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去世后,恽代英10年不娶,10年后他问妻妹:愿做我的伴侣吗?

奇人看其事 2023-10-25 07:41:02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珞珈山后山岭,有一块不大的墓地。

墓地前站着一男一女,看模样是前来祭拜亡者。只见男子分别在两座墓前鞠了三躬,并停在一墓前久久再无动作。

过了许久,男子开口。

“葆秀,我和四妹来看你了。”

男子也记不清是第几次来看望亡妻沈葆秀,之前都满怀怀念,这次却“别有目的”——他想在亡妻见证下,向妻妹沈葆英求婚。

男子的举动让陪同一起来祭拜的沈葆英一惊,之后非但没有反对,还默默的点头答应了姐夫的求婚。

看似“荒诞”的一幕,发生于1926年。而这位男子正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恽代英。

向妻妹求婚那一年,是他为亡妻守义的第十个年头。

一、 和妻子始于“包办婚姻”

恽代英生于武昌一个官僚家庭,自小便热爱读书。

少年的他就是个“书呆子”,常因读书夜不寐。彼时国内革命如火如荼,兴办了不少新式学堂,他也被送入其中。

在学堂接触到大量新思想的他,对封建礼教思想愈发抨击,他反对强加到男女身上的各种礼法,自然也包括包办婚姻。

他渴望自由,主张男女平等。

当恽代英积极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新思想时,他却成了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之一。

1915年初秋,家中“通知”他回家完婚。

出生于1895年的他,这一年已经20岁,也到了结婚的年龄,见他没有这方面的动作,恽家人便主动张罗起来。

恰恽家故交沈家二女沈葆秀年龄适中,通琴棋书画,恽家人意欲添一份姻亲,沈家当即应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亲事也就定了下来。恽代英很是反对,却架不住父母一再相逼,只能回家成婚。

成婚当日,十里红妆,宾朋满堂,好不热闹。

新娘凤冠霞帔,新郎却着一身长衫素服,与这幅喜庆模样格格不入。不过恽家、沈家也不介意,只要人到就好。

宾朋散去,只留一对新人洞房花烛。再回首,却只见新娘独坐床头,新郎早已去了书房过夜——恽代英虽屈服于父母安排的婚事,心中仍有不甘,故用“不圆房”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愤慨。

接连几日,他都只在书房过夜,新娘回门之后一顿哭诉。

不过沈葆秀绝非传统女性,虽生在闺阁习女红、学诗书,却绝不迂腐。

她是没有去过新式学堂学习,也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家丈夫是个妙人,很有才华,富有理想,绝不会安于当下,她自己也不愿做封建礼教的殉道者,更想找一位心意相通、琴瑟和鸣的人共度一生。

哭诉之后,沈葆秀便给书房的恽代英写了一封信——不是控诉,而是请教,请教诗等问题。

她的做法,倒让恽代英生出了几分好奇,也回信一一回答沈葆秀问题。

一墙之隔的两人,“隔空传信”让彼此的心渐渐靠近。

隔阂一点点被打破,夫妻两人聊的话题不再局限于诗文,恽代英开始向妻子宣传新思想,沈葆秀也激情、热烈地回应。

心心相印,因“包办婚姻”走在一起的两人谈起了自由的恋爱。

恽代英希望妻子独立、自由,沈葆秀期盼丈夫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一展抱负。

不知何时起,恽代英也不再睡在书房。也不知何时起,两人组成了真正的家。

幸福且热烈的爱情让人羡艳,直到沈葆秀因难产去世,幸福戛然而止。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恽代英有些茫然。

这一年,他不过23岁。

三年婚后生活的一幕幕不断回放,让这位走在革命道路上的年轻人有一些迷茫、彷徨,以至于他接连给亡妻写了几封信。

信再也寄不出去,那颗炽热、真诚的心被暂时“封印”。

他既忘不掉亡妻,也对封建礼教愈发厌恶。就在沈葆秀逝世数月之后,家中便为他重新张罗续弦。

古人男子丧妻便能续弦,女子丧夫却要守寡才被视为“忠贞”,这是哪门子道理?

为悼念亡妻、为对抗封建礼教,他时常到亡妻墓前凭吊,更甚对岳父表示绝不续弦,并挑起照顾沈家人的担子。

二、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一晃眼,十年过去。

当初深陷妻子亡故无法自拔的恽代英早已加入共产党,历经血与火的战斗成为瞩目的革命家,受广大革命青年爱戴,其中就包括沈葆秀四妹沈葆英。

初见姐夫恽代英时,沈葆英不过十岁,当时二姐沈葆秀嫁入恽家不久,对二姐夫的印象还停留在“文武双全、为人和善”的层面。

后来姐姐逝世,二姐夫偶尔也会教她们一些知识,传递一些晦涩难懂的新思想。

那个时候她觉得二姐夫很厉害,令人敬重。二姐夫说那些话,她虽然听不懂,就觉得应该是这样。

“人人平等,要人人有饭吃。”

“好人要有操守,有作为,为社会谋福利。”

诸如此类,恽代英说了许多。沈葆英听不懂却记在了心里,之后一一验证,无一不证明二姐夫是对的。

越是如此,她对恽代英越敬重。恽代英也希望四妹能走向革命的道路,因此彼此十年来不管相距多远,也都保持着联系。

恽代英以兄长的身份,在信中嘱咐四妹要好好学习、提高觉悟,并时常寄一些进步书籍给她,借以引导沈葆英在革命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有二姐夫引路,沈葆英先后加入青年团、共青团、共产党员。

当正式加入共产党员后,她第一时间就将消息告知了二姐夫。

收到来信后,恽代英心里不免一突——十年时间,当初的小娃娃成了同志,他也为沈葆秀守了十年义,让其生出“时光飞逝”的感觉。

感慨之后,他因一件事困扰。

十年时间,中国革命形势大变,他以无产阶级战士的身份战斗着、前行着,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需要依托,需要一位革命伴侣与之一起前行,为实现“解放劳苦大众”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十年来,也不乏同志给他说媒,均遭到回绝。可随着革命事业如火如荼进行,压在他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让他极度渴望找到一位亲密战友并肩前行。

这时沈葆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消息让他冒出了一个想法:他希望四妹能和他一起并肩战斗。

之所以是沈葆英,或是十年的密切联系建立的革命友谊、或是沈葆英是沈葆秀的妹妹,又或是沈葆英也有沈葆秀不愿做封建礼教的殉道者的坚持。

确定想法后,他决定向沈葆英表明心意。

1926年,恽代英回到武汉。

再回武汉,让他生出些许恍惚感。这里有他的亡妻,亦有四妹沈葆英,不过他此次回到武汉绝不是为儿女情长,而是着手准备南昌起义。

起义前,他叫上沈葆英来到沈葆秀坟前。十年荏苒,坟前也多了不少野草,增了几分凄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些年恽代英从未忘记亡妻,也守了十年。写悼念诗、写信,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他早已向世人证明了对亡妻最真挚的爱。

可人不能活在回忆里,未亡人更该怀揣着这份勇气勇敢的走下去,去创造新生活。他觉得,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正如其在墓前所说:

“为了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希望有个人能与我并肩战斗。”

坟墓埋葬的是过去,未来是需要未亡人去创造、去改变。怀着这样的想法,他才决定在亡妻坟前向沈葆英求婚。

是告别,是承诺,更是一种宣誓。

三、 总需要开始崭新的生活

姐夫的举动,让沈葆英有些措手不及。

她几乎没想到二姐夫会在姐姐坟前求婚,意外的同时也有几分感动。她认识中的恽代英就是这样,坦荡、从容、真诚。

当恽代英问她愿不愿意的时候,心里泛起了惊涛骇浪,自然是愿意的。自始至终,二姐夫都是她追赶的目标。

敬重中夹杂着爱意,促使她点了点头。

这一天,在沈葆秀坟前,两人确定了革命伴侣的关系,决心在革命这条路上相互扶持、并肩前行。

婚后没多久,恽代英就被派到九江,奉命组织、发动南昌起义。

这一别,一年有余。在此过程中,恽代英相继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革命失败的消息接连传来,恽代英来信也越来越少,让沈葆英愈发担心。好在不久恽代英来信,并让沈葆英动身去香港。于香港一小旅馆中,夫妻两人再度相逢。

再相逢,面对的是艰难的革命环境。这还是沈葆英第一次真正意义和恽代英共同从事革命工作,初始还有几分欣喜,之后便被繁重的革命工作、艰苦的革命斗争压得有些喘不过气,加上怀孕,处境更加艰难。

是恽代英细心照顾、耐心开导,才渡过了香港那段艰难的岁月。1928年,夫妻两人被调到上海工作。

彼时上海被白色恐怖笼罩,革命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偏偏这时候党内出现分歧,恽代英也受到打压。

更让沈葆英忧心的是,丈夫走上街头参与游行示威。这种极端冒险主义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的惨重的,已经有不少同志牺牲。

恽代英如何不知?他就是因反对这种冒险主义受到打压。可他不抛头露面,总会有人去当先锋。

越是冲锋、越是激进,内心越痛苦。当看到战友们牺牲在敌人枪口之下,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为了让群众少流血,我就不能临阵后退。”

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要冲在最前面。无关决策正确与否,只希望能尽量减少群众伤亡。这种近乎“自杀”的游行示威,换来的是被捕入狱。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被捕。

被捕时,他的孩子恽希仲不足两岁。只因残酷的革命,他与妻儿被迫分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身份并未暴露。

因为没有暴露身份,沈葆英还能去监狱探视。当在监狱看到恽代英,不由一酸,眼角有泪光闪闪。

恽代英身体本就不好,想来在监狱的处境也不好,看起来憔悴了许多。隔着一道铁栅栏,夫妻两人聊了起来。

沈葆英带着哭腔讲着外面的事,恽代英时不时回应,并安慰沈葆英不要多想,让她在外照顾好“家”,照顾好孩子,等他出狱(身份未暴露前被判刑5年)。沈葆英点了点头,恋恋不舍的和丈夫告别。

这一别,即是永别。

1931年4月,顾顺章被捕叛变,这位中央特科负责人的倒戈,给予了中共沉重一击,导致大量同志被捕、身份暴露,其中就包括恽代英。

当顾顺章告知国民党恽代英被关押在中央军人监狱,让敌人欣喜若狂,老蒋更是急忙电令专人到监狱核对。

一再查证后,恽代英身份彻底暴露。见藏不住身份,恽代英也不再隐瞒,轻蔑且自豪的说:“我就是恽代英!”

确定恽代英身份后,老蒋十分激动。这些年来,恽代英给国民党带来的麻烦可不少,不过他的第一想法还是劝降。

毕竟恽代英知道不少事,若是能劝降,又将给中共带来沉重打击。面对敌人劝降,恽代英不为所动,乃至破口大骂。

自从加入中共以来,他就从未想过背叛组织。见恽代英油盐不进,老蒋下了“就地格杀”的命令。

“砰!”

一声枪响,恽代英倒下了。

牺牲那一年,他才不过36岁,孩子也才3岁。牺牲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给后世人留下了无数遗憾。

沈葆英得知丈夫死讯后,极度崩溃无助。可她始终记得和丈夫最后一次见面丈夫说的那些话,心怀忧伤、负重前行,她挑起了照顾孩子,继续革命的重担。

一如当年在二姐坟前承诺一般,将在革命这条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1 阅读:715

奇人看其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