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功过是非不谈,曾国藩确有过人之处。
一是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儒家精神。
曾国藩年轻时有诸多恶习,如作息时间不规律、烟瘾很大、好色等等,到了29岁,他痛定思痛,立志改变。
他跟同僚骂战后立即自省要“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并登门认错。自此顽劣加愚笨青年曾国藩突然变了性,成为人人刮目相看的青年才俊,直至“一时之圣”。
二是韬光养晦、功成身退的道家处世之道。
曾国藩功高震主,居高思危,以“功成,名就,身退”为标准,为自己画上了圆满句号。
《老子》: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首;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富贵了应该谦虚退让,韬光养晦,否则自招祸患。人在功成以后,要急流勇退,才合于自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