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铝苏联专家楼,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极具寒带建筑特点

寄柔评旅游 2023-03-24 23:33:02

在张店南定镇山铝西山生活区,听说这儿保存有一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楼房,到底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在路上咨询了一些当地生活的老人,这建筑在山铝这边还是妇孺皆知的,在西山四街尽头处,沿着西山四街向西一直到头就能看到。

山铝四合院苏式楼,为什么叫四合院楼呢?不是只有一座吗?遇到一位对这栋楼有深厚感情的山铝退休的大姨,侃侃而谈。根据山铝大姨的谈话得知:这一座是单独的一座,四合院楼是有四个同样的楼围形一个四合形的,一个方块形的,就留一个口,每个楼有空隙,那就叫四合院。前苏联的专家设计的一个楼。

据说当年这里有7栋楼,现在保留的就是7号楼。在这座楼西边的3、4、5、6号4 栋楼分别座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围成一个南北长七八十米,东西宽五六十米的大院子,有点像老北京四合院,所以就统称为山铝四合院楼。但是呢,近几年啊,由于山铝棚户区改造,现在只保留了我们看到的这一座,成为那个年代的回忆。

根据《山东铝厂志》记载,这几栋楼是1950年复建山东铝厂时由前苏联(当时在共产国际阵营里,它是老大哥,咱是人家的小弟,所以当时在建设的时候就邀请了前苏联的专家来指导建设)专家设计,1953年建成的家属宿舍楼。现在成为铝厂保留时间最长的楼房了。

山东铝厂又称为501厂,是解放初期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立的第一家氧化铝生产基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发展有色冶金工业,中央重工业部就邀请前苏联专家来淄考察,在看到淄博发展铝工业的有利条件后,便提出建设氧化铝厂的决定。在建设中这几栋楼就是由前苏联专家设计的,因此这栋建筑在保温隔热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寒冷地区的特点。

整栋楼是红砖垒砌,起脊覆瓦,楼内居民已经搬迁了,许多门窗都已经破败了。

这栋楼分为三层,有两个单元,东边单元建有地下室,地下室与我们这常见的半地下室不同,它采用的是全地下室形式,就是地下室全部在地面以下。这样的好处是保温效果好,但是也存在采光和通风不足的问题。为了保温隔热并解决采光通风问题,就在地下室外墙外修建了采光井,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挖开一个坑,坑部的地下室开窗,光线能斜射到里面,能解决地下室通风采光问题。考虑到安全因素,所以在采光井上又加设了钢筋栅栏防止跌落,坑的上边设置了混凝土顶棚,防止雨雪进入坑内。

这个楼的单元门,楼梯口和一二层之间的采光窗建造成了一体,形成发券砖过梁的结构形式,门口的混凝土过梁外表装饰了具有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饰样,这样既让结构受力合理,还又美观。

特别是这楼梯口有两道门,这样的做法据说是能有效地解决保温问题。平时两道门是关着的,从外边打开第一道门进入的时候,由于里边的门是关闭的,冷风就吹不进楼道走廊。当打开第二道门进入楼道时,第一道门就关上了,外边的冷风也吹不进来。这样解决了楼道保温的问题。这种做法在寒冷地区是广泛应用的,这种形式的门在西北地区也作为防砂门。

进入楼内,这是一梯三户的。楼内楼梯为钢木结构,栏栅为方钢,保证安全坚固,扶手为木质,保证手感效果。这在那个年代属于高级装修做法。

整座楼的立面采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元素。从屋面、檐口、雨搭、前后阳台,采用了大量传统的木结构雕刻艺术形式和仿斗拱结构外挑滴水沿儿。门窗均为木结构,木结构在当时是主要使用的材料,造价便宜,就地取材,但是需要每年涂刷油漆防腐。较窄的窗过梁采用的是钢筋砖过梁,使建筑物清水墙外立面简洁利索。

从这破败的窗户上看看这墙体厚度,比北方大部分地区传统的墙体厚度要厚很多,估计应该是490mm的,我们这儿的墙一般常见的都是240mm,相差一倍多。再看这窗户的宽度啊,采用的是比较窄的窗户形式,外挑砖砌外墙的窗台,上表面水泥砂浆磨成近20°的陡坡,也是寒冷地区的做法。为了使雨雪水有效迅速地排走,下表面有砂浆滴水沿,防止雨雪水顺墙流淌污染和侵蚀墙面。外墙勒脚用了水泥砂浆保护抹面,有效地防止磕碰、防止冲击、和水分的侵蚀,保护勒脚。

整个建筑上的诸多元素,绝对能让上个世纪的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感觉共鸣,勾起童年的幸福回忆。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