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
盛世发“微声”
自从与清远长隆首期试营业同步开通以来,清远磁浮旅游专线也已投入运营一个多月。通过特意试乘坐,以及观看网上发出各种视频,感觉清远磁浮乘客“上座率”,或许用“门可罗雀”一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也许这种情况早在当初运营乃至开建前,决策者就已经预想到——鉴于清远磁浮特别是其首期,是为配套清远长隆项目而生,沿线暂不经过人口密集区域,而清远长隆也只是刚推出部分项目,且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自驾而来,本身磁浮作用目前发挥就不会明显!

但是作为轨道交通,一旦建起来,就是要“跑车”的,所以清远磁浮目前发车频率还算比较快,大部分时段每隔20分钟发车一趟,为配合清远长隆闭园游客出行,从17:30到19:30,更是压缩到12分钟一趟,这个发车频率,已经堪比开到邻居花都的广州地铁九号线,后者也是约十一二分钟发出一趟!
那么问题来了,比起几乎每一趟车次都人员较满的广州地铁九号线(而就是哪怕在高上座率下,一般地铁也还需要当地给予大量补贴才能撑起),清远磁浮每一趟车都几乎堪称“门可罗雀”,似乎投入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几乎完全成了“净投入”,或许可以说,不是地方全额补贴,根本就无法支撑下去!

此为旧表,原谅我未搜到新运行时刻表
加上为了彰显其配套清远长隆的使命,清远磁浮以堪比广州地铁九号线的频率发车,这些是不可压缩的,可以说几乎每天都在高效运转,每一趟都在堪称“运椅子”!对此,笔者建议与其空转,不如将清远磁浮票价暂时先按广州地铁九号线幅度优惠,以促进提升“上座率”,否则真是“运了个寂寞”!
当然哪怕票价更优惠,清远磁浮载客量短期或许也难以实现大幅提升,但一方面多少会增加一些客运量,反正每天发车频率基本固定,而目前都是“形同空载”,多运部分几乎不增加任何成本,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产业、城镇和人口向磁浮沿线聚集,说白了就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这样也就从根本上发挥了轨道交通的实际价值!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清远磁浮每天都以接近广州地铁九号线的发车频率发车,但客流与后者大相径庭,从某种程度上说,几乎就是在高效率“运椅子”,不如从优惠票价来着手,引导各种发展要素向磁浮沿线聚集,长久来看,自然也会反过来促进磁浮客流提升!
不知友友们对此怎么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