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后人借鉴前人的文章,或者致敬前人的作品,都是很正常的操作。
这其中,因为难以跳出前人的窠臼,多数作品质量往往不如前人。
但也有一些作品虽然有借鉴之处,整体上却并不拘泥于前人的思维,反而写出了新意,能够与前人作品抗衡,甚至尤有超越。
李白和杜甫之间也有过以上的情况,小李白11岁的杜甫就曾经借鉴过李白的一句诗,并写出了自己的风采。
两首诗,两种面貌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创作的一首诗,很显然是李白的早期作品。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在江面漂泊时所作,是杜甫晚年的作品。
很显然,李诗作于前,而杜诗成于后。
并且,《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颇有致敬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味道。
李白的潇洒李白是一个个性极其潇洒的人,哪怕孤独一人,他也能写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让读者感受到李白似乎从来不曾孤独过!
李白的诗歌情调,既有个性使然,也与其创作风格相关。他的诗歌几乎达到了“浑然天成”的最高品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在李白诗歌中,这句诗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读起来气韵连贯,毫无滞涩感,再深入分析一下,自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顺势而为”。
蜀道难,蜀山多,出蜀即是离开遍布蜀山之处,走出了蜀山,看到了广大的平原。此时,山随着平原(平野)的到来而消失(尽)。
与山对应的是水,“江”即是此处的水。“大荒”其实还是“平野”,但如果再用“平野”这两个字,这首诗就毁了,这是诗词创作中需要尽量避免的重复用词。江水流入到大荒(平野)中,一点也没有修饰,自然而然地就将眼前看到的描写下来。
“所见即所得”,李白这句诗没有任何修饰花哨之处,就是很朴实地将眼前的风景记录下来,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确实很潇洒。
杜甫的入微如果说李白诗大巧不工,整体感无人可及。单论“炼字”,杜甫则达到了最高境界。
读李白诗常常很快意,读杜甫诗则常常要多一层思考。
这既是杜诗的好处,也是杜诗不如李诗的主要原因。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句诗是非常杜甫的一句诗,很能体现杜甫的“炼字”功力。
乍一看,星垂和平野阔有啥关系?月涌和大江流又有什么关系?
平原越是广阔,那么,在平原另一端的星星看起来就越接近地面。反过来说,星星快要垂落到地面就是为了证明平野的辽阔。
这一点,如果不身临其境的话,可能一时反应不过来,但只要现场看到,立刻秒懂!
“月涌大江流”这句则更为隐晦,此月非天上月,而是水中月。随着江水的流动,水中的月亮也在涌动。反过来就是,因为水中的月亮在涌动,证明了大江之水在一直流动着。这是很精巧的词句构思!
李诗中用山水相对应,杜诗中用星月相对应,二者的句子结构也都是完全相同,也难怪很多古人喜欢将李杜的这两句诗进行对照研究。
审美偏好李杜之间的比较确实是很难,但仅就这两句诗而言,还是可以说说个人看法的。
李诗顺势而为,浑然天成,这是李白最大的长处,也是李白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最大优势。
杜诗构思精巧,但也因为精巧平白给读者增加了一层隔膜,但也增加了耐读性。
李杜之间最大的争议也正在于此。
部分人认为李白诗太过浅白,似乎一读就懂,甚至被部分不懂诗的读者污蔑为“打油诗”。
反对李白的人大多更欣赏杜甫,他们喜欢咀嚼诗中的细节,这一点确实是杜甫更擅长。
还有更偏激的读者只喜欢创作难度低,通篇大道理的诗歌,似乎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人生哲理,完全体会不到诗歌的艺术美感,这类人最喜欢的诗人肯定不会是李杜,大概是某个宋朝诗人吧!
以上就是我对李杜“神句”比较的个人看法,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看法?欢迎到下方的评论区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