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在家中养只小猫小狗。或者说,是在城里的家中总感到孤独。
在我随祖父母生活的农村可不是这样的,村子里生灵多,大到猪牛羊马骡子驴,小到鸡兔猫狗鸭子鹅,应有尽有。一些作为家中成员常伴左右,一些年底成为盘中餐。至于淖里的遗鸥天鹅,草滩里的大眼贼黄鼠狼,树林子里的刺猬和各式飞禽,也是常见。
在人类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能接触到其它的生命会激起我们的善心爱心以及胃口,生活更显多姿。
当我从农村来城里读书后,曾数次和父母提出要养只狗或者猫,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滚。
在他们的概念里,狗是用来看家的,猫是用来抓老鼠的,安装着防盗门没有老鼠的城里的房子,自然不需要这些。至于我偶尔从学校门口买回来的染的五颜六色的小鸡,他们不反对,还会找来纸盒子为它们做窝。
不是父母改变了初衷,而是出身农村的他们知道,小鸡养不活。
那时候,我最盼望的是寒暑假回老家。在众口铄金之下,我误以为是想念祖父母,现在想想,小小年纪的我没经历过生离死别,思念具体不到某一个人。我愿意回老家的原因,是那里有祖父母的溺爱,无人唠叨学习作业的日子,村里小伙伴肆意的玩闹和小动物们的陪伴。
后来,祖父母去世了,羊圈牛圈塌了,兔笼消失了,猫窜犬吠声弱了,我也变成了面无表情,只会没人时哈哈傻笑、呜呜大哭,有人时心口不一的成年人。
时间无法逆流,人生不过轮回。在我也有了孩子,孩子也渐渐长大之时,他的一些要求与我儿时并无二致,而我也以己度人,尽量满足他的愿望。比如,家里养了一只猫。
猫来家里之后,身体陪棒且依旧把我们当作孩子的我的老父亲、一向以宽容大方能开玩笑著称的丈母娘,皆表示了反对。
他们不去针对始作俑者的他们的孙子,因为他们惹不起,反倒把矛头对向了我。一通数落:什么猫掉毛家里不干净,我说我会勤打扫;什么养猫有味道,来了客人对人家不尊重,我说现在家里少有外人来,再说猫的味道小,猫砂质量高;什么养猫会影响孩子学习,我说我小时候没养,学习也没见多好……
我们争论不休,我的儿子出来就三个字直接让爷爷、姥姥败下阵来:我喜欢。他们反水速度之快世所罕见,刚刚一无是处的小猫,立刻变成了可爱、有生气、能激发孩子责任心,甚至让他学习更努力的生物。搞得我哭笑不得。
嘴上说归说,老人对小猫依旧是嫌弃的。他们来家,小猫跑过去亲热,得到的不是小声的骂就是轻腿轻脚的踢,可怜的猫猫不知道这完全是看在小主人面子上的待遇,以为人家在跟它玩,乐得一次次去纠缠。
你还别说,在小猫误会意思锲而不舍之下,老人们对它的态度有了改观。用他们的话说,孙子越来越大,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不好玩了,起码不如小猫好玩。
尤其是我家的猫,缠人黏人温顺,你在沙发上躺着,它在脚下卧着,你干家务,它在后面跟着,你和它唠叨,它好似能听懂,瞪着卡姿兰大眼睛听着。慢慢的,时不时过来的老人找到了不会和他们拌嘴的倾吐对象,来的更勤了。每次来,给小猫带点鸡胸肉啥的,煮来给它吃。
许多人把父母性情的转变归结为年岁的老迈,单就养猫狗这件事上,这只是一个方面。其实在他们的心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年轻时的他们反对养,是认为自己没时间没精力,他们认为只要养了猫狗,那便是家中一份子,不可随意丢弃。老了的他们改变看法,一来是子女们无法时刻陪伴,二来缺少一个安静的聆听者。从这两点上来看,我们不可能比小猫小狗做得更好。
也许,小猫小狗在老人眼中,就是儿时的我们,他们,也只是在回忆青春吧。
老人知道什么是责任,要么不养,养了就不会弃猫
老人对待猫狗的心态都 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