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泡脚能养生,但是你泡对了吗?

向乐普 2024-10-15 04:46:00
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的各脏腑都能在脚上找到相应的反射区。民间俗语有云,热水泡脚,胜吃补药。尤其到了冬季,有些人的手脚开始变得冰冷,泡脚不但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强身健体,而且简便易行,是较为安全、有效的养生方法。 我国传统中医自古就有“一年四季沐足”理论 春天洗脚,开阳固脱; 夏天洗脚,暑理可祛; 秋天洗脚,肺润肠蠕; 冬天洗脚,丹田湿灼。 脚部贯穿了6条经络、60多个穴位和70多个反射区。泡脚不仅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阳暖体的功效,而且还有助眠的作用。 健康泡脚五项注意 1.泡脚最佳时间 泡脚最好的时间应选在晚上9点钟左右,这个时候泡脚最补肾。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晚上泡脚还能消除白天神经的紧张感,让劳累的肾脏得到休息,人也会感到更舒适。 2.温度不宜过高 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水温太高,不仅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可以先用手试试,糖尿病人保险起见,可以用温度计做测量。 3.时间不要太长 每次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 4.泡脚之后按按摩 患有高血压的人 ,泡脚时可以按压涌泉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及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间,跖蹼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一定调节血压的功效。 5.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之后再泡脚。 泡脚水“加料”有功效 1.生姜驱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易手脚冰凉的人可用生姜泡脚。使用方法: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2.艾草温肺 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使用方法:与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煮生姜的相同。 3.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使用方法: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与煮生姜的方法相同。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4.盐水杀菌 食盐有很好的杀毒除菌功效,而把食盐放入热水中,利用水中热力,皮肤可以更好的吸收盐水的杀毒除菌成分,同时实现治疗脚气的功效。使用方法:在一个装满热水的盆里放入半杯至一杯盐,浸泡双脚20分钟,坚持两周后就有奇效。 六类人泡脚需谨慎 1.心脑血管疾病 用热水泡脚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可能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心脏病患者会增加发病风险。 2.糖尿病足患者 糖尿病足患者皮肤脆弱,足部末梢神经出现问题,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被烫伤,进而导致足部感染、溃烂,甚至截肢。 3.足癣等皮肤病患者 足部患有疱疹、湿疹等疾病的患者不要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感染。对于皮肤破溃的伤口,一定要敞开伤口,干燥通风。 4.静脉曲张患者 静脉曲张主要是因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但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会加重静脉回流负担。 5.老人 老年人不宜长期泡脚,老人的温度感觉比年轻人迟钝,容易烫伤;泡脚时间过长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 6.儿童 经常性给儿童泡脚会影响足部的神经、血管功能,使足底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形成和维持,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