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丝路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一部走进东汉,造访蔡伦,用纸打开故事的书,是关于蔡伦研究,集史学、文学、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读本。
蔡伦的故事是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63年开始的。更准确一些说,蔡伦的故事是从那一年的13年后开始的。
少年蔡伦画像蔡伦呱呱(gūgū)堕地的那一天,桂阳郡耒(lěi)阳城北并未出现什么异常。清洌的耒水河依然在这里书写着连环的“乙”字,然后蜿蜒向北,与秦岭南麓另一条叫汉水的河一起汇聚于长江。太阳和月亮依旧像天上的两个泉眼,光如泉水,源源不断喷涌而出,洒向天际。
不多久,就发生了当朝皇帝汉明帝刘庄梦遇金人的事。
这天,明帝正夜寐南宫,忽然心有所感,起身来到大殿。见一人头顶光环,身笼金晕,相貌慈祥,绰约缥缈,徐徐在大殿之上飞翔。他觉得很是奇怪,惊醒之后,才是梦中所见。之后,皇帝就宣大臣解梦,派使者西行,用白马驮回了佛像和写在树叶上的佛经(贝叶经),带回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在洛阳筑台建造著名伽(qié)蓝——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①。
相传,从西天带来的佛像,是优填王(佛家的王)造的第四尊佛像,形貌与汉明帝所梦金人一般无二。“永平求法”比“唐僧取经”还早600年。
这是蔡伦降生后,佛主掂量再三,托付给汉明帝的一个“双解梦”。意欲汉明帝在位要做两件大事,把一个火种引进来,把另一个火种带出去,点亮一支红烛,点亮一支白烛。
可是,当年仅13岁的蔡伦失去男根,流了很多血,刚刚踏入宫廷门槛的时候,48岁的汉明帝就溘然长逝,梦断东宫,带着遗憾与小蔡擦身而过。——那一年,是公元75年。
俗话说:“是泥鳅,就是钻泥的!”蔡伦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也许在出生时就前缘注定,即使你做再大努力,有再好的愿望,皆为徒劳,依然会打回原形,印证本来的宿命。
洋县蔡伦广场蔡伦塑像那时,朝廷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蔡伦可能自幼长得乖巧,有眼缘,就很快揭了榜,第一个发了通知书,有了喜报。从此,一条通向远方的路,铺在了他的脚下。蔡伦被割断了与家乡的脐带,离开生养他的父母,独自一人,从洛阳南20环(总之很远)的古耒阳北漂,来到京城打拼当宦官,在宫廷搞服务工作。既是通讯员,又是生活秘书。
还好,他聪颖好学,为人机敏,做事尽心竭力,试用期未满,脱颖而出,当上了小黄门,成了一名小跟班。小黄门主要是为主子传话,沟通信息,引导诸王朝见、就座及掌管宫内一些文书档案,并有早晚向女主人请安的职责,这就有了接触帝后嫔妃、王公大臣的机会。蔡伦遂被宦官们誉为“未来有作为的新面孔”。
当然,小黄门不算是官,还没有职级,要继续努力!而且,不只是进步,淘汰和艰辛才刚刚开始。
哪曾想,干着干着,竟干出了名堂。不到而立之年,蔡伦就进入了主流视线,被提拔为中常侍,兼职尚方令。中常侍属宦官中层,是宦官领导小组成员,能紧跟皇帝左右,吆五喝六传达诏令。虽是虚衔,权力却极大。
尚方令是皇家央企管理机构或皇家艺术品生产厂家头头,是少府属官。尚方的主要工作是制造皇室刀剑兵器和珍服奇玩等御用品,专业性很强,属真正的国企。有木器坊、铜器坊、铁器坊、玉器坊、陶器坊等。电视剧中,包青天包拯拿着的那把“尚方(又称‘上方’)宝剑”,指的就是在尚方这种地方生产或收藏的宝剑。它是皇帝的御用器械,是皇权的象征,自西汉就有“尚方斩马剑”的威名。正是尚方这个看似不显山露水的“车间”,最终改写了历史。蔡伦的命运迎来拐点,站在了人生第一次分水岭上,一个神圣的事业已向他招手。
在主管尚方期间,尚方令这项工作使他对工业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每有闲暇,他就闭门谢客,到作坊技术调查,实地操作,研判和总结工匠们积累的经验。
其时,钢刀制造一般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可百炼成钢。他们生产的“蔡太仆弩”,——弩是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被称作“窝弓”或“十字弓”,还有生产的“龙亭九年剑”,一直到后世都很驰名。尚方这个地方监制出的宝剑和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件件精工坚巧,对发展金属冶炼和铸造、锻造等工艺制造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拉动作用,常被后世效法。
耒阳蔡伦纪念馆蔡伦画像不过,蔡伦在工艺技术方面最大的建树,还是发明造纸。
(《蔡伦纸话》选编三)
(文/沙鹭)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