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婚介行业乱象频发,检察机关重拳出击

国内外动态吃瓜更精彩 2025-04-17 21:08:27

随着婚介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也悄然滋生。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了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间,检察机关在婚介行业犯罪领域的办理情况,共涉及1546人。这些案件揭示了婚介行业的多个乱象,亟待加强治理和规范。

一、假借“正规”“职业”婚介之名实施诈骗

目前,我国婚介机构注册成立较为简单,且对婚介服务人员的从业资质缺乏强制性要求。这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他们打着“正规资质婚介所”、“职业媒人”的旗号,通过虚假宣传、签订协议等手段骗取信任,进而实施诈骗。例如,王某某等人诈骗案中,他们以正规公司、全程录像为幌子,多次将已婚女子介绍给顾客,骗取礼金和介绍费高达89万元。而张某某等人则通过注册文化传媒公司,利用“婚托”骗取128名被害人250余万元。

二、虚构身份,婚恋网站成诈骗新平台

一些婚介机构和婚恋网站对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导致不法分子得以虚构身份实施诈骗。他们通过伪造证件、编造故事等手段,骗取被害人钱财。如苏某某诈骗案中,他使用虚假姓名、身份证和伪造的警察证、房产证,通过婚介所平台发布虚假婚恋信息,骗取被害人8.9万余元。而许某某则隐瞒已婚已育事实,在婚恋网站结识被害人后,以各种理由骗取300万元。

三、违法开展涉外婚介业务,涉嫌多项犯罪

根据相关规定,国内婚介机构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业务。然而,一些婚介机构和个人为获取高额中介费,不惜违法从事涉外婚介业务。他们通过虚构商务考察、出境旅游等事由,为境内人员办理签证安排相亲,甚至通过偷渡等方式进行非法活动。如黄某某等4人拐卖妇女、强奸案中,他们在互联网平台发布跨国婚介广告,带客户前往境外挑选“新娘”或带“新娘”入境供客户挑选。而朱某某和万某某则分别因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和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被检察机关依法办理。

四、婚恋网站成犯罪引流媒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一些犯罪团伙利用婚恋网站物色犯罪目标,将被害人引流至其他网站或APP进行诈骗。他们假扮成功人士,博取被害人信任后,以各种手段诱骗被害人充值转账。如陈某某等人诈骗案中,他们在相亲交友类社交平台假扮成功男士,诱骗被害人在诈骗公司控制的赌博网站赌博,骗取847万余元。而李某、傅某某等32人则通过在婚介平台注册账号,假扮成功人士以投资为名骗取1679万元。

检察机关提醒:共筑健康婚介服务市场环境

健康的婚介服务市场环境需要监管部门、婚介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婚介机构应秉持诚信经营理念,自觉遵守法律规定提供优质服务;广大群众也需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婚恋观,理性选择婚介机构并增强防范意识。如发现婚介机构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0 阅读:4

国内外动态吃瓜更精彩

简介:国内国外,时事动态,民生无小事,每天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