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变这个糟心的国家,音乐人做了什么

Figure 2022-06-29 15:21:02

是的,近来国人对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有关堕胎权的裁决报以了十分关切,至少是在各种社交媒体上。

历史是有记忆的。50年前,那个国家为何能在比今天更为激烈的割裂和对抗中,为维护女性权益投下赞成票,有多少人为此努力过,那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子?1970年代,值得我们一起去回顾。

撰稿|许 静

编辑|鲜 于

校对|张 帅

出品|Figure纪录片

今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五十周年。不出意外的,这个纪念日没有引起人们过多关注。在当下的社交语境里,「打倒美帝」的呼声不绝于耳,就像尼克松总统当年在北京大街上看到的标语类似。

周总理迎接尼克松访华,老照片

但是从那一年起,中美关系开始趋于缓和——后来的几十年证明,这次「破冰」成为改变九州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之一。

在当时,尽管尼克松访华是举国关注的一件大事,但普通老百姓显然顾不上也没有途径去了解大洋彼岸的美国是什么样子。更无法想象,影响这个超级大国命运走向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50年后, Apple TV+出品的八集系列纪录片《1971,音乐改变一切之年(1971:The Year That Music Changed Everything)》(下简称《1971》)或许能给我们一个迟到的解答。

《1971,音乐改变一切之年》海报

作为一部音乐题材纪录片,《1971》叙事的重点,是回顾那个时代有影响力的音乐人如何用自己的创作行为和社会活动,对美国在20世纪最后三十年产生的深远影响。

但这部总时长达到310分钟的纪录片,也没有吝惜篇幅去呈现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美国社会的全貌——只有洞悉了音乐人如何作为意见领袖,参与到当年那些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中,才能理解美国20世纪末这次重要的社会变革,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正如纪录片所说:「与其说音乐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如说音乐造就了那个时代。」

来自牙买加的雷鬼音乐受到黑人青年喜爱

梦想结束了

1960年代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年,我们熟悉的「垮掉的一代」「十万嬉皮青年」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国内著名乐评人袁越曾在著作《来自民间的叛逆》中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

在这十年里,

美国举行过抗议种族歧视到反对越南战争的数次华盛顿大游行;

发生了数不清的暗杀和暴力事件;

出现了头戴鲜花的嬉皮士和善于制造事端的异皮士;

流行过从大麻到LSD(致幻剂)再到海洛因的各类毒品;

并从中诞生了身穿长袍的迷幻宗师和走入歧途的谋杀犯……

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迅速,

以至于民歌手克罗斯比曾经用一句看似错误的话来形容那个时代:

如果你还记得六十年代发生过什么,

那你根本就没有在六十年代生活过。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世界向往自由的人们梦寐以求的「彼岸明灯」。然而1950年代中期起,理想国的幻梦被一场旷日持久的对越战争击碎。

之后的十年里,美国的民族主义狂热逐渐退潮,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1960年代末期,和战事一样惨不忍睹的,是国内的各种烂摊子:

1968年4月4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市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全美随即爆发了100多场黑人抗议活动,并逐步升级为暴力事件,数十人在冲突中丧生;

1969年6月27日,纽约警方进入石墙酒吧,与大约400名同性恋者发生冲突,酿成「石墙暴动」。这是美国史上同性恋者首次公开反抗政府迫害性别弱势群体,被认为是美国及全球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关键事件;

「石墙暴动」资料图

1970年5月4日,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举行大规模的学生反战集会,国民警卫队进驻校园向学生开枪,造成四名学生死亡;

1971年8月21日,旧金山警方宣布黑豹党(美国黑人社团)成员乔治·杰克逊在越狱过程中被击毙。黑豹党公开谴责杰克逊被政府谋杀,此后行为更加激进,成为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眼中「国内安全的最大威胁」。

1971年,一部在美国影响很深的纪录片《美国家庭》播出。它揭开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直面其中隐藏的性别矛盾、同性恋群体,让当时的美国人大开眼界。

女性开始走上街头。在此之前,她们一直被禁囿在半死不活的家庭生活中,受到男权社会的剥削与侵蚀,却对此缄口不言。一夜之间,她们可以公开谈论这些事了。

女歌手乔尼·米切尔创作的歌曲促使美国女性意识觉醒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直到1950年代,美国的社会风气仍十分保守。人们不能离婚,未婚怀孕的女孩会被送走;人们不敢公开发表意见,只敢在背后议论邻居;同性恋更是一个禁忌话题。

19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打破了美国社会墨守的种种陈规,人们的思想发生很大转变。在这个崇尚新鲜和冒险的年轻国度,人的独立精神和创造力被进一步肯定。

女权主义者、黑人、同性恋、环境保护主义者、宗教狂人分子……每一个族群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都在为自己的权力而战斗。

贯穿整个1960年代的,是那种「没有什么事不可能」「没有规则」的惊人感觉。这一切的转变,仅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他们用激烈的甚至是癫狂的反抗行动,换取了社会的进步。

那是激动人心的年代,但是不可避免的,曾经优渥平静的美利坚平民生活,被汹涌而来的不同声音和思潮割裂,毒品肆虐、性泛滥、极端暴力事件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承受之痛。

尼克松受中产阶级喜爱,却无法讨好嬉皮青年

于是,以尼克松入主白宫为标志,美国的保守势力开始占据上风,「垮掉的一代」重新回归主流社会,嬉皮士运动慢慢落下帷幕。

梦想结束了。

在肯特州立大学事件之后,所有那些充满希望的笑脸,以及年轻人头上插满的鲜花,所有那些崇尚自由的精神,仿佛都坐上旋转滑梯,一起沉入水底,消失的无影无踪。

经过整整十年的亢奋和迷惘后,随着1970年代的到来,人们开始期望用理性的方式去完成思想启蒙和社会改革。在那个万众瞩目的时刻,摇滚歌手、音乐人接过了革命的旗帜。

在革命开始之前,有些人甚至会死

纪录片《1971》的灵感,是来自英国记者大卫·赫普沃思(David Hepworth)在2017年出版的《1971年:时刻精彩的摇滚黄金年》一书。

赫普沃思认为,1971年是全球摇滚乐的转折点,而这种转折的动力和结果,都与当时的美国息息相关。

1969年12月6月,「滚石」乐队在旧金山湾区阿尔塔蒙特举行免费音乐会,由于组织工作的混乱,本应负责音乐会安保工作的旧金山摩托党「地狱天使」与歌迷发生冲突,最终打死四名现场观众;

滚石乐队在阿尔塔蒙特音乐节,图片来自剧照,下同

《滚石》杂志编辑伯特·格林说:「阿尔塔蒙特是摇滚乐的珍珠港,它是美好的人和1960年代末的丧钟。一个世界正在消亡,另一个正在崛起。爱与和平之花凋谢了。」

1970年,摇滚音乐史中最伟大的电吉他演奏者吉米·亨德里克斯、位列史上百大歌手第28名的珍妮丝·乔普林、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因为吸毒相继去世。巧合的是,他们死的时候都仅仅27岁。

「他们是摇滚明星的榜样,他们非常有才华、获得了极大成功,他们活在当下,过着华丽、自我毁灭的生活。」

美国调查记者杰拉尔·多瑞弗拉说,「在1960年代,毒品、鲜花和长发流行了起来,人们极度崇拜自己喜爱的年轻歌手。我们把他们捧到比普通人更高的地位。我们看着他们飞得太高、太快,飞得离太阳很近,我们看着他们燃尽了青春。」

天才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

尽管反抗的高潮已经过去,但1971年仍是充满革命意识的一年,对所有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来说都是如此。

一旦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人们会拒绝阅读报纸和电视节目,音乐成了边缘群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创作这些音乐的人在谈论你关心的事,所有人都感觉在共同朝着某一个方向前进。

之后的几十年,世界上再没有那样一个时期,人们对音乐和音乐家的兴趣会如此浓厚——他们不仅仅是表演者,他们是文化偶像,他们在大西洋两岸创造文化。

如今已经成为殿堂级音乐人的英国歌手埃尔顿·约翰在片中这样评价1971年的乐坛:「我认为再也不会有这样的音乐创意大爆发了。一周可以买十张专辑,而这些专辑都成为了经典。」

1970年4月,披头士乐队宣告解散。约翰·列侬与妻子小野洋子移居纽约,用音乐作品和实际行动为当时遭遇不公正对待的人群发声——在筹备和平演唱会的过程中,列侬被尼克松政府监听和跟踪。

约翰·列侬与妻子小野洋子

1971年,英国滚石乐队陷入债务危机与吸毒的泥潭,被迫离开英国前往法国。不久之后,他们又因为吸毒被法国警方通缉,再次逃到美国。在那里,他们的音乐大获成功,成为世界顶级乐队。乐评人马歇尔·彻斯说:「滚石乐队用音乐传达理念。」

1971年,音乐工业中心从纽约转移到洛杉矶。居住在月桂谷的音乐人们享受着乡村的宁静和惬意,而那里距离好莱坞日落大道的车程却只有五分钟。位于月硅谷的游吟诗人酒吧,成为当时所有人的演出场地。身为「同志」的埃尔顿·约翰首次登台表演就大获成功。第一张专辑发布后,一夜之间红遍全美,成为新一代音乐偶像。

初出茅庐的埃尔顿·约翰表演风格已经十分出位

民权活动家大卫·米克斯纳说:「埃尔顿唱的是自己的歌,歌曲反映出了他内心的想法,重点不是同性恋,而是表达自我和独特风格,我不在乎他说自己是什么人,在我看来他就是英雄。」

1971年,美国首个由非洲裔创建的唱片公司——摩城唱片发行黑人歌手马文·盖伊的专辑《内城蓝调让我想喊叫》。这张专辑的主题围绕黑豹党、通货膨胀、警察暴力和越南战争等敏感政治话题。乐评人帕特劳德评价:「这是一张具有转折意义的唱片。他想唤醒人类的思想,用歌曲解决社会问题。」

马文·盖伊用歌曲为黑人发声

在当时,用作品反映时政、表达心声的音乐人远不止上述这些。仅在8集纪录片中,就收录了几十首风格各异,但精神内核高度相似的音乐作品,那就是对黑暗地揭露,对不公正地抗议和嘲讽,对苦难者的同情和支持,可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音乐制作人洛乌·阿德勒在片中说:「他们是诗人,将自己的诗做成了音乐。」

所以在那个年代进入创作巅峰时期的鲍勃·迪伦,可以在日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不足为奇了。

鲍勃·迪伦声援地下组织反抗政府的行为

除了在词曲内容方面,纪录片也呈现了不同音乐风格如雷鬼、funk、电音等诞生的方式和背景。作为音乐人和流行音乐发烧友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摇滚乐资料片。

在影片的最后一部分,自1971年以来的流行巨星一一闪现,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出生于2001年的新生代歌手碧梨(比莉·艾利什)那张年轻而叛逆的面孔上,意味深长。

我们在1971年创造21世纪

1965年,《滚石》杂志向专栏作家、「刚左新闻」(Gonzo Journalism)开创者亨特·汤普森约稿。为此,汤普森踏上拉斯维加斯之旅,寻找心中的美国梦,却发现记忆中一切的美好都变了。

1971年,汤普森将这段经历写成《阿斯维加斯的恐惧和憎恨》一书出版,成为年度畅销书。在书中,深感「美国梦」破灭的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那种巅峰再也没有到来。无论我去哪里,人们都会像我一样,处于吸毒后的迷幻和狂野中。当时有种普遍的美妙感觉: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我们正在走向胜利。人们感觉对邪恶旧势力的胜利是必然的,我们势头十足,我们在这场运动中乘风破浪。但那是另一个时代,早已被现实的残酷消磨殆尽,毁在乌烟瘴气的1971年。

在电影《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厌恶》中,约翰尼·德普饰演亨特·汤普森

对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1971年是悲伤的一年,热爱的摇滚巨星死于非命、同伴在音乐节上被流氓打死、在校园里被警察打死、被送到越南被敌人打死……轰轰烈烈的抗议和抵抗行动在死亡的阴影笼罩下,变得软弱无力。

但与此同时,美国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开始显示它的威力。

「自由女神」一面打破成规,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对平权运动的种种进步诉求做出让步,为边缘弱势群体提供保护。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正是前文提到的「罗诉韦德案」。

另一方面,权力阶层和整个社会对各种激进的平权运动的容忍度已经达到极限,开始强势反弹。社会基调重回保守主义,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将美国引向另一条通往21世纪的道路。

谁人乐队是一支与披头士、滚石齐名的英国乐队

1971年,英国谁人乐队的灵魂人物彼得·汤森德从电子产品的应用中得到灵感,创作了剧本《生命之屋》。

这是一个被媒体、电子产品和科技改变世界的反乌托邦故事,讲述了在一个被重度污染(病毒?)的环境里,户外生存极为困难,所以政府把人们关在室内,收看各种娱乐节目,想象自己可以获得一切。提供娱乐的渠道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窗口——汤森德将之命名为「网络」。

在这个全球信息「网络」中,每个人的完整病例、完整的财务记录、停车违章罚单……一切都被存入数据中,一切会被暗中监视、审查。为了反抗虚假、可怕的世界,音乐会崛起,进而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因为音乐不会说谎。

汤森德凭借想象创造出了一个未来世界,但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太过异想天开,甚至读不懂他的剧本。乐队的音乐制作人拒绝了这个故事,但是同意用汤森德作品的精髓制作一张电子音乐歌曲《巴巴奥莱利》——这是最早的摇滚乐电音歌曲。

汤森德用电子设备制作歌曲《巴巴奥莱利》

谁也不会知道,如果《生命之屋》真的被拍成了一部电音,今天的人们看到它时,会作何感想。

在那个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即将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历史时刻,大多数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依然是向往和平、自由和爱。人们渴望新世纪的大门以全新的姿态打开,不再有战争、瘟疫、独裁、贫穷,而彼时的音乐人正在扮演着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1971》在音乐之外的价值,就是努力重现了那个旧日世界,用精心剪辑的历史画面让那些大神们说出对未来和新世纪的憧憬——尽管其中很多人没有等到新世纪的到来。

但对于已经身处「未来」的我们,这一切似乎只是在证明人类的悲欢周而复始。

50年前,全人类的命运悬于「冷战」;50年后,全人类在疫情面前举步维艰。50年前,面对黑暗和无处不在的强权压迫,大洋彼岸的民众被逼选择用音乐作为战斗的武器;50年后,科技的发展成为一柄双刃剑,人们寻求表达的可能再也逃不开「技术手段」的围猎。

当音乐的魔力消失,当音乐人从文化偶像的神坛上走下来,重新归于流行文化一隅,当人们不再从歌词和旋律中寻找战斗的勇气、反抗的决心以及爱他人的力量,谁将是新的「救世主」,把1970年代人们看到的那种希望,重新带回现世?

世界变好了吗?也许只是曾经短暂地变好了一下。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