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多消费者在投诉平台反映,由于3G基站撤网,他们的车联网功能受到限制,涉及品牌包括奇瑞新能源等。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车质网、黑猫投诉等平台调查,关于“3G基站撤网致车联网受限”的投诉数量庞大,仅车质网上“车机无法联网”的投诉就超过6000条。
消费者普遍认为,车企应承担一定责任,并负责升级费用。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吴劲松表示,这取决于《购车合同》中的条款。若合同明确车联网服务依赖3G网络并提及未来技术升级风险,车企责任较轻;反之,若未充分告知消费者网络依赖风险,车企可能因未尽告知义务而担责。
一位2019年1月购车的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称,因2G/3G网络升级,车联网功能无法使用。尽管购车时企业承诺免费升级,但现在被告知需自费升级,费用超过1000元。该消费者认为企业应解决此问题,不应让消费者承担额外费用。
记者联系某车企官方客服后得知,因国家加快4G/5G建设,部分3G基站已撤除,导致搭载3G网络T盒的车辆无法正常使用。由于车辆已过质保期,不属于质量问题,需自费解决。类似情况在2021年以前上市的车型中较为普遍。
业内人士指出,早期车联网系统多基于3G网络,3G基站撤除后,这些功能无法正常工作。车辆联网通过内置T-Box实现,T-Box中的SIM卡通常与设备绑定,增加了车主自行解决问题的难度。
早在2019年10月,工信部表示2G、3G退网条件已成熟,鼓励运营企业引导用户迁移转网。2021年11月,工信部明确提出加快2G、3G网络退网。2024年和2025年,国家和运营商在3G网络更新和更换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消费者与车企争议的焦点在于3G撤网导致车联网功能受限的责任归属和硬件升级费用承担问题。车企方面认为过质保期非质量问题,由消费者自费解决。但吴劲松律师认为,如果车企在设计时未采用模块化设计或未预见到通信技术快速迭代,可能被认定为设计缺陷。此外,若车企已知3G退网时间仍采用3G模块,可能承担更高责任。
工信部在2023年11月29日回复称,2G/3G退网是必然选择,但需完善用户保障措施。吴劲松律师表示,从消费者权益角度分析,车联网作为核心卖点,消费者有权期待其在合理年限内正常使用。若相关功能因网络淘汰或升级而失效,车企可能需提供替代方案否则可能违反相关规定。关于责任承担问题,运营商应尽到提醒义务,车企作为服务整合方有义务选择稳定技术方案和可靠运营商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