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飞控系统:采用恩智浦S32G的解决方案

思源评车 2025-05-01 02:57:39

芝能智芯出品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关键技术,依赖飞控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 FCS)实现航迹规划、姿态控制与飞行增稳。

飞控系统通过电传操纵、多余度设计和综合化架构,确保eVTOL的安全性与智能化。

恩智浦也在尝试把汽车电子中使用的S32G汽车网络处理器,放在在eVTOL飞控解决方案中,包括高性能计算、安全认证、网络通信及可扩展性等特性。

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商业化落地,到底如何能做到成本可控,安全可靠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Part 1

飞控系统的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

eVTOL的飞控系统作为其核心“大脑”,负责确保飞行的安全与效率。

其关键功能在于通过先进的控制律实现飞行增稳,优化飞机的动态特性,从而提升操纵性和稳定性。

同时,飞控系统能够精确管理航迹与姿态,支持速度、高度、航向的控制,并实现自动领航、自动着陆等高级功能,还内置飞行包线保护,限制关键参数以防止操作失误,并能支持地形跟随、编队飞行等复杂任务,通常由负责增稳和包线保护的主飞行控制系统(PFCS)以及通过自动驾驶仪、飞行指引等实现自动化航迹管理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组成。

基于电传操纵(FBW)技术,飞控系统以电子信号取代传统的机械连接,这显著提高了控制精度、减轻了系统重量,并赋予了系统更大的灵活性,为eVTOL的高可靠性与智能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eVTOL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极为严格的安全认证要求,尤其是适航条款SC-VTOL.2510(a)中关于单一故障不得导致灾难性后果(概率小于10−9/飞行小时)的规定。

这要求设计遵循ARP4754B、DO-254等指南,并在系统层面通过功能危害分析(FHA)识别潜在的共因故障(CMF)。

传统的通过采购多家供应商组件来降低CMF影响的方法,内部引入内在的多样性来提升容错能力。实现高可靠性依赖于严格的设计原则,包括功能分离和组件分离。

功能分离体现在高压电机驱动电源与低压数字处理器电源(常采用冗余供电)的物理和电气隔离,确保部分电源损失时仍保留功能。

处理器层面,即使执行相同算法,角色也需区分,并通过如数字简易表决器(Digital Simple Voter)等机制,在冗余通道间进行命令仲裁和监控,避免控制冲突。

组件分离则要求内部各冗余单元(数字、模拟、机械)实现物理和电气上的相互隔离,以防范热、振动、短路等共因或级联故障蔓延。

Part 2

恩智浦S32G

在eVTOL飞控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

恩智浦S32G汽车网络处理器开发的eVTOL飞控解决方案,为下一代城市空中交通提供了高性能、安全可靠的控制平台。

S32G是一款车规级处理器,结合ASIL-D功能安全认证(ISO 26262)与异构多核架构,专为高性能计算与实时控制设计,核心特性包括:

◎ 异构多核架构:集成4个Arm Cortex-A53内核与3个双核锁步Arm Cortex-M7内核,支持并行处理AI导航、实时控制及多传感器融合。

◎ 高速网络通信:支持CAN FD、TSN以太网及PCIe 3.0,实现与推进系统、电池及地面站的低延迟交互。

◎ 硬件安全引擎(HSE):保障数据安全与OTA升级的可靠性。

◎ 丰富的硬件资源:包括64MB QSPI flash、32GB eMMC、4GB LPDDR4,以及多路以太网(2×10GBASE-T1、8×1GBASE-T1、12×100MBASE-T1)、17×FlexCAN等,满足复杂飞控需求。

◎ 紧凑设计:采用“S32G SOM+主板”架构,优化空间与功耗,适合eVTOL轻量化要求。

S32G这款高性能、车规级的处理器作为系统的核心计算平台,提供了航空级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和关键的安全认证。

S32G处理器采用先进的异构多核架构,集成了高性能的Arm Cortex-A应用处理内核与用于实时控制的双核锁步Arm Cortex-M实时内核。

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并行处理eVTOL飞控系统所需的多种复杂任务:

◎ Cortex-A内核可以负责运行复杂的AI导航算法、处理多传感器融合数据(如来自LiDAR和视觉系统的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

◎ 而Cortex-M内核则专注于对飞行器的舵面、电机等进行毫秒级的精准实时控制,确保飞行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

至关重要的是,S32G处理器符合严格的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标准,这是汽车行业最高的功能安全等级,其设计理念与航空领域的安全要求高度契合。

结合方案中的航空级冗余设计,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符合适航认证要求的高度容错运行,即使在部分硬件发生故障时也能保持系统的关键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飞行的安全性。

S32G集成了高速网络通信接口,包括CAN FD和符合TSN(时间敏感网络)标准的以太网,这保障了飞控系统与其他关键子系统(如推进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地面站之间能够进行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交互。

内置的硬件安全引擎(HSE)为数据传输和日益重要的空中软件更新(OTA)提供了强大的硬件级安全防护,抵御潜在的网络威胁。

该方案支持QNX、AutoSAR等多种实时操作系统,并依托恩智浦完善的开发工具链,加速了航电系统的开发、集成和认证过程。

安富利采用“S32G SOM(System On Module)+主板”的模块化架构,这种设计不仅紧凑可靠,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使得该解决方案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尺寸和配置的eVTOL平台,为下一代城市空中交通和自主飞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这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紧凑型解决方案,其“S32G SOM+主板”架构为eVTOL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优化的计算平台,非常适合需要高性能处理、严格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域控制和中央计算应用。

处理器内含的4个Arm Cortex-A53内核和3个双核锁步Arm Cortex-M7内核组合,提供了充裕的计算资源和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多种类型的以太网、FlexCAN、LIN、FlexRay、PCIe等),足以应对复杂的飞行控制算法、多传感器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管理、FOTA更新以及安全密钥管理等任务。

丰富的硬件资源,如大容量的QSPI Flash、eMMC、SDRAM等,为系统软件和飞行数据存储提供了保障。VR5510电源管理芯片的ASIL D等级认证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安全水平。

通过采用这样一个预先认证、功能丰富且高度集成的平台,eVTOL制造商可以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性和认证风险。一个强大、安全、可靠的飞控系统是实现自主飞行、编队飞行、精确导航和着陆等高级功能的先决条件。

小结

eVTOL飞控系统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技术,通过电传操纵与多余度设计,保障了飞行安全与效率。整个系统是否沿用汽车电子的一整套方案还是从传统的航空电子走,这里会有一个不同的选择方向。

0 阅读:5

思源评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