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水平的管理?
不论是管理一个家庭,还是管理一家企业,乃至管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管理的道(规律)都是一样的。
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调动积极性、主动性。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团队成员能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管理的目的不是命令和控制团队成员,而是激发和释放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事业想要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二是强有力的组织力、执行力,包括先进的组织文化、人才管理、组织运作和英明的一把手。
组织是指由各种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平常的沙子就是一盘散沙,可是,一旦与水、钢筋、水泥相结合,沙子还是那个沙子,却可以牢固无比,这就是钢筋的组织力量。组织力、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执行战术的能力。
“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是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所谓战略,通俗地说,就是长远打算。战略具有前瞻性、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征,是对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的大趋势、总目标、总任务、策略、方针和方法的判断、规划和决策,以便确定前进方向,掌握主动,抢占先机。精准、科学、及时确定战略,坚决、有效执行战略,对事业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组织层面应该有战略,个人层面也应该有战略。战术是实施战略的具体手段;战略决定战术,战术服务于战略。一百次战术上的胜利不如一次战略上的成功,战术上的成功无法弥补战略上的错误造成的损失。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对手。战略上讲究以一敌十,战术上讲究以十敌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中国共产党是名副其实的战略大师,例如,大革命失败以后,及时转入农村,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实现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抗战胜利后,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实行改革开放,硬是把每一步都走对了,这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马云说:只有把目光放到明天,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老年时候能不能过得幸福,取决于中年时候是否有远见。战略是否正确,取决于眼光的好坏,眼光的好坏取决于天赋、经验、文化和信息来源的水平高低。眼光、资本和人脉是决定事业能够做到多大、能够走得多远的三个重要因素,眼光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可以外借,人脉可以积累,唯独眼光主要靠天赋。
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帮助客户和员工实现利益。当客户和员工的利益得到满足时,企业的利益也就能够实现了。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是德法兼施,其他都是细枝末节。只有德法兼施,软硬两手都做到位,才能提高组织力、执行力。
中国人学管理,最应该学的就是中共党史。最好的成功学案例和励志故事,不必满世界去找,就在眼前,就是我们的党和军队。
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无非是人、武器和战争资源,人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强于谋略,是谋略型军队;美国强于武器,是火力型军队;苏联(俄罗斯)强于规模,是规模型军队,但在当今时代,要想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谋略、武器和规模缺一不可。随着电子、半导体、信息、夜视、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的发展,战场越来越透明,谋略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小,武器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真正不怕死的人是很少的。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厉害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组织力、执行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刻洞察战争规律、精干高效、聪明睿智的中央军委的领导力;二是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的感召力;三是铁的纪律的约束力;四是独特的分工合理、配合默契的军政双首长制的高效率。军事主官只管打仗,政委统管其他,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军事主官好比是主外的爹或逗哏,政委好比是主内的妈或捧哏。军事主官与政委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这四条造就了人民军队既有铁的纪律性,又有无与伦比的灵活性、主动性、凝聚力和自我牺牲精神。我军的手下败将,如国军、日军、英军、美军、印军、越军,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但都没有我军那样强大的号召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有领导力、感召力、约束力和号召力就有组织力、执行力,有组织力、执行力就有战斗力。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党有号召力,军队就有战斗力。实战是检验战斗力的唯一标准。小到一个家庭,一个部门,一个公司,一所学校,大到一支军队,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力不是设备,不是人才,不是资源,而是组织力、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