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中华儿女而言,相信看了中国近代史之后,一定极其意难平。原本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无数“天下第一”的中华民族为何就在近代如此落后呢?喊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中华民族,为何在近代就被动挨打、一触即溃呢?
很多自尊心爆表的国人无处发泄,于是纷纷将近代屈辱史归结于执政的清朝,痛斥清政府腐败无能,才招致中华民族历经如此浩劫,中华民族积攒了几千年的偌大财富,一朝付与东流。更让人痛心的是,经此一难,中华民族109年后才重新站了起来。
实际冷静分析,近代的屈辱当真都是清朝的锅吗?别的不说,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自入关之后,全面开启了汉化流程,清世祖顺治皇帝顶着孝庄太后和满族贵族的压力,硬是统一了满汉薪水、普及了汉文字;
康熙皇帝继位,不仅永久取消了“将中原改造成牧场”的荒唐建议,而且大力吸收了汉官和汉学经典教授清朝皇子,如翰林院的帝师顾八代,皇子的日常课程《论语》、《大学》、《易经》是必修科目。
所以说,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不能单单由执政的清王朝负全责。具体谁来承担责任,我们后续再聊,先说说近代的对外战争如何“一触即溃”。
洋务运动30年的成果一朝被灭:北洋水师首战即溃,福建水师30分钟下线
经历了1840年和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的完败之后,大清王朝终于略微低下了高傲的头颅,真正有一点感觉自己落后了,于是本着“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心态,清朝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从1864年至1894年,洋务运动30年间,成果不可谓不大:建造了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大体实现了兵器装备的“国产化”;极有远见地建造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为将来的海战打下了充足的准备。
其中又以北洋水师最为强大,据《晚清最后十八年》记载:1000吨级以上的军舰有13艘,由“六镇八远一大康,超勇、扬威和操江”组成。
其中的“定远”号和“镇远”号又摘得亚洲第一的桂冠,舰长100米,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7000吨以上。仅凭借着其巨无霸般的身姿,在赴日访问期间便引起了日本全国的恐慌,以至于日本民间均习练“击溃定远号”的游戏。
福建水师虽然不及北洋水师的规模,但也以量取胜,拥有各种战舰26艘,总排水量达到了近万吨,并且拥有自主建造国产军舰的基地,维护保养、补给弹药可谓顺风顺水。
难以置信的是:清朝手握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居然首战即溃,在甲午一役中全军覆没,朝廷6年花费3000万白银打造的舰队一朝被灭;福建水师更是让人大跌眼镜:面对10艘法军舰队,开战30分钟就被全歼下线,官兵殉国760人。
《孙子兵法》有云:慎战!该不该背锅?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之一的《孙子兵法》,在历代王朝的对战中可谓制胜法宝一样的存在。历史上除了赵括的纸上谈兵给《孙子兵法》抹黑之外,其余无一例外都是《孙子兵法》成功的典范。
比如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邓艾与蜀国将领姜维对抗之时,就别有预见地提出了挖隧道偷袭蜀军。下面一将士不服,当面质问邓艾为何如此行事?邓艾倒也坦然,表明这么做是感觉姜维将会在山下安营扎寨。
将士进一步质疑:“你凭什么觉得姜维一定在山下安营扎寨?”邓艾将功劳归结于《孙子兵法》:“因为我熟读兵书”。话音刚落,一哨兵过来报告:姜维果然在山下安营扎寨。充分肯定了《孙子兵法》的预见性。
但是到了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与外敌对抗之时,《孙子兵法》无疑起了反作用。
《孙子兵法》虽然开篇提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但在具体战争中,《孙子兵法》又有些“胆怯”,主张“慎战”:“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在这种大方针指引下,《孙子兵法》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对战场上“硬碰硬”采取回避姿态,转而寄希望于说教、诈术和虚张声势的震慑来屈服敌人,实在有些“幼稚”了。
有了《孙子兵法》“慎战”、“上兵伐谋”的背书,中日大战在即,李鸿章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频繁去外交,寄希望于其他国家调停来避免战争;在调停失败后提出了“避战保船”的方针,错失了歼敌的良机。
福建水师更是好笑,1884年法国10艘战舰突然闯入福建水师驻扎的马尾。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张佩纶却命令不能先开炮,而且送上了大量蔬菜和肉类,乞求法国入侵者停止进攻。
法国人没读过《孙子兵法》,更没有受儒家“以德服人”思想的影响。吃了新鲜蔬菜和上等好肉之后,不仅没有“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反而不宣而战,近30分钟就将福建水师送到了水底。
由此可见,北洋水师首战即溃,福建水师30分钟下线,《孙子兵法》肯定得背锅,专注于治心、脱离现实的中华文明更要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