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路明,尹晓玉,李文利,等.氯吡格雷对大鼠体内环泊酚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J].中国药房,2025
[2]江莉芳,黄蓉,刘芳,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5
[3]朱未未,陈惠,杨小敏,等.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氢氯吡格雷片对川崎病患儿炎症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5
2014年,47岁的王大海是陕西一家建材公司市场经理。虽然长期在外跑业务,但身材却一点没“跑”掉,身高才175cm的他体重早已突破200斤,挺着个硕大的啤酒肚,连系鞋带都费劲。而他这身膘无不脱胎于饮食习惯,早餐煎饼油条加肉夹馍,午餐红烧肉配白米饭,晚餐烧烤火锅加几两白酒,夜宵还能再来碗卤肉面。普通人光是看着就要打饱嗝,而妻子也总是劝他少吃点,肚子太大影响身体。可王大海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这是将军肚,正是成熟男人魅力的体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a4a19911ebe041c30b2f6912ddd05a.png)
7月22日,这天晚上,在外地出差的王大海刚和客户吃完饭,撑着圆滚滚的肚子回到酒店。他一边解着西装扣子,一边打着饱嗝,胃里满是酒桌上饭菜的味道。推开房门,王大海刚准备脱鞋,脑袋突然一阵昏沉,伴随着眼前发黑,整个人晃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他赶紧扶住墙,站稳后慢慢挪到床边坐下,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捏了捏太阳穴,额头上沁出一层细汗。王大海赶紧打开空调,调整姿势靠着床头休息了一会才缓过劲来。想着可能是这两天太累了,睡一觉就能恢复。
一晃两周过去,8月6日,时间来到深夜10点,王大海依旧在公司加班。肚子饿得咕咕叫的他打开外卖软件,点了一些炸鸡和啤酒。没一会外卖到了,王大海刚吃完一口炸鸡,忽然感觉到一阵强烈的胸闷,像是有一只沉重的大手压在了胸口。他本能地捏了捏胸口,觉得呼吸越来越急促,心跳开始加快,整个人有些站不稳。王大海试图深呼吸,却感到气息短促,根本没有办法缓解那种沉重感。很快,胸闷让他开始出汗,脸色也变得苍白。王大海不得不打开工位旁的窗户,用力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后,情况终于有所好转。虽然心里有些不安,但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依旧没有太当回事。
直到9月18日,这天晚上,王大海和几个老同学相约大排档吃宵夜。饭桌上全是他爱吃的红烧肉、卤水拼盘和香辣小龙虾。王大海一边熟练地撕开小龙虾,一边伸手去拿酒杯。可手刚抬到半空,酒杯却突然脱手掉落,酒也洒了一地。紧接着,王大海的胸口猛地一阵剧烈绞痛,像是被人狠狠攥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他本能地抬起手想按住胸口,但胳膊才抬到一半,整个人便不受控制地往后倒去。王大海试图抬起另一只手去抓桌沿,可手指刚碰到桌子,身体就完全失去支撑,瘫软地滑了下去。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倒在地上的他脸色惨白,冷汗顺着额角滑落,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眼看情况不对劲,大伙纷纷掏出手机,拨打了急救电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cf230c55928d891b1b0db16f3a3cc8.png)
很快王大海被送往医院,医生见状立刻给他做了血脂四项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王大海的血脂总胆固醇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6.4mmol/L,甘油三酯3.8mmol/L,均严重超标。血管造影显示,他的冠状动脉有严重的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关键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高达70%。根据异常指标和相关检查结果,医生确诊了王大海的高血脂症,并伴随心肌梗死。
经过静脉溶栓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后,王大海的生命体征终于回归平稳。医生看着他偌大的肚腩,叹了口气道:“你这个病完全是你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使得血脂失控导致的结果,今天能抢救过来算是运气好,但如果再不改变生活习惯,下次就未必能这么幸运了!从今天起,你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减少内脏和大鱼大肉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只有把血脂控制住了,心梗才会彻底消失。”说罢,医生给王大海开了一些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同时,为了防止梗塞再度形成,还给他开了一些抗血小板聚集的氯吡格雷。
经历这一趟“濒死”体验后,王大海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没想到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将军肚,竟然是夺命的祸根。回去后,他立刻遵循医嘱执行起了健康方案,不仅将大鱼大肉的饮食换成低油低盐低脂的清蒸菜系和绿色蔬果,主食也改成了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同时还买了双跑鞋,学别人开始每天跑步锻炼。每天下班回家,他都要围着公园跑上三四公里。除此之外,医生叮嘱的他汀和氯吡格雷等相关药物也是一天没有落下,每天定时服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5eab8d3ba5d8fd0ab15fea76fc0915.png)
如此坚持了3个月后,王大海整整瘦了十来斤。整个人精神面貌不仅焕然一新,身体也感觉轻盈了不少。到了医生约定的复查日期,再去医院体检时,王大海的总胆固醇竟下降到了5.7mmol/L,低密度脂蛋白也回落到了3.6mmol/L,甘油三酯则只剩下了2.01mmol/L,虽然离正常值还差一点距离,但王大海信心倍增。他坚信路子没有错,只要按照这个方法下去,恢复健康之躯指日可待。
一晃1年过去,这期间王大海一直保持着降脂习惯,不仅每天按时服用氯吡格雷和降脂药,之前的异常也再未出现过。正当他以为即将大功告成时,意外发生了。2015年8月11日,这天傍晚,下了班的王大海像往常一样穿上运动鞋准备去公园跑步。他站在玄关弯腰系鞋带,刚蹲下去,一阵晕眩感立刻从脑袋深处传来,紧接着王大海眼前一黑,整个人直愣愣往侧面倒去,右肩狠狠地撞在鞋柜上。
他勉强扶着墙站起来,心里咯噔一下,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细汗。王大海深吸一口气,想要抬起左手去揉额角,却发现左手软绵绵地搭在腿上,怎么都抬不起来。他试着活动右手的手指,发现指尖迟钝得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棉布,连握拳的力气都没有。王大海皱了皱眉头,拖着沉重的右腿走到沙发,想倒杯水喝,刚端起杯子,水就顺着杯沿洒了一地,右手根本抓不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b49b66127a839e3902366adbef124a.png)
他心里越发不安,想要呼唤厨房里的妻子前来帮忙。而当声音出口的瞬间,王大海却愣住了,他的舌头仿佛打了结一般,嘴巴控制不住地歪斜起来,声音也变得含糊不清,连自己都听不懂在说什么。一瞬间,恐惧爬满了王大海全身,急火攻心的他用尽全身力气,猛拍了一下沙发。听到动静的妻子这才来到客厅,看到沙发上眼斜口歪的王大海,顿时吓了一跳,随即连忙把丈夫送到了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生立即给王大海安排了头部CT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大脑半球皮质下有大片高密度影,考虑急性脑出血,出血量约40毫升,涉及左侧运动皮质区和言语中枢区域,初步测量颅内压为20mmHg,提示颅内高压风险。血脂检查结果显示,胆固醇总量6.8mmol/L,甘油三酯为3.0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4.5mmol/L,表明血脂有所回弹。结合各项异常指标和症状,王大海被确诊为脑出血。
看着王大海被缓缓推进抢救室,妻子最后一道心理建设终于垮塌,她当即崩溃大哭道:“这怎么可能呢?自从一年前确诊高血脂和心梗后,大海就一直保持清淡饮食,不仅每天坚持运动,医生开的药也一天不落按时在吃。明明前段时间复查血脂已经控制得十分不错了,为何还是会出现脑出血?是不是你们医院开的药有问题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2d79a07a1e8da8c5f36fe39679f9da.png)
面对王大海妻子的咄咄逼问,医生也陷入了疑问,正常而言,像王大海这种长期坚持健康生活习惯的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概率几乎为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带着疑问,医生又仔细询问起了王大海这一年来的饮食、生活以及服药习惯。当他听闻王大海吃了将近一年的氯吡格雷后,顿时瞪大了眼睛。
随即医生扼腕叹息道:“虽说氯吡格雷预防血栓的效果很好,临床上也有很多冠心病患者终身服用来以防万一。然而是药三分毒,很多像你丈夫一样的病人,在吃氯吡格雷时往往会忽视了这3个用药的细节,不仅让药效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带来脑卒中,心梗等生命危险。如果注意好了这3个细节,才能安全放心地使用氯吡格雷啊!”
那么,王大海在吃氯吡格雷时,到底忽略了哪三个细节,才使得脑出血找上了门呢?
1.没有定期监测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
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长期服用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能力,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然而,如果用药期间不定期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如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和凝血功能(如PT、APTT、INR等指标),可能会导致血液凝固能力过度下降,一旦出现小血管破裂,止血困难,就容易诱发出血性事件,甚至脑出血。王大海在服药一年期间,虽然坚持体检,却忽视了对这些关键血液指标的定期监测,导致脑出血的隐患逐渐加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73475e2a1d0f57acda5be770343c69.png)
2.忽视了合并用药的风险
在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过程中,王大海并未注意到其他药物可能会影响氯吡格雷的代谢,从而增加出血风险。平常,他偶尔因胃部不适服用奥美拉唑来缓解胃酸,而奥美拉唑会抑制CYP2C19酶的活性,降低氯吡格雷的代谢,进而削弱抗血小板的效果,使血栓风险增加。
与此同时,王大海在感冒时还喜欢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本身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氯吡格雷合用后,可能进一步加剧出血倾向,增加脑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而氯吡格雷的使用必须谨慎搭配其他药物,尤其是抑酸药、消炎止痛药等,患者应在服用任何新药前咨询医生,但王大海并未遵循这一原则,最终导致了危险的发生。
3.未合理调整剂量或停药,服药方式缺乏医生指导
氯吡格雷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终身服用,特别是对于已经稳定的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如果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考虑换成更温和的药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d10c7b4c59905ed880439f03055378.jpg)
然而,王大海在服药期间,没有向医生咨询长期服药的调整策略,而是按照最初的剂量一直服用,导致出血风险不断累积。他也没有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关键指标,缺乏必要的医疗指导,最终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大海的故事无不警示我们,在服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可能影响药效的药物合用,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用药方案。一味地坚持服用而忽视个体差异,反而可能让防治血栓的药物成为导致出血性疾病的“隐形杀手”。
(注:《回顾:陕西一男子服用氯吡格雷抗血栓,1年后突发脑出血,这是怎么回事?》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