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是情感的最高表达方式!
很多不懂诗歌的人都会误以为诗歌一定要符合现实,或者诗歌一定要讲大道理,才能体现诗歌的高度和深刻。
但凡对诗歌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诗经》中的优秀作品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源自《国风》,而《国风》中的诗歌都是采集于民间,体现底层人乐观向上心态的民歌!
无论是偏现实主义,还是偏浪漫主义,最后的终点都是表达底层人的真实情感!
诗歌从来就不是讲大道理的文学体裁!
走入歧途的宋诗倒是喜欢讲大道理,中国人更喜欢宋诗吗?
但凡有鉴赏能力的读者都更喜欢有气象有格局有态度有真情的唐诗。
诗歌的情感表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情抒情,一种是借事抒情。
诗歌是最讲究【灵性】的文学,没有【灵性】的诗歌最多排到二三流,不能再高了。
浪漫主义诗歌有浪漫主义的【灵性】,现实主义诗歌有现实主义的【灵性】。
这里我们来谈一下浪漫主义诗歌的【灵性】。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小诗真的是太有代表性,李白的味道太足了。
这首诗看起来貌不惊人,但是读起来真的能令人毛骨悚然。
通篇读下来,一个生僻字都没有,甚至拆开读时,可能会误以为是谁写的打油诗。
但是,只要整篇读下来,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了不得】了。
前两句很直白,夸张用的很到位,但是重点还是在后两句。
本来从【物理状态】上,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这楼很高,甚至站在楼顶能够摘到天上的星辰。
如果是普通人,写到这里就会难以为继,笔力一弱,就会变成一首虎头蛇尾的诗,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里提及的苏轼《赤壁怀古》。
但是李白毕竟是李白,最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体现出了李白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直接将这首小诗又拔升了一个高度。
这首诗是典型的看着简单,但是谁又能写出来呢?
认为【看着简单】就是简单,这是缺乏智商的认知,贬低李白的人大都是这类能联想到猪的人!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前两句仍旧是水准在线,但是并看不出特别的高明。
主要靠后两句将整首诗托起来。
夸张这种艺术手法既要表达到位,又要让读者能够接受,并不觉得突兀,其实是需要很高水平的,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更有难度。
李白的绝句通常都是这种,让你看了你会觉得你也行,但是要让你动笔去写,你这一辈子可能都写不出一首来。
【知易行难】,伟大诗人都是用诗歌实践来教化民众,而不是在诗歌里装高深哲人。
【当局者迷】就四个字,苏轼愣是用《题西林壁》一首诗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你真觉得这很高明吗?难道不是【当局者迷】这四个字更精简更高效吗?
竟然有人认为这种垃圾哲理诗最牛逼,这类诗都是典型的文字游戏,毫无诗味,最适合领导作报告时说!喜欢这类诗的人大概最喜欢领导作报告了吧!

普通人的抒情:啊!太美了!
口无遮拦的抒情:沃槽!
李白的云端大抒情:【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尔同销万古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式抒情】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似凡间是仙界】,那种难以言说的【气魄】真的是令人折服。
所以,每每读起李白诗,总是难免心潮澎湃,很容易被他的诗歌感染力所带动,这就是李白的伟大之处。
结语以上这些算是个人欣赏诗歌的一点心得,欢迎同好者一起讨论。
每个人都在成长,我也就是偶尔翻翻诗歌鉴赏书籍,感受感受古典的美,可能很多观点也未必对,还望大家见谅!
有点想法时,我都会写出来,与同好诸君共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