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抛美元运黄金,或谋求主导欧洲?

见史简谈天下事 2024-05-07 20:07:19

1965年,戴高乐相继从美国运回黄金3000吨左右,正式拉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序幕,如果加上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兑换,截止1970年,美国共流失黄金8000多吨,所以美国才在1971年8月15日,下令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再不关闭的话,美国的黄金就真的跑完了。

但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相信大家就会发现,戴高乐抛售美元,从美国运黄金的背后,存在着明暗两条线。

其中的明线,指的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但是其中的暗线,指的却是法国与美国,关于欧洲控制权的博弈。

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之前能和黄金挂钩,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将美元视为黄金的交易凭证,获得了美元,就相当于获得了黄金。其他国家之所以承认这个凭证,也不是因为美国的信用,而是因为这些国家,黄金不够,比如1947年,美国政府持有世界70%左右的黄金储备,美国多了,其他国家也就少了,但是其他国家又需要黄金,因为他们需要进行国际贸易。

可是当时二战刚刚结束,欧洲工业体系急需重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生产力用于出口贸易,更别说让工业体系相对完备的美国,从欧洲这些国家进口。基本不可能。

所以真实的情况,其实是美国才是出口国,欧洲这些国家黄金的流向,主要也就是美国。

需要黄金,但是又赚不到黄金,赚不到黄金,也就没办法从美国进口,然后重建生产体系,这才是欧洲许多国家当时最着急的一个问题。

所以美国就想了一招,既然其他国家缺黄金,那美国就可以借给他们呀,他们拿到黄金以后,往往又会用来从美国这里进口商品,来来回回之下,黄金最后还是会回到美国的手上。

何不如从一开始,美国就直接给想要从美国这里借黄金的那些国家,发放一些交易凭证,用来代表黄金,这么一来,美国的黄金不需要搬来搬去,其他国家也相当于有了黄金,和美国的国际贸易,也得以顺利有序的进行。

这个交易凭证,就是美元,为了证明凭证的权威性,美国还允许其他国家用这些凭证兑换黄金,以每盎司纯金35美元为兑换标准。

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明摆着,美国的黄金空了,或者美国开始停止兑换黄金,这个体系也就不存在了。

比如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之所以下令关闭黄金窗口,暂停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使外国政府不得再以美元兑换黄金,其实就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欧共体以及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跟美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比如1950年,美国经济产出,占世界比例约为35%,但是截止1969年,这个比例,却只剩下了27%左右。

如果只是纯粹的产出比例的下降,可能还都没啥,只要科技进步,市场迟早还会有的。

但问题在于美国经济产出占比足够大的那段时期,为了解决市场上严重的美元短缺问题,美国印刷了大量的美元。

后来市场占比小了,可是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或者说市场上流通的黄金交易凭证,依旧还在不断的增加,也就相当于是从美元短缺,转变成了美元过剩。

过剩即意味着贬值,同样数量的美元,所能交易获得的资源,可能就更少了。

但是当时的美国,将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比例,设定成了一个固定汇率,每盎司纯金35美元。

假如我是一个能源出口国家,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美元过剩,我用同样数量的能源,交易获得了数量更多的美元。而美元兑换黄金的比例又是固定的。

也就相当于,我用同样数量的能源,获得了更多的黄金。

所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黄金,从美国的金库里兑换出来,并运回自己的国家,然后就是纯赚。

关键美国支出太多,美元印刷数量也就少不了,比如当时持续近20年的越南战争,截止1967年,美国政府在越南战场的花费,就已经高达2000多亿美元。

再比如1964年,美国约翰逊总统所提出的伟大社会计划。

为了实现约翰逊眼中的所谓彻底的消除贫困和种族不平等,相继推出了各种解决公民权利、教育、交通、医疗、以及城市问题、农村贫困问题等一系列的联邦计划。

每一项联邦计划,代表的就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公共支出计划。

再加上其他国家,也都在通过抛售美元兑换黄金。

比如我开头说的法国总统戴高乐,1965年,责令法国央行,将法国所持有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大家注意是所持有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这也就意味着在戴高乐的眼中,可能已经对美元,或者说对这一套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失去了信心。

而且不只是法国,法国更像是一个导火索,法国之后,欧洲许多国家也纷纷开始效仿,开始掀起一波去美元化的浪潮,也正式拉开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的序幕。

戴高乐之所以敢这么干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在20世纪中期,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外战线拉得太长的背景之下,欧洲很多国家,已经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了。

我前面说的,截止1969年,美国经济产出占世界比例约为27%算一个。

另一个就是截止1960年,以法德为首的欧洲共同体市场,跟美国的经济贸易,就已经从赤字状态变成了盈余状态,而且经济增速极快。

以法国为例,1959年到1964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到8%,同时期的美国,反而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赤字。

这就好比一个人,过去经济状况不太好,所以需要依赖贷款过日子,现在经济状况好起来了,那么大家说,这个人他还愿意去承担着高额的利息,然后去贷款过日子吗?

明摆着,肯定是不愿意的。

与此同时,反而是美国,开始需要贷款过日子了,那么对法国以及其他手上掌握大量美元的国家来说,他们势必就需要去考虑一个问题,开始依赖贷款过日子的美国,支付赤字越来越大的美国,有没有违约的风险。

如果美国违约了,那自己手上所掌握的美元,又与废纸何异。

所以,这个时候的美国,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大量的黄金外流,而且大有彻底崩盘的趋势,没办法,尼克松才在1971年,宣布暂停美元和黄金之间的兑换,为的就是确保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至于因为众多国家的挤兑而在短时间内消耗殆尽。

同时也是给美国,为美元寻找下一个锚定物,争取时间。

比如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其实就已经考虑过如何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虽然并没有设计出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但是方向已经确定了,就是寻找一个可以替代黄金的锚定物。

否则往轻了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当于废了,各国也不会继续以美元作为央行的储备货币,转而选择大规模抛售。

那美国势必就可能因为严重的美元过剩问题,而导致恶性通胀甚至是滞涨的出现,因为当时的美国不光是美元过剩,同时还产能过剩。

往大了说,一旦美元价值遭到质疑,其他国家竞相获取黄金的行为,很有可能导致一场全球性的贸易和流通领域的混乱与恐慌。并进一步诱发竞争性的恶性货币贬值。

因为每个人都想着尽早抽身,或者都想着就算自己跑的不是最快的,但只要比身边的人跑得快,那就足够了。

这是经济方面。也是那条明线。

另外还有一条暗线,戴高乐和美国关于欧洲主导权的博弈。

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戴高乐从美国运黄金的时间,是1965年,但是早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也就是50年代末,法美之间关于美元危机的矛盾,就已经出现了。

一方面,50年代末的法国,经济恢复初见成效,已经可以实现盈余。

另一方面,肯尼迪执政时期,在军事上的态度,跟艾森豪威尔不太一样,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大方向更为激进,并不怎么在意军工复合体对美国社会体系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是更加专注于重新武装。

比如1961年到1964年,美国核武器的数量增加了50%,运载核武器的轰炸机数量,也增加了50%。

但是这个时候的法国,法国总统戴高乐,想要借着冷战的契机,追求独立核军备,甚至是反对美国控制,想要让欧洲真的成为欧洲人的欧洲,让法国,成为欧洲的主导者。

这是戴高乐的诉求。

明摆着,肯尼迪的一系列措施,无形间,就对戴高乐的诉求,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大家也都清楚,那个时期的美国,正处于冷战时期,所以在核武器战略上,为了强化其威慑意义,出现这种态度也无可厚非。

但是美国强调核威慑,强调重新武装,强调灵活反应战略的背景,是美国经济状态的不景气。

既然美国的经济状态不景气,那么对戴高乐来说,这就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机会。

所以戴高乐也根本就不需要去给美国留什么体面,只要能保证,将局势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至于一上来就爆发严重的武力冲突甚至是战争,那一般就没啥问题。

所以才有了戴高乐拒绝通过军事采购或认购方式帮助美国摆脱财政赤字困境,甚至提出抛售美元换黄金的那一幕。

一方面,想要通过提出抛售美元,强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间接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甚至是美国的国际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经济手段,去对政治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影响,有可能的话,还能以此来威胁甚至是左右美国的欧洲政策。

比如肯尼迪执政时期,为了解决美元危机,同时预防黄金的外流,所想到的很多办法,无外乎就是跟欧洲那些具有支付盈余能力的国家谈判,主要指的就是法国。

再有就是减少海外支出,包括且不限于奉行孤立主义政策,裁撤海外驻军以及相关基地。

但是以肯尼迪所谓的灵活反应战略来看,显然不太愿意推动孤立主义,那么就只剩下了前面那个办法,也就是想办法跟具有支付盈余能力的欧洲国家谈判。

那么这里势必就需要看看美国具备什么样的筹码。

在肯尼迪政府的眼中,美国的海外支出,很多都和北约有关,而北约高举的旗号,又是对欧洲国家的安全承诺。

换句话说,在肯尼迪看来,想要解决美国的支付赤字问题,其实也就只剩下了以大规模撤军来威胁欧洲国家这一条路。

或者说的更准确一点,不是以撤军来威胁,而是提出一个撤军的想法,然后另外树立一个假想敌来威胁,否则真的让美国撤军,美国肯定是不愿意的,甚至戴高乐反而可能还会很高兴。

因为美国国务院,就曾明确提出,如果从欧洲大规模撤军,那么将导致美国政府构建美欧共同避免核扩散及核战争的努力功亏一篑。

意思就是只有美国撤出了,戴高乐才有机会在欧洲事务上,或者说,在心心念念的追求独立核军备的事务上,更进一步。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关于戴高乐这个问题,美国已经想不到什么有效的办法了呢?

当然不是,如果美国真的没办法了,那欧洲历史也就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美国确实拿戴高乐没啥办法,但是这不代表美国没办法。

戴高乐时期的法国,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虽然他是五大国之一,但是相比美国,还是要弱小的多,之前之所以有勇气跟美国正面对抗。

除了美国自身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法国和西德的合作,正是因为双方的相互依存和配合,才让戴高乐在美国的支付问题上,玩的如鱼得水。

但是美国拿戴高乐没办法,不代表拿西德没办法。

1963年,肯尼迪与苏联达成了一系列缓和紧张关系的政策调整协议。

结果就引起了西德的恐慌,这个主要是因为西德的地缘位置,在自身强大之前,必须得想办法寻找一个强有力的保护伞。

综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法国虽强,但跟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比,明显还是差了不少。

加上之前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比如1959年,艾森豪威尔就曾告诉驻欧盟军总司令,自由世界的整体战略防御力量、全部太空活动、北约主要下属机构的维持费用、以及盟国大部分海空军经费等都由美国承担,那么为何还要由美国来负担驻西德的6个团的军费,艾森豪威尔不太愿意了。

认为上述支出已经眼中削弱了美国的财政经济力量,偏偏美国黄金正在外流,所以美国不应该允许这种现象持续危害美国基本的经济力量。

既然艾森豪威尔可以这么干,难保肯尼迪不会再干一次。

所以1963年年初,在西德和法国签署了爱丽舍条约以后,法德的战后合作,也正式宣告结束,仅剩下的戴高乐一人,自然也只能选择暂时屈服。

不过这依旧不是结束,就像我前面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太过明显,根本就不是哪一方稍微让一步就能解决的,迟早还会发生,所以60年代中期以后,美元危机越加频繁发生的时候,法国又一次来了。

于1965年又一次强调抛售美元,而且不光是法国,连带着还引起了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对美元的抛售。最终使美元一再宣布贬值,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0 阅读:0

见史简谈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