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任仅8个月(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379篇原创
今天(10月16日),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免”)发公告,其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李刚先生于2023年10月14日因病逝世。
今年2月,时任中国中免董事长彭辉,称因退休原因递交了辞职报告。
2月2日其,李刚接替担任中国中免董事长一职,这是他第二次挂帅。
此前,李刚在任期内,推动了中国中免业务转型升级,以及总部定位从管控为主转向以经营为主等。期间,中国中免也经历了收购日上免税行、布局各大航空港的免税业务等关键发展阶段。
李刚今年上任之时,中国中免2022年的业绩下滑,归属净利润近腰斩;股价相比2021年高点超400元/股,跌幅超50%。
遗憾的是,这位老将重新回归董事长之位,任职仅8个月就不幸离世。
如今,股价已下滑至不到95元的中国中免,何时才能恢复往日“免税茅”的荣光?
01
牌照加持,免税概念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
中国中免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
1984年,中国免税品公司成立。它是一家经国务院授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免税业务的国有专营公司。
2003年,中免集团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进行战略重组,共同组建国旅集团。
2009年,涵盖中免集团全部业务和资产在内的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旅”)是上交所挂牌上市。此后,该公司在免税业务方面不断突破。
发展尤为迅猛是在2017年之后。
当年,其以3880万元人民币收购日上免税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次年,再次出手,以15亿元收购日上免税行(上海)有限公司51%股权。
两年间,还相继获得首都机场国际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的免税经营权。
2018年末,中国国旅正式剥离旅行社业务,聚焦免税主业。
而2017年3月—2019年8月,李刚正担任中国国旅的董事长(后因工作调整离职),可以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2020年5月,其以20.65亿元收购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51%股权,其在海南免税市场的地位第一步提升。同年6月,中国国旅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免。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中免作为最早拿到免税牌照的运营商之一,其先发优势突出。
从2011年开设国内首家离岛店,到2014年开设国内第一个旅游零售综合体,再到2018年开设国内第一家邮轮免税店。
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免的招股书披露,其是国内持有免税经营牌照的9组实体之一,是持有免税经营牌照在全国经营免税口岸店的5组实体之一,持有经营牌照在国内经营所有种类免税店的唯一集团。
02
“免税茅”业绩狂飙,创造资本神话。
去年8月,中国中免成功登陆港交所,融资逾180亿港币,成为2022年港交所第一大IPO项目。此举也被视为其加速出海的信号。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照销售收入计算,中国中免在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的份额,2010排名第19位;2021年飙升至第一位,占比约为24.6%;国内市场份额占比约86%。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数据,中国中免的营收从2017年的283亿元增至2021年的677亿元;同期归属净利润由25亿元增至97亿元。
期间,2018—2020年,其毛利率由此前的24%—30%左右增长至41%—51%;2021年净利率达18%。
据招股书披露,2019—2021年,中国中免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7%,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50.8%。
其中,不得不提疫情这只黑天鹅。
2020年,受疫情影响,此前火热的出境游及购物受阻,免税概念大火。作为免税龙头的中国中免受益颇多。除了上述业绩增长外,其在资本市场也掀起了一股造富神话。
2020年,其股价累积涨幅近229%,由62元出头飙升至超282元。2021年,疯狂继续,1月,其股价突破300元关口,2月破400元。
03
变化之下,业绩反弹,股价向下。
资本市场狂欢之下,“免税茅”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变化已悄然发生。
2020年7月,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落地,更多的竞争者涌入,中国中免一家独大的优势渐弱。
2021下半年,中国中免的股价逐渐回落,全年其股价回撤超22%。
2022年中国中免的业绩明显下滑。
年报显示,2022年,其营收544亿元,同比下滑近20%;归属净利润50亿元,同比减少48%;毛利率28%,同比减少5个百分点;净利率11%,同比减少近7个百分点。
招股书解释,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打折促销所致。但从收入结构来看,疫情以来,其免税商品销售收入减少,有税商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财报显示,2019—2020年,中国中免的有税商品销售收入由11.5亿元增至197.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由2.4%提升至37.5%;免税商品销售收入由464.4亿元降至323.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由96.7%降至61.5%。
尽管2021—2022年,其免税和有税商品销售收入占比有所变化,但大致分别占比7成和3成左右。与疫情前以免税商品销售收入为主大不相同。
同期,免税商品的毛利率在40%—53%左右,而有税商品的毛利率在21%—35%左右。
当然,发展有税业务也与受疫情影响有关,免税店客流骤减,发展有税商品销售成为必然。此外,消费能力及意愿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免税业务。
本月,中国中免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已有明显改善。
报告期内,其营收约508亿元,同比增长29%;营业利润66亿元,微降1.6%;归属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2%。
据悉,其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及北京、上海等重点机场出入境门店业务的恢复。
然而,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中国中免的股价并未能跟随业绩反弹,截至10月16日收盘,其股价年内累积跌幅达55.92%。
对于中国中免而言,无论接下来是谁掌舵,都面临着国内业绩恢复、推进出海布局等众多压力。
本文未注明数据均来自于中国中免财报,特此说明和感谢!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