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梳理一下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进出口贸易情况。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是全球唯二的“双重内陆国”(另一个是列支敦士登)。所谓双重内陆国,是指该国是内陆国,其邻国也是内陆国。

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理位置
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甘肃省),总人口约3800万人,是中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2024年,中乌双边贸易额实现98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8%)。其中:
我国从乌国进口143亿元,同比增长22.0%。
我国向乌国出口838亿元,同比下降3.9%。
我国贸易顺差695亿元。
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是我国排名第29位的贸易顺差国。从2014年到2024年,我国对乌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838亿元,年均顺差258亿元。

下面是2014-2024年中乌双边外贸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顺差额情况:


从过去十年看,中乌双边贸易呈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特别是2022年以来,中乌贸易额已达千亿级规模,主要由出口拉动,2024年我国对乌出口贸易额是2014年的5.1倍,顺差则增长10.5倍。
一、我国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的主要产品
我国向乌国出口商品类别广泛,有4600余种(按海关HS8位编码),主要品类整理如下表:

我国对乌出口最多的是机械电子类产品,出口金额346亿元,占比41.25%。其中:
出口电机/变压器/逆变器/稳压电源41亿元,占比4.9%。
出口压缩机/风扇/空调23亿元,占比2.8%。
出口特种机械(输送机/提升机/挖掘机/钻探机等)22亿元,占比2.6%。
出口光电池(组装)316万个,出口金额19.6亿元,占比2.3%。
出口锂电池34万个,出口金额10.5亿元,占比1.3%。
出口智能手机141万部,出口金额9.6亿元,占比1.2%。
出口通讯/音像设备及零部件40亿元,占比4.8%。
其次是运输设备类产品,出口金额171亿元,占比20.4%。其中:
出口载人汽车7.75万辆,出口金额105亿元,占比12.5%,单价折约13.53万元/辆。其中,纯电动3.12万辆,混动2.68万辆。
出口拖拉机6286辆,出口金额10亿元,占比1.2%,单价折约16.25万元/辆。
出口货车9153辆,出口金额13.3亿元,占比1.6%,单价折约14.58万元/辆。
出口摩托车/脚踏车(电动为主)24.4万辆,出口金额6亿元,占比0.73%,单价折约2502元/辆。
第三是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金额85亿元,占比10.13%。
第四是纺织鞋服类产品,出口金额73亿元,占比8.7%。其中:
出口化纤31亿元,占比3.72%。
出口针织物/钩编织物27亿元,占比3.16%。
第五是塑料/橡胶制品,出口金额60亿元,占比7.2%。
然后依次是化学品与化工品、农副产品及食品、家具/坐具/灯具/玩具等杂项制品、光学/计量/医疗精密仪器及零部件、石材/陶瓷/玻璃制品、纸及纸制品等。
二、我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主要产品
相比出口,我国从乌国进口商品类别比较少,仅有290余种(按海关HS8位编码)。
在资源领域,乌兹别克斯坦以“四金之国”著称,也就是黄金、白金(棉花)、乌金(石油)和蓝金(天然气)。我国从乌兹别克进口的商品,除了乌金石油外,其他“三金”皆有体现。
主要品类整理如下表:

我国从乌国进口最多的是天然气(管道),进口金额51.7亿元占比超1/3,为36.1%。
其次是铜材(铜阴极为主),进口数量为6.6万吨,进口金额为41.4亿元,占比28.9%。
第三是纺织鞋服类产品,进口金额24.4亿元,占比17.1%。其中:
进口棉纱/棉线/棉布23.5亿元,占比16.4%。
第四是农副食品,进口金额13.4亿元,占比9.4%。其中:
进口绿豆10.6万吨,进口金额6.43亿元,占比4.5%。
此外还有鸡爪、甘草、干果等,乌兹别克斯坦的农副食品可挖掘的空间比较大。
然后依次是苷类化合物、聚乙烯、黄金、钾肥、牛皮革、铝材等。
关于乌兹别克斯坦,可说道的内容比较多:
-在地缘经济和政治板块中,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的粮仓”,也是“中亚的火药桶”。
-在传统能源中,有石油、天然气,这里有中亚-中国的油气管道A/B/C/D管线。
-在金属矿产资源中,金铜钼铅锌钨分布广泛。
-在通道领域中,有中吉乌铁路及其西延线(至伊朗后向西、向南分野,一路经土耳其到欧洲,一路到波斯湾/红海地区),以及乌阿巴铁路(铁尔梅兹-白沙瓦,向北连接中吉乌西延线,向南对接中巴铁路至瓜达尔港),另还有“五国铁路走廊计划”。
本文不展开,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笔者历史文章。
下面简单说一下乌兹别克斯坦的可再生新能源产业。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实施“可再生能源新政”,着力打破传统以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各个行业推行“绿色能源”认证系统,全面向低碳社会转型。乌兹别克斯坦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洲可持续基础设施计划(SIPA)”的三大重点国家之一。

乌兹别克斯坦光伏发电潜力巨大(图源网络,侵删)
乌兹别克斯坦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该国年均日照时数超2500小时(部分地区3300小时),太阳能辐射强度可达1500-2000千瓦时/平米。此外,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广阔的平原和山区,风能资源也十分可观,部分地区年均风速5-7米/秒。
截至2024年底,乌兹别克斯坦的电力总装机容量约14.1吉瓦。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近2吉瓦,风能约1.5吉瓦,另有35座小型水电站约1.4吉瓦。
2020年,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发布《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发展规划(2020-2030年)》,提出: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发电比例提高到25%以上,新增5吉瓦光伏、3吉瓦风电、1.9吉瓦水电。
此后,乌兹别克斯坦于2021年在《巴黎协定》上更新国家自主贡献(NDC)计划,提出:
-到2030年,总发电装机容量到29.2吉瓦,其中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40%。
-到2026年,完成光伏和风能装机容量8吉瓦;
-到2030年,完成光伏和风能装机容量12吉瓦,其中太阳能7吉瓦,风能5吉瓦。
2024年12月,乌总统提出: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提高至54%。
这样,乌国较原定目标40%增加19吉瓦的装机容量,届时乌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增至35.2吉瓦。
2025 年 1 月 30 日,乌总统签署《关于“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年”实施“乌兹别克斯坦-2030”战略的国家方案》。其中提到:
-动员一切力量和手段,在2025年底前全面禁止热能和电能生产企业使用燃油作为燃料,同时全面禁止使用低于欧四环境标准的燃料(此举意味着乌国要淘汰AI-80汽油)。
-通过投产总容量4.5吉瓦的大型太阳能和风能电站、安装容量785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建设容量225兆瓦的水力发电厂,将可再生能源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26%和40%。
该总统令还要求乌国能源部制定《2025年按地区和城市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的计划》、《2025-2026年各地区微型水力发电站建设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不久,乌总统还签署了《关于将电力工业提升到新发展水平的附加措施的决议》(2025-2027年),政策涵盖税收优惠、关税减免、本地化支持及国际融资等多方面。同时,内阁批准了《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完善电价改革的第894号决议》,包括支持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商、“绿色”贷款等。
由上可见,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加快绿色能源转型步伐。
在2025年,乌国计划投产18个总容量为3.4吉瓦的太阳能和风能电站,以及容量为1.8吉瓦的储能系统,投资约37亿美元。同时,建设6座总容量2.5吉瓦的发电厂,投资约35亿美元。
在此过程中,我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可再生新能源布局也同步走深走实。
继中国能建建造的6座总容量为2.4吉瓦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厂(安集延洛奇、费尔干纳奥兹、纳沃伊等项目)联网发电后,“十一科技”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波普斯基区500MW光伏电站项目也在2025年1月并网发电。

中国能建卡什卡达里亚州1 吉瓦光伏项目(图源新华社,侵删)
与此同时:
2025年1月,南方电网与乌水电公司合作上普斯肯抽水蓄能电站、霍吉肯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这是中亚地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计划2025年3月动工。
2025年1月,中国华能与乌水电公司签署备忘录,计划在塔什干地区合作开展320兆瓦科尔尼托凯水电站项目,预计在2025年8月动工。
2025年1月,中国大唐与东方电气计划在塔什干州博金区开发264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去年9月,中国大唐与东方电气签约塔什干州布卡320MW光伏项目,2025年1月该项目已正式开工(中建五局参与)。
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引领中亚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