意?
或许,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尤其是男人和女人,所站的角度不同,选择也必然会截然相反。
有些男人会觉得,既然是自己家人,那伸手多少帮一点,毕竟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可女人却并不这样认为,毕竟带孩子这种事,大多数都是她们在劳心费力。
其实,在我看来,不管任何时候、遇到了任何事,若是“牵涉”到自己的小家,无论男女,都要先平心静气和伴侣沟通一番,听一听ta的想法,看一看ta的态度,有商有量,而不是听不进劝,偏执地以自我为中心,强硬地让对方遵从自己的意愿。
就像“帮兄弟姐妹带孩子”这件事,伴侣愿意帮则帮,不情愿帮忙,自己也要勇于去拒绝亲人的要求,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和亲情,听不进伴侣的意见。
否则,只会得不偿失,影响自己家庭的和谐。
雪晴和丈夫王立就是因为“帮小姑子带孩子”一事而大闹了一番。
雪晴是一个全职妈妈,女儿刚满半岁,因为没人帮忙,而彼时王立正值创业,两人几年的积蓄全部投入了里面,家里的经济条件一时也请不起保姆,所以,从出了月子雪晴的母亲走后,一直都是雪晴在家带孩子。
本来雪晴和王立的打算是,等女儿过了周岁,若是丈夫的事业趋于稳定,他们就会找一个保姆,雪晴到时也能重返职场,这样,家里的压力也相对会小一些。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他们看似完美的计划。
一天,王立下班回到家,一脸凝重,沉默了片刻后,他告诉雪晴,自己的母亲腰疾复发,被紧急送去了医院。
想到自从嫁过来这两年,婆婆这个“老毛病”总是时不时发作一次,雪晴便劝王立赶紧回家看一看。
谁知,王立并未作答,而是轻声说了一句:“把小倩的儿子带咱家来吧,咱爸要照顾妈,估计顾不上他了,你既然在家看孩子,就一起照顾一下。”
想着按照以往的惯例,婆婆的腰痛一周左右就能恢复好,雪晴便不假思索答应了王立,“也行,只是暂时性过渡一下,也好让妈缓一缓,等她身体好一些再把小外甥接回去。”
王立摇了摇头,“那个,不是这一段时间,而是一直带到上幼儿园,到时咱爸妈身体就算再不好,上下学至少也能接送一下。你也知道,小倩前不久刚离了婚,她要继续工作,家里没人看孩子,你就先帮她带两年。”
听到王立的这番话,雪晴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犹记得,小姑子的儿子比雪晴女儿刚好大了半岁,当初雪晴生孩子的时候,婆婆以“你母亲既然在这,一定能照顾好你”为由去了小姑子家,一直到现在,都在帮小姑子带孩子。
为此,雪晴曾气愤了一段时间,她知道小姑子的日子过得不太好,也明白婆婆想多帮一帮小姑子的用意,但是她真的理解不了婆婆不管不问刚生下的小孙女,转身去照顾半岁大的小外甥的“偏心”。
好在王立还算“靠谱”,看到雪晴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他尽到了一个丈夫的责任,只要有时间就会回到家帮忙,做饭、做家务、带孩子都不落下。
也正是看到了王立的态度,雪晴便放下了心中的怨念,逐渐尝试着理解婆婆,尤其是半个月前听说小姑子离了婚,她不再纠结婆婆的“偏心”,反倒还会劝王立力所能及地帮一帮小姑子,毕竟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过日子的确艰辛。
只是,雪晴没想到,这未过多久,照顾小外甥的“重任”竟然落在了自己身上。
她自然是不情愿的,本来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半岁的女儿就已经很辛苦,若是再来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她肯定更加的劳心费力、应付不来,但转念想到丈夫昔日对自己的体贴,她也不想让丈夫为难,于是,思来想去,她便点了头,同时也提了一个条件。
“可以!只要给钱就行,不说给太多,至少要按市场的保姆价给吧?你也知道,带孩子本来就责任重大,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太好教养,说也说不得,打也打不得,不出问题还好,出了问题估计该都是我的错,到时你们兄妹或许都没得做。”
王立听到后,非但不认同,反而有些不满,“要带就带,还要什么钱?奶粉、衣服小倩都会买好寄给咱,无非是我们管一管小外甥的吃和住,那能花多少钱?本来也是一家人,你既然都在家看孩子,看一个是看,看两个也是看,多一个小孩也多花不了咱多少钱?无非是到时我多帮一帮你罢了!”
看到王立的态度,雪晴很是无语,“按理说帮小姑子带孩子不归我管,我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勉为其难的同意!人都说,亲兄弟明算账,亲兄妹也是如此,该掰扯清的肯定要提前说好的!你觉得找自己妹妹要钱开不了口、抹不开面,我可以理解,可是咱们的条件也不好,现在负担一个孩子都有点困难,何况是再多一个?要不然你们还是另想办法吧,我看这事是出力不讨好,与其如此,不如尽早回绝。这年头儿,大家都过得不容易,谁也不用道德绑架谁!小姑子若懂事,定不会因此就记恨咱们。”
王立听不进去,瞬间提高了嗓门儿,“你看你说的什么话!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你难道没听过吗?我知道带孩子不容易,可是也就这两年而已。我就这一个妹妹,她要不是离了婚没人看孩子,也不会麻烦咱!你就不能大度一点吗!怎么能这么冷血!”
听到自己丈夫是这样的说法,雪晴也动了怒,自己替他考虑,他非但不理解,反而还得寸进尺,一点都不为自己着想!
“我本来还以为你能拎得清的,看来也是一遇到亲情就犯浑!既然如此,你若是觉得自己和小姑子亲、有义务帮她带孩子那就一个人去大度,不要带上我!也别给我说长嫂如母这样的话,毕竟咱爸咱妈还在,更何况你妹妹离婚也不是我造成的,而且以前妈帮她那么多我也没计较。我想,我做到这份儿上,也尽到了一个儿媳、妻子的本分了吧,你再不理解我的决定,也请尊重我!不然,我只有带女儿回娘家,让你和你外甥好好过!”
说完,雪晴便进了卧室,任凭王立一个人在客厅抱怨。
两个人吵完架的第二天,王立便回去看望了婆婆,他在老家呆了四天,只是,自从回来后,一直到现在过去了八天,都未再提及“让雪晴照顾小外甥”的事情。
对此,雪晴也很是淡然,“他不提我也不问,反正帮小姑子带孩子这件事我不会去打肿脸充胖子的,当然,他若是想帮自己的妹妹,我也不拦着,只要不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就好。至于我无不无情、冷不冷血,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雪晴的话,也让我陷入了沉思:她真的是“无情”吗?
我并不觉得。
父母帮子女带孩子还可以理解,毕竟有些老一辈见不得子女生活得太累,再加上隔代亲,自然愿意伸手帮一把,但让嫂子帮小姑子带孩子就有些说不过去,纵然是一家人,这样的要求也有些无理。
倒不是说兄弟姐妹之间遇到了难题,不能伸手帮一把,而是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先考量一下自己的条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再去帮助他人。
虽说我们总是避免不了对自己的亲人“心软”,但一味地不顾及现状,意气用事,不仅帮不了忙,反而有可能还会导致家庭纷争,继而酿成不可弥补的“大错”。
会有一些男人,平时待妻子还可以,可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家人,就会不顾妻子的感受,强硬地要求她必须满足自己的“期许”,如果她有一丝不悦,或者反抗,那就是无情、冷血。
然而,男人们似乎忘了:在你要求妻子做某件事时,不妨先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可以做到这些?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还要一股脑儿地推给妻子,那不是“讲情义”,也不是把她当作“一家人”,而是自私自利。
就像帮自己妹妹带孩子一事,男人即便点了头答应,也是自己的妻子去“履行”,这份苦劳自然也是女人一个人在承受。
这个时候,你不理解她就算了,反而还觉得带孩子就是她该做的、忙也是她该帮的,这样“理所应当”的态度,换做任何人都无法接受。
很多男人都会说“我们是一家人,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然而,什么是“一家人”?
不是你有事情用到了她,她才是一家人,而是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能站在她的角度为她考虑,同时,也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并尊重她。
不管何时,男女只要成了家,遇事首先要为自己的小家着想,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再去决定是否帮他人做事。
切莫为了一时的“冲动”而让自己的家宅不宁。
拎不清说话站着不腰疼,能过就过,不能过让他跟他妹妹一樣的命运
小姑子自己没本事自己或请人带孩子,离婚时就不该争孩子的抚养权,扔给嫂子带象什么话?
做的对支持你!
所以说不能嫁穷人,连个保姆都不找,有事儿连累你
谁给你做免费保姆
要带男人自己带,别找女人带
救急不救穷,同理帮急不帮长。三两天有急事可以帮忙,10天以上请想别的办法。
给不给是一回事。收不收又是一回事。你要人带孩子一定要给钱。人家收不收是人家的事。就像我叫我妈带我家的小兔崽子一样。说每月给老妈1000块钱不够再说,给孩子看病,买零食,出去玩的钱。我老妈重来不收。还说他是我孙子。是我和你爸的宝贝。钱不钱的无所谓。给小兔崽子买玩具,出去玩可是大方的不得了。宠的不得了我是没眼看。
让男的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试试,不多就两个星期;还觉得2年时间很快让男的先试试2个星期先吧
我没看完,我只想问,女的带不了,娃儿还有爸爸,送回去不行吗,谁有条件谁带,没条件就不要挣抚养权,别人帮养孩子又不欠你小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