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能源的革命的雪球专栏
今天@老杨聊光伏 发文说了光伏内卷的问题,他的意思是通威将一家独大,独揽硅料70%的市场份额,我和他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所以也想反问他几句:
通威单吨成本这么低,为何去年亏损那么大?盈利的资产为何要计提减值?
通威一家独大的既然都要成为事实了,为何还要搞行业自律?
通威的成本优势这么大,为何要发停产检修公告?
通威如此巨额资本开支扩建了这么多硅料产能?怎么应对协鑫更低成本的颗粒硅冲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66714619bd6733385af101d4d9329c3.jpg)
既然开会两次定了生产配额,就不要吹自己有多牛逼,认清事实大家抱团过冬,控制成本的同时一超按约定控制产量,把硅料价格搞到行业平均成本之上,才有利润缓口气,要不然扩产能向银行借的钱怎么还?
我觉得相对通威的冒进,特变电工和新特能源相对更加冷静,你们愿意亏本卖就多卖点,我亏本就少卖点,等价格涨了再多卖点,趁行情不好搞技改升级降本。你们卷价格把光伏电站的建站成本降下来了,我就建电站,下游回本周期更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39b4b925c08ce1694878905e06579e.jpg)
你们看看特变有多务实。准东1GW光储项目工程工期为12个月,准东2GW风储项目工程工期为20个月,上述两个项目均分期建设,分批并网,刚好利用了全行业亏本生产的组件,这打太极的功夫实在令人佩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1d0a492757665bd53e1d10180239af.jpg)
利用外力的同时,特变也在练内功,降低生产硅料各环节的成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d84b4eae688880a88c36e100a7998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28f397b9eb81067a9cfdadbaa7f5bd.jpg)
若羌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
总投资:30.15亿元。
年均发电量:38.5亿千瓦时。
年均上网电量:35.99亿千瓦时。
年均营业收入:8.29亿元。
上网电价:根据可研报告,上网电价约为0.23元/千瓦时(8.29亿元 / 35.99亿千瓦时)。
准东2×660兆瓦火电项目:
总投资:55.5亿元。
年均发电量:约45.6亿千瓦时(660MW × 8000小时)。
年均上网电量:约43.32亿千瓦时(假设厂用电率为5%)。
年均营业收入:约10.4亿元(假设上网电价为0.24元/千瓦时)。
上网电价:根据可研报告,上网电价约为0.24元/千瓦时。
毛利率数据特变电工整体毛利率:
2024年9月:17.18%。
2019-2023年平均毛利率:27.52%。
火电站和工业硅项目投产对多晶硅生产成本下降的积极影响稳定的电力供应:若羌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和准东2×660兆瓦火电项目的投产,增强了特变电工的发电能力,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了电力供应的不确定性。
低成本电力:这些火电站项目应用了最新一代节能高效、安全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具备高效节能、智能化运维、超低排放的创新优势,大幅提升了煤炭燃烧效率,降低了电力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两个火电项目并网投运后,预计年均新增净利润约为7.76亿元,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产业链完善:特变电工的20万吨/年高纯硅及配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工业硅项目)已正式投产,配套建设的新能源电站也已顺利投运,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结论特变电工通过火电站和工业硅项目的投产,显著降低了多晶硅生产的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多晶硅生产领域的竞争力。$特变电工(SH600089)$ $通威股份(SH600438)$ $隆基绿能(SH601012)$ #新特能源#
作者:能源的革命链接:https://xueqiu.com/7659667127/322622149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