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还在上小学时,我从来没为她的教育问题发过愁。
虽然成绩并不出类拔萃,但是她乖巧听话,回家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基本没用我操过心。
经常也有不爱学习、偷懒的时候,但年龄小,还很怕我,所以我说她几句,她也就乖乖照做了。
直到小学毕业,上了初中,我逐渐发现女儿身上有了变化。
初一上学期,女儿回家总抱怨学习压力大,老师严厉又要求高。
而且小学时期要好的同学都没和她一个学校,上学感到很孤单,没意思。
我告诉她,上学是为了好好学习,不是为了交朋友的,而且老师严格也是为你们好,等时间长了,你适应了就好了,也会有其他关系好的同学。
但女儿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晚上回家经常拖着,不是发呆就是玩手机,很晚才开始写作业。
为了她这种敷衍的学习态度,我没少教训她,但只能管一时,没几天又故态复萌。
初一下学期开始,女儿出现断断续续请假、不想上学。
起初,我以为孩子是暂时性的厌学情绪和逃避心理,所以跟她各种讲道理、强迫,逼着她按部就班的上学。
直到两个月后,孩子哭着喊着再也不肯去上学了,让我们去给老师请假。
我们全家都去劝她,问她为什么不想去学校,她就说学校没意思,不想去。
逼急了她就威胁我们,“你们再逼我,我就离家出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敢再逼孩子,只能帮她请了长假,孩子就待在家。
请假在家后,她经常关着门,在床上玩手机,跟我们也没有过多交流。
房间也各种脏、乱,很多吃的东西都没扔掉。我想进去收拾,女儿还坚决不肯,弄得我非常着急。
那段时间,我只知道她经常看手机,小说,晚上熬夜,第二天睡到上午10点以后才起床。
青春期的孩子,作息这么不规律,身体搞垮了可怎么办?
我焦虑不已,但又无计可施。
就这样在煎熬中过了一个多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只想着给她一点时间。
直到有一天,女儿突然流露出一个“可怕”的念头!
02
那天在家,我们突然得知了学校里有个初二男生要跳楼的消息。
好在老师和同学发现及时,一起把人给拽了下来。
我不禁感叹:“为什么要想不开呀!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
没想到,女儿回了一句“为什么不跳?活着真没什么意思。”
听得我心惊胆战!
那一瞬间,我意识到,必须要改变这个现状了!否则,女儿万一哪天真的想不开,这种后果我想都不敢想!
我也在念念不忘中,开始去学习,调整,我跟老师详细讲述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女儿的现状:
“平时也就是说她几句,督促她好好学习、上学,学业压力每个孩子都有啊?”
“是不是她的抗挫折能力太差了?”
老师告诉我:“你家孩子这是典型的安全感与价值感双重缺失!她的自我价值感已经低到尘土里了。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任何存在价值。”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让孩子厌学的方式;世界上也没有想轻生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轻生的生存环境。”
孩子厌学休学、对生命不抱希望,是因为抗压力差吗?
并非如此。
老师解释说,所谓的抗挫折能力,是指遇到挫折时,不会造成人内在动机水平下降。
比如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被父母训斥,但他依然想努力学好,这是因为他有内在的学习动机。
而导致孩子出现“厌倦、自我放弃”心理的主要原因,则是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成就需要、自由需要等等。
“如果平时注意及时满足孩子的这些基本需求,就会构建起孩子的存在感、安全感和价值感,提升孩子对人生的希望感。
也就等于提升了孩子的内在成长动力,让孩子对生活有眷恋,对生命有敬畏,对未来有期待。”
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跌入到厌学休学,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恶性循环中。
听了老师的分析,我这才真正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我该怎样做,才能尽快带女儿摆脱负面消极的状态?
老师告诉我,循序渐进,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不是要去跟孩子强调上学多重要,生命多可贵,要好好珍惜,而是要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爱和信任,并从家长身上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活着的美好和意义。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孩子内在的动力水平,对世界有眷恋,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努力值得,也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
03
在老师的有针对性的指引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
首先,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放下焦虑,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生命状态燃起来。
老师告诉我,一个家庭的氛围改变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感受都会跟着发生改变。
所以我们家长要先自我调整,把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氛围搞起来,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以前,面对女儿厌学休学,甚至轻生的念头,我内心很是着急、焦虑,并不自觉的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家人,以至于家里人每天都愁眉苦脸,大家都不开心,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还怎么去让孩子调整情绪?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同样引领孩子改变,家长带着恐惧和焦虑的心情去跟孩子沟通,和家长带着稳定的情绪去沟通,效果相差很大。
我慢慢找到了女儿不想去上学这件事,真正让我恐惧、害怕、不安的根源,那就是我担心她——这么点年纪就不上学,以后人生就毁了。
但实际上,我内心真正最在意的,并不是她未来能找到多好的工作,赚到多少钱,而是她的快乐,幸福,平安。
捋顺了这一点,孩子一年两年的“落后”,在我心里也就不再是天大的事了。
在老师一对一的引领下,我学会了拥抱自己的真实想法,跟自己的情绪和解。
这样,我的心态和情绪都变得很稳。
我的改变很明显,从之前的眉头紧皱,唉声叹气,变成现在的笑意盈盈,神情平和。
女儿感受到了我的变化,家里爱的氛围和关心的情感开始顺畅流动。
现在想想,女儿的热情和对妈妈的依赖,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在我的拒绝和打击下,渐渐磨平了。她十几岁的人生里,除了繁重的功课,写不完的作业,就是全程在妈妈的监管下,催促她不断学习。我确实是为了她好,但是这一切都是从我的角度去权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生活,也真的没什么意思。
娃航海王全套,爱奇艺开会员每天给看个20分钟左右,火影也会讨论,战争与和平整本读完,三年级看完简爱,法医秦明看了一部分因为有些少儿不宜我只是建议换别的。成绩不管,足球校队成绩不好就停,所以成绩还可以。踢球是因为不想上晚延[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