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业委会主任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后悔、最愚蠢的事,没有之一!"
深夜整理好最后一份业主投诉材料后,我盯着电脑屏幕苦笑着打下这行字。三年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维权青年,如今只剩满身疲惫。
一、"替补队员"的意外上位
2019年刚搬进广州白云区某老破小小区时,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卷入这场旋涡。
楼道里永远积灰的消防栓、三天两头堵塞的下水道、形同虚设的保安亭,每月50块的物业费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
维权群里的邻居们天天讨论成立业委会,可当真正要报名时,所有人都默契地退后了一步。
"小王啊,你就当个替补占名额,防着物业派卧底进来。"筹备组老张第八次上门时,我终究心软了。
谁曾想这个"凑数"的决定,竟让我在业主大会上高票当选主任。当时在台上接受掌声的我,像极了被架上烤架的羔羊。
后来才知道,人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见好就收,把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推出去“堵枪口”。
二、在刀尖上跳舞的700天
上任第一天,物业经理端着果篮来办公室,笑里藏刀地说:"业委会的办公经费我们全包了。"
那盘鲜艳欲滴的车厘子,像极了《西游记》里的人参果。
后来才明白,这是他们给新主任的"下马威"。
真正的较量从启动换物业程序开始。
业主大会通过决议当晚,物业连夜在每栋楼张贴《告全体业主书》,称业委会收受200万贿赂。第二天我送女儿上学时,电梯里的大妈指着我说:"看,这就是那个吃黑钱的主任。"
更讽刺的是维权战友的倒戈。
当初一起堵物业办公室的张姐,因为自家违建被要求拆除,转头就向社区举报我"公权私用"。
而那个天天在群里喊"业委会万岁"的李叔,只因新物业要规范停车位,就带着十几个业主把办公室玻璃砸得粉碎。
三、在人性泥潭中沉浮
最寒心的时刻发生在去年除夕。
社区要求整改消防通道,我们挨家挨户劝说清理杂物。
901的独居老人把腌菜坛子摔在我脚边:"你们就是物业的狗!"可当真正发生火灾时,正是这些腌菜坛子堵住了逃生通道。
三年间,我见过最荒诞的剧情:业主为省5块钱停车费,用灭火器砸坏道闸;有人因快递柜挪了3米,打12345投诉业委会贪污。
甚至有人造谣我老婆开的美容院是用"黑钱"开的。而当我因处理业委会事务错过父亲心脏手术时,家族群里跳出的却是:"当官了果然六亲不认。"
四、褪去理想者的外衣
现在的我,早已不是那个熬夜写维权方案的愣头青。
办公室墙上"共建美好家园"的标语积了灰,抽屉里塞着辞职信。
上周街道办又来催推进电梯维修基金使用方案,我平静地说:"等新物业招标完再说吧。"
唯一庆幸的是,三年间公共账户多了200万结余,监控系统终于全覆盖。
只是每次路过焕然一新的儿童乐园,听见家长们说"物业这次干得不错",我都会快步走开——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为了争取这个游乐场,我曾被物业找来的混混围堵在地下车库。
结语:
昨天收到新物业的中标通知书时,我在辞职报告上签了字。
手机突然弹出业主群消息:"业委会肯定吃了回扣!不然怎么突然辞职?"
关掉屏幕,窗外的晚霞正染红天际。
这段耗费1095个日夜的"公益长征",最终换来的是通讯录里287个未接来电,3封法院传票,和妻子眼角多出的细纹。
如果有年轻人问我该不该参加业委会,我会给他看手机相册里那张照片:当选那天,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崭新的办公桌上,那盆物业送来的发财树青翠欲滴。
而现在,它早已枯死在堆满投诉信的角落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