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以一副猝不及防的形态出现,国防、科技、文化、国际政治领域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回望过去几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震荡。疫情、战争、经济衰退、地缘政治……这些关键词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也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运行规则。然而,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动荡中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2025年,作为投资人,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感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更能深切的感受到春江水暖。站在产业前端,立在创新前沿,投资人对于已经到来的2025有着什么样的期冀和见解?
我们邀请了多位顶尖投资人,将以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未来经济、投资的路线图。
此文为融中特别策划·《投资人:快答2025》系列报道第五篇。
过去的2024年,IPO的暂停对中国一级市场的投资是毁灭性的,在DeepSeek爆发前的一年中几乎所有的一级市场基金都按下了暂停键。
也就是在这种情势下,高鹏资本基金的退出仍然取得了不俗的回报。其中典型案例包括:英诺赛科在港股的上市,地平线机器人在港股的上市,易冲半导体与晶丰明源的重组,奥拉半导体与双成药业的重组。
从经历来看,高鹏资本的投资策略很简单,用其创始人唐鹏飞的话来说就是“投资无常型,其势如水”。“A股IPO不通,就走并购,就走港股,投资里面最简单的逻辑就是顺应大势。”唐鹏飞表示道。
高鹏资本是国内知名的科技投资机构,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约120亿元。2014年成立之初即与华泰证券合资成立的华泰证券TMT基金、相继管理了国信高鹏大数据基金、中域高鹏物联网并购基金、国信高鹏IDC并购基金等多支基金。投资团队核心成员人均超过十年的投资经验,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在国内资本市场、产业落地、政府关系、组织超大规模资金、以及大型跨境投资并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巴菲特曾说他的成功来自于“赌国运”,那么随着六代机发布、DeepSeek爆火、以及哪吒荣登全球动漫票房冠军,标志着中国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文化实力都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新“国运”阶段也随之开启。未来二十年的国家大运一定会给所有的投资人带来及其丰厚的回报,由唐鹏飞先生带领的高鹏资本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国运期间大显身手。
以下为融中财经对话高鹏资本创始人唐鹏飞实录,以飨读者:
融中财经:您对于DeepSeek的现象级火爆怎么看?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突破?除了大模型之外,我们如何认识和国外人工智能产业的差距?
唐鹏飞:DeepSeek是代表科技国运的现象级突破,标志着中国的AI技术已经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它所代表的AI民主化运动已经在势不可挡地打破美国对AI技术的垄断,并且将开源的AI火种无偿地贡献给了全人类。正如在手机时代,安卓战胜了除苹果之外的所有闭源项目,我们相信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潮流也将战胜如变成了CloseAI的OpenAI以及其他逆开源的历史潮流而动的大模型。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在AI芯片的制造能力上的差距。在AI芯片的设计能力上,中国企业,如海思、壁仞、摩尔线程和沐曦等GPU的设计跟英伟达差距已经不大并且还在继续缩小。我们相信随着中国DUV/EUV光刻机在未来可见的时间内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后,结合中国在AI应用方面的领跑优势,中国的AI技术进步将一骑绝尘。
融中财经:2025,还能投AI大模型吗?对于舆论所指的投资界错失DeepSeek的投资,您有什么看法?
唐鹏飞:AI大模型不是特别适合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赛道。这是一个比资金实力,比数据量,比应用场景,只有巨无霸才能生存的赛道。世界上能做大模型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最后胜出的无一例外是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互联网大厂。
我们看好腾讯的2C+2B场景,当13亿微信用户跟腾讯的小程序生态通过Digital Agent跟大模型发生链式反应的时候,腾讯的市值一定也会发生核爆。
阿里巴巴的2B场景和云算力基础设施,是大模型跟私有数据库有机结合,让“大模型+私有小模型”的商业模式快速得到应用的最佳场景,解决2B场景下企业对于数据所有权和隐私权的最佳方案。
其他一些可以被多模态大模型快速赋能的应用场景,如美图、快手等,也是我们非常看好的大模型领跑者。
融中财经:如何看像梁文锋,王兴兴这些年轻企业家的成长?最欣赏的创业者有哪些特质?
唐鹏飞:梁文锋和王兴兴算是中国教育体系近十年出现的“异类”。这十年间,咱们的教育环境慢慢从 “求同” 转向 “存异”,开始允许甚至主动培养那些有鲜明个性和专长的学生。像梁文锋这种痴迷天文的小镇青年,能通过学科竞赛破格进入顶尖学府;王兴兴这样专注 AI 算法的职高生,也能通过技能大赛逆袭成名校特招生。他们的成长轨迹,恰好印证了教育理念从“流水线式培养” 到“个性化赋能” 的转变。AI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孩子们锻炼培养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而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千篇一律的“知识容器”,希望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快地拥抱AI,迎接AI的挑战,只有这样,梁文锋和王兴兴才不会是稀有物种。
融中财经:退出策略上,有什么新计划和变化?对2025年一级市场流动性怎么看?并购和S基金的发展为什么不及预期?IPO路径依赖怎么打破?
唐鹏飞:IPO的暂停对中国一级市场的投资是毁灭性的,在DeepSeek爆发前的一年中几乎所有的一级市场基金都按下了暂停键。
但是,2024年底至今的三个现象级的事件:六代机发布、DeepSeek爆火、以及哪吒荣登全球动漫票房冠军,标志着中国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文化实力都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暗合从1984年开始的新一个甲子年周期的第三个20年的国运开启。巴菲特说他的成功来自于“赌国运”,中国的未来二十年的国家大运一定会给所有的投资人带来及其丰厚的回报。
自春节DeepSeek爆火以来,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等国际大行都纷纷发布了看好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的大趋势,在此之上,叠加DeepSeek为标志的中国AI红利,中国的二级市场,尤其是估值更低、且聚集了几乎所有中国大模型企业的港股,将是最好的投资战场。
融中财经: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的投资风格?总结自己投资决策中最“大胆”的一次是什么?
唐鹏飞:在2024年A股IPO基本暂停的宏观形势下,我们基金的退出仍然取得了不俗的回报,典型案例包括:英诺赛科在港股的上市,地平线机器人在港股的上市,易冲半导体与晶丰明源的重组,奥拉半导体与双成药业的重组。不难看出,策略很简单,就是“投资无常型,其势如水”,A股IPO不通,我们就走并购,就走港股,投资里面最简单的逻辑就是顺应大势。
最大胆的一单,莫过于2017年5倍杠杆收购泰凌微电子。当时资管新规尚未颁布,杠杆上限也没有限制,相当于用4亿的资本金,完成了近20亿的一个收购交易。我们敢于进行这样的高杠杆收购,核心还是来源于我们对于企业基本面的把握,对于后续资本市场的安排胸有成竹。泰凌微于2023年9月顺利IPO,当前的市值约90亿,是一个漂亮的homerun。
融中财经:当下的牛市,您是怎么理解的?对一级市场的驱动作用在哪?一二级如何联动?
唐鹏飞:2000年以后的美国和中国的投资逻辑都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2000年以后美国以Mag7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的市值在2025年2月时占到了美国总市值的1/3。背后的逻辑很简单:这7家公司其实不是美国公司,是“地球公司”,他们是真正享受到美国全球化红利的企业:在全球赚钱,在除了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都“合法避税”,所以他们的利润远远高过其他的美国公司。
随着中国制造占到全球35%,超过了美日欧的总和,中国的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一定来自于以“中国制造”为后盾的“新全球化”,这与纯互联网服务为特征的美国版全球化有本质区别。在AI大模型时代,中国又一次成了全球南方国家AI科技进步及民主化的领袖,中国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的全球化努力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公平、包容的方向演进,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新动力。
当下的牛市,尤其是开年以来港股远超A股的涨势,其实是全球资本对于东升西降,中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一种自然反映。这是一个将持续这个甲子年周期最后20年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