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关税及供应短缺引发的维生素行业投资机会梳理一、行业核心驱动因素全球供应链扰动与产能集中巴斯夫事故加剧供应紧张:2024年7月,全球维生素生产巨头巴斯夫德国工厂因爆炸停产,其维生素A(全球占比26.7%)和维生素E(全球占比13.8%)产能受限,导致全球供应缺口扩大。国内维生素A、E价格短期内分别上涨1.4倍和74.6%,多家企业订单激增。中国主导全球产能:中国维生素产量占全球80%以上,其中维生素A、E、B族等品种出口占全球供应量的60%-70%。欧洲厂商(如巴斯夫、帝斯曼)因能源成本上升及设备老化,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增强。关税政策下的豁免优势中国维生素出口豁免加征关税:在中美互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出口的维生素产品因技术壁垒和不可替代性,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出口成本未显著增加。而美国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度较高(占进口量20%-30%),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进一步巩固中国企业的市场地位78。海外供应链转移受阻:美国对中国加征54%-73.3%的关税推高其本土生产成本,但中国维生素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较印度低10%-15%)和技术门槛,维持出口竞争力。需求刚性支撑价格高位维生素下游应用以饲料(占比超60%)为主,全球饲料需求年均增长2%-3%,叠加畜牧业复苏,需求端保持稳定增长。短期内供应缺口难以弥补,价格弹性显著。二、重点投资方向及标的

维生素A、E核心龙头新和成(002001):全球维生素A、E主要生产商,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7%,产能达维生素A 1万吨/年、维生素E 6万吨/年,受益于巴斯夫停产后的订单转移和价格上涨。浙江医药(600216):维生素E产能全球第二,2024年出口量增长29.6%,产品价格弹性叠加产能释放,业绩持续高增。细分品种高弹性标的维生素D3:花园生物(300401)拥有全球领先的VD3一体化产业链,市占率超30%,受益于胆固醇原料供应集中和价格上行。维生素K3:振华股份(603067)因铬盐原料垄断,供给受限,价格涨幅显著,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出口占比高且关税豁免企业金达威(002626):辅酶Q10全球市占率50%,出口美国占比10%,产品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海外需求稳定。兄弟科技(002562):维生素B族(B1、B3、B5)主要供应商,受益于小品种维生素价格上涨和行业集中度提升。

三、行业趋势与潜在风险趋势判断价格高位延续:巴斯夫复产预计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短期内供需缺口难缓解,维生素A、E价格或维持高位震荡。行业集中度提升:环保限产及技术壁垒加速中小产能出清,头部企业通过扩产(如新和成江西工厂)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风险提示产能恢复超预期:若巴斯夫提前复产或新产能投放,可能导致价格回落。政策变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升级或国内环保政策加码,可能影响企业成本及出口。需求不及预期:畜牧业周期波动或饲料需求下滑,拖累维生素消费。

四、结论与策略建议
当前维生素行业处于“供给收缩+需求刚性+政策豁免”三重利好叠加期,重点配置具备全球定价权的龙头企业(如新和成、浙江医药、花园生物),并关注细分品种的弹性机会(如振华股份、兄弟科技)。短期可跟踪巴斯夫复产进度及价格走势,长期看好中国在全球维生素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风险偏好较低者可关注原料药板块中业绩确定性高的标的(如金达威、永安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