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战场参谋笔记5:鲁南战役创华东战场一次歼敌五万人的新纪录

航语的过去 2024-09-25 08:24:28

漏汁湖里捉坦克

这时部队上下歼敌心切,斗志旺盛,完全是一派彻底摧毁敌人的英雄气概。在这种情况下发起总攻是极为有利的。但是,陈毅同志却没有下达进攻命令。参谋人员有些纳闷,还有点着急。俗话说,兵贵神速,既然完成了对敌快速纵队的包围,为什么不立即发起攻击呢?

陈毅司令员沉着冷静,不急不忙,完全是一派指挥若定的风度。他时而询问负过伤的同志伤疤处有何反应?时而漫步走出指挥所,站在村头,向着阴沉的天际遥望。在那双饱藏智慧与谋略的眼睛里,迸射出胜利在握的坚定锐光。

就在这时,天空彤云密布,云层低沉,气温由冷转暖,空气异常湿润。一会儿,竟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接着又纷纷扬扬地飘起雪花。这是入冬以来少见的天气。这时,我们又侦察到敌第一快速纵队企图突围西窜。陈毅同志神色激奋,当即以坚定的口吻下达第二道命令:全线出击,歼敌于突围途中!

顿时,前沿阵地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敌人的坦克左冲右突,阵容混乱。这时,雨雪越下越大。陈毅同志一见这情景,高兴地说:"天公作美,好啊!"随即命令部队,把敌人赶到漏汁湖洼地。

漏汁湖,与其东更小的下湖,紧紧相连。在一般分省地图上,很难找到这两个地名。它俩都位于峄城以东,在盛产美酒的兰陵的北面,紧贴着敌第一快速纵队驻地渔沟的西边。我多次作战行动在鲁南,却从未感到这里有两个湖,也从未见有湖水。这里向北是青山、凤凰山、石城崮,一片山岭,向南是横卧着陇海铁路的鲁南平原,从快速纵队驻地马家渔沟、常家渔沟和孙家渔沟等地名上,不难看出这一带早先可能是湖泊,现在则仍是极易积水的沼泽洼地。陈老总刚到山东不久,竟被他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埋葬蒋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战场,真令人敬佩!

部队遵照陈毅、粟裕同志的命令,多路出击,对仓皇突围的敌人层层拦击,敌人的坦克如惊枪的兽群,乱作一团。他们见公路已被我军挖断,到处坑坑洼洼;而且遍地秫秸稻草,燃起了熊熊烈火,只好冲下公路,果真乖乖地被我军赶进了漏汁湖。在雨雪交加下,越向湖心,道路越是泥泞不堪。敌人的坦克和辎重车辆,深陷泥沼之中不能自拔,完全失去了攻击能力。这时,我前沿战士,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以爆炸、火烧、人爬上坦克然后用手榴弹爆炸等办法,将坦克打得焦头烂额,狼狈万状。

师丁秋生政委说:

"我们师三个团全部放出去,配合兄弟部队,和美造的坦克、全副美械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混战。那情景,是令人难忘的。在雨后一望无边的旷野上,到处是冲天的烟火,到处是喊杀声。坦克发出轰鸣,美制十轮卡车陷在泥坑里突突怪叫。火光中,我们穿着黄军衣的部队和穿着灰军衣的兄弟部队,在坦克、汽车和一门门翘着炮筒的榴弹炮中,前仆后继,穿来飞去。二十二团五连一个战士,看见一辆坦克跑过,跃身就跳了上去。他骑在炮塔上,随着颠簸了一里多路,最后他趁坦克里的敌人揭开盖子伸出头来,一把扭住敌人,迫使这辆坦克连同背后两辆坦克和十多辆汽车,一起做了俘虏。"

一师三旅彭德清旅长后来在回忆录中,对当时目击的战况,作了以下十分生动的描绘:

我们从望远镜里,看见反坦克小组的战士抱着炸药包,举着捆上炸药的手榴弹,向坦克爬去,向坦克滚去。有的衣服被燃烧弹烧着了,在烂泥地里打个滚,熄灭身上的火,继续向坦克爬去。

第三辆坦克,侥幸冲过火阵,向西边逃去。眼看要冲出我包围圈时,一个战士从平地跳起来,扑了上去。领头的一辆坦克减低了行驶的速度,在观察道路。这位机智勇猛的英雄,顺手抓了一起烂泥,跳上坦克,把烂泥甩到坦克的瞭望孔上。坦克立时变成了"瞎子"。敌人的驾驶员慌了手脚,急忙转动炮塔,想把他甩下来。那个战士两手抓紧滚烫的炮筒,随着炮塔飞转。只要他一松手,就会掉到履带下。看到这万分惊险的场面,同志们都捏了一把汗。敌人的炮塔转了几圈,没有把他甩下,沉不住气了,掀开舱盖伸出枪来打他。就在这时,那战士眼快手急,把一颗手榴弹丢进了座舱。一声闷响,坦克冒起了黑烟。

"李耀清!"、"李耀清!……"

一片欢呼,齐声呼叫着八连副排长李耀清的名字。……他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吓破了敌人的胆。另外两辆坦克,怕第二个李耀清,急忙从座舱里摇出白毛巾,自动投降了。

在胜利的欢呼声中,我们和兄弟部队会师了。枪炮声渐渐地平息。遍野是坦克、汽车、榴弹炮,一眼望不到头。汽车上除了美国炮弹、美国子弹外,连罐头、纸烟、士兵的袜子、毛巾,没有一件不是美字号的。据俘虏们说:这支被吹为"国军精华"和"金刚钻"的第一快速纵队,是蒋介石多年精心培植,并由美国军官训练团训练出来的。被我们消灭的战车营,是最好的一个营。步兵八十旅,原是蒋介石的外甥俞济时的部队。二十六师师长兼快速纵队司令马励武,还当过蒋介石的副官哩!敌人满以为拿出这张王牌,利用沂河平原,来个"闪电战",就能迅速摧毁我鲁南解放区,打开山东战场的局面,却没想到,这个全部美械的摩托化部队,像"闪电"一样,在24小时以内覆灭了。"

(见《星火燎原》第8集彭德清文)

鲁南战役的第一阶段胜利结束了。粟裕立即带领司令部的几位参谋人员赶赴现场察看,总结经验。接着,陈毅也偕张鼎丞、张云逸等巡视战场。一些被俘的坦克兵说:我们在印度、缅甸打了三年,一直是向前冲,美国人对我们也看得起,想不到今天会败得这样惨!陈毅听了哈哈大笑,乘兴赋诗一首:

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

鲁南泥泞行不障,坦克都成废铁堆。

他们来到一辆刚缴获的美制坦克车前,陈毅纵身登上坦克,在高高的炮塔顶上坐下,一脚踏着炮身,和同行人员合影留念。

(见《陈毅传》第七章)

战斗胜利结束,根据战场观察和各部上报战果,我们知道,除七辆坦克向峰县城逃窜外,其余全部歼灭。直到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陈毅司令员之所以迟迟不下攻击命令,是在掌握天时地利之机呀!由此我们越发钦佩陈毅司令员渊博的军事知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及周密无间的战役部署。

这件事传到战士和群众之中以后,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出现了,甚至说陈毅司令员能呼风唤雨……这些神话般的传说,表达了山东军民对优秀指挥员的由衷爱戴和敬佩。

战场学爆破 全力攻枣庄

全歼快速纵队以后,我军遵照陈毅同志的指示,向峄县、枣庄方向扩大战果,紧接着我们就指挥第八师等部去解放峰县,第一师和第一纵队围攻枣庄、齐村。粟裕副司令员着我带精干指挥机构,随同去现地指挥。峄县为敌第二十六师师部后方机关和第五十一师一部,在我第八师、第九师一部组织炮火掩护爆破突击下,迅速突破城垣,解决战斗。第一师部队擅长野战、运动战。面对枣庄守敌第五十一师构筑的比较坚固复杂的工事,开始曾沿用野战时猛打猛冲的办法,碰了钉子,大家很焦虑;陶勇师长更是焦急万分。本来性格豪爽,在战场上一向生龙活虎、幽默乐观、好说笑话、喜开玩笑的陶勇同志,突然沉默寡言,一味地沉思对策。

已经是后半夜了。他一个急转身,拿起电话,要一旅旅长张震东通知部队:"今晚停止攻击,休兵两天。"同时,大声叫警卫员"小海门"备车。一会儿,一辆刚从快速纵队缴来的崭新的美式中吉普就开了过来。他和参谋长梅嘉生、作战科长以及警卫员一起上了车,飞驰般开向峄县城。天亮了,他们到了

第八师师部,受到何以祥师长的热情迎接,并由八师首长亲自陪同,参观了敌人的峄县城防工事,听取了他们使用爆破技术攻坚成功的经验。接着,陶勇师长就提出请"老师",要八师派人来一师教授爆破技术。

陶勇师长回来,立即在师部办集训班,每个主攻团抽一二名干部和几名战士来学习。这时情况已十分紧急,徐州方向的援敌,很快就可能到达。这时让部队停止攻击,来集训学爆破,这确是要下很大决心的。陶师长还真是位敢想敢干、个性豪爽的人。

为了让一师集中全力攻击枣庄,我们命令一纵单独负责攻歼齐村之敌。他们以一旅采取到山东刚学会的连续爆破,火力与突击相结合的手段,只两天时间,就顺利地拿下了齐村,全歼了守敌,生俘一一三旅少将旅长李玉堂、少将副旅长李朴全以下二千五百余人。据说,后来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献身的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在这次战斗中大显身手,连续爆破,次次成功,被群众誉为"爆破大王"。

为了迅速解决枣庄战斗,粟副司令亲自打电话,与一纵司令员叶飞和陶师长商谈对策。一纵求战情绪较高,叶飞说,他们一旅打下了齐村,伤亡还不到百人,还有两个旅是生力军,愿意拿出第二旅配合陶师长攻枣庄。当粟副司令表示同意后,他们又抽调了一旅的第二团来加强第二旅,实际上是使用了两个主力团的兵力,并配备了最有把握的爆破员、爆破班。

粟副司令知道八师在爆破、攻坚方面更有经验,还想调八师参战,我对八师部队比较熟悉,就建议调用八师的二十三团协助突击,得到粟副司令的批准。随后,陈毅司令员也来到前线,同粟副司令共同听取参战部队的情况汇报,为了加速解决战斗,决定增调第一纵、第八师各一部参战。在充分准备之后,各个方向统一发起总攻。第一师部队首先突破成功,随即向纵深发展,直捣第五十一师师部,迅速解决了战斗。战斗刚结束,我就随粟裕同志和陶勇师长去现场察看。先头部队正押着一批批俘虏往城外送。当部队把刚缴获的一辆第五十一师师长周毓英乘坐的崭新美式吉普车送交陶师长时,陶勇同志马上说:把这部车送交粟副司令乘用。于是,我就同粟裕同志一起乘车回指挥部了。粟裕同志以后又把这部车交陈毅司令员乘用。这件事,深深地反映了陶勇、粟裕、陈老总之间的深厚战友情谊。

历时18天的鲁南战役,到此胜利结束。歼敌二十六、五十一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共五万余人。俘马励武、周毓英两个军长。又创解放战争以来,华东战场一次歼敌五万余人的新纪录。尤其是快速、全歼全副美械装备主力师和"快纵",沉重地打击了蒋军。更加鼓舞了华东军民以及全国人民,俘获了大量装备器材和技术人员,为我军加强特种兵建设提供了条件。此次战役中,突出地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打坦克,开始大家没经验,在战斗中学会运用割裂步兵与坦克之间的联系,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炸坦克履带,以特等射手射击瞭望孔,用稻草缠绕履带和放火烧,造成火障阻坦克接近等土办法。二是帮助擅长野战运动战的华中一师,在进攻枣庄的战斗中,现场学习八师的一套攻坚经验,从而全面地提高了部队战斗本领,这也告诉我们,在实施战略转折中,从分散到集中,从打小仗到打大仗,相应地提高部队的技术、战术是十分必要的。

【王德(1912年10月~1996年6月30日),直隶蓟州(今天津蓟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大四大队四队教员、队长兼教员,晋东南抗大一分校军教科员大队主任教员,山东抗大一分校军教科员大队教育处长,山东军区司令部教育参谋、作战科副科长、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科长、参谋主任、参谋处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办公厅主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战理部副部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0 阅读:23

航语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