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盘后的利空!

一谈策 2024-06-19 09:28:33

周五盘后公布了5月金融数据,社融增速从8.3%回升到8.4%,看似还不错;

真正让人大吃一惊的是M1,从-1.4%加速下跌到-4.2%。

1

为什么大吃一惊?

下图是近二十年M1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到,算上这次连续两个月转负,一共只有过两次负数,上一次是2022年1月,再往前看,无论有多大风浪,哪怕是2008年金融海啸和2020年疫情初期,M1也从未变成过负数。

而且这次是加速转负,远比上次跌幅更大。

2

为什么M1会转负?

众所周知,M1是狭义货币,代表企业活期存款变化,活期存款减少大致有两个原因:

原因1、宏观收缩,总货币供给减少。

显然不是这个原因,广义货币M2增速相对平稳,没有同步大幅下降。

那么就应该是原因2。

原因2、企业投资和消费意愿降低,把活期存款转成定期和银行理财产品,亦或者拿来提前偿还贷款。

这就是之前机构经常说的“资金空转”,钱没有流入实体经济,结果自然不利于经济复苏。

3

为什么5月下滑尤为严重?

(1)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应该是原因之一。

5月居民中长贷新增514亿元,同比少增1170亿元;

5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38%;

当前居民的早偿率来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

(2)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被禁止“手工补息”。

我在5月12日文章《周末的重磅利空!》给大家介绍过这个新政,4月开始施行,结果4月M1应声跌到了负值。

5月M1如此异常的负值,应该也与之有关。

4

往后看,情况会如何?

(1)关于禁止手工补息的影响

我看多家机构都预计,禁止手工补息对M1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5月份,然后逐渐淡化。

至于他们预计的是否准确,等到下个月金融数据出来,就能见分晓了。

(2)未来的新调控政策

没等金融数据公布,周五盘中就有央妈降X的小作文传出。

但我在5月12日文章就分析过,现在美联储迟迟不降息的背景下,不能指望我们大幅降X。

因为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里,央妈明确提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我们连续降X,会加剧汇率B值风险。

所以,在美联储降息之前,即便我们真的降X,估计也是象征性的微调。

要想稳增长,改善金融数据,还得靠财政发力,而不是货币政策。

其实这次社融数据,就能看到财政发力的影子,社融增速之所以从8.3%回升到8.4%,主要就是政府债的功劳。

只是要想力挽狂澜,后面还需要财政加大力度才行。

所以后面跟踪政策变动,要关注的是货币还是财政:

如果是前者,对市场的影响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而如果是后者,则可能初期被忽略,之后超预期。

这次金融数据的利空,可能会影响明天也就是下周一的走势。

至于下周整体会如何波动,该如何指定策略,我会再结合研报资料仔细梳理,晚些时候在星球继续聊!

0 阅读:0

一谈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