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些吃饭的坏习惯,原来都是大人养成的,很多家长还在做!

艾宝达人 2017-12-28 13:23:15

宝宝不好好吃饭,家长通常会想出好多办法来应对,从而造成宝宝吃饭愈加没有规矩,养成了吃饭的坏习惯,对此很多家长一谈起都会抱怨连连,殊不知,这些却都是自己的行为惹的祸,所以家长在抱怨前,应该先好好的检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何不妥。

1、饮食单调,很少换花样

有些父母,自认为是为了宝宝好,觉得什么食物有营养,然后就安排宝宝周而复始的吃,殊不知,就是我们自己每天望着同样的食物,即使做得再美味,也会难以下咽,何况宝宝呢,他们需要更多种类的食物来刺激自己的味蕾,这样即便是出于新鲜也会多尝试一口的。可怜宝宝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宝妈们就别再难为小宝宝了。

2、拿玩具哄,追着喂

部分家庭,每天喂孩子吃饭就像打仗一样,忙的不亦乐乎,一会追在孩子屁股后面跑,一会又拿玩具逗孩子开心,或者打开电视来哄孩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宝宝多吃一口饭,有时一顿饭花上1个小时了还没吃完。这样的家长应该受到严肃的批评,因为正是你的这种种行为,严重的分散了孩子对食物的注意力。宝宝并非天生不知饥饱,到是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如果宝宝吃了一会跑了,通常是他们已经吃了大半包或者全饱了,否则也不会这样,这时家长也不要在强求了。

3、总担心宝宝吃不饱,频繁的给他进零食

有些家长生怕孩子挨饿,即使不在饭时,孩子正玩耍得认真,也会时不时的往宝宝嘴里塞一口香蕉、面包之类的零食,这让宝宝无从体会饥饿的感觉。而只有在饿的时候宝宝吃饭才最香,如果饱着的状态,即使他坐在餐桌面前,摆放着再多的美食,恐怕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4、过度关注,过度焦虑

试想你在吃饭的时候,有一大堆的人围着你转,目不转睛的盯着你,吃一口东西就会有人评头论足,这简直跟动物园的大猩猩是同一级别的待遇啊,估计任谁也不会感到自在。建议从宝宝添加辅食开始,就安排他一起跟大人同桌进餐,而不是让他一个人单独吃饭。

5、教条地对比自家宝宝和书本上的食量

每个宝宝的身体条件不同,进食量有所差异也是正常的。任何书本或专业人士推荐的进食量都只是大致的参考范围,不可生搬硬套的宝宝的日常进餐情况里。如果宝宝的身高、体重增加正常,那么就说明宝宝的进食量也是没有问题的。宝妈总不能买来一台电子秤,每餐称重给宝宝吃吧,这样未免也太夸张了。

6、威逼、胁迫孩子多吃

吃饭本来应当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是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都吃一口饭,竟然大打出手。当宝宝吃饱之后,如果家长还是反复的督促孩子再多吃一些,就会让本来很享受的事情演变成一种挣扎,日后孩子对于吃饭也就是表现出一种抗拒、不友好的心理,宝爸宝妈这又是何必呢?!

7、不肯放手让宝宝自己吃

宝宝究竟多大才能自己独立吃饭,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什么时候给宝宝学习吃饭的机会。很多宝宝9-12个月就会表现出渴望亲自使用勺子的愿望,有时还会去父母的手里去抢。这个父母应该适当的放权,让宝宝有独立接触勺子的机会,大多数宝宝在1-2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吃饭了,反之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以后再想让他去学可就难上加难了。

0 阅读:30

艾宝达人

简介:提供全方位孕育知识,专注于备孕及育儿领域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