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岛
  • 表面上是大彻大悟了,真实情况是走投无路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打破固有观念的常规,重塑基于现实反馈的认知,是一件很无奈,但却必须要认真且谨慎做到的事情。因为固有观念

    2025-03-29 21:36
  • 生存是头等大事,大事面前不能妥协

    去年我的一位朋友经常跟我念叨要离职的事,当下的生存环境众所周知,所以我劝他谨慎行事,他说,他也想谨慎,但是有人不在乎他谨

    2025-03-28 21:45
  • 被欺负的人沉默了,不代表善罢甘休

    沉默这种状态,属于厚积薄发之中,处于厚积期的典型表现。很多负面的行为会导致沉默这种状态的出现,比如被欺辱,被愚弄,因为一

    2025-03-27 21:54
  • 规矩是人定的,破坏规矩的也是人

    今天上午跟同事聊起租房话题的时候,一位同事说他每个月都要额外给房东五十块管理费。几个租房的同事听到之后纷纷愕然,大家都表

    2025-03-26 21:43
  • 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背后有人使坏

    顺不顺这个说法,乍听之下,跟运气有着脱不开的干系,顺,说明运气不错,没有不好的气场阻挡自己,而不顺,那就是处处碰壁,处处

    2025-03-25 22:42
  • 别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无路可退

    我们这个世道,有这样一种行为与思想十分矛盾的人,这种人,一边想着用极端的方式牟利,用无所顾忌的方式去挥霍自己的信誉,另一

    2025-03-24 22:04
  • 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其实心虚的很

    优胜劣汰这四个字,给了那些试图用劣币驱逐良币的人们,一个近乎合理的“自卫型”解释,譬如那些擅长以小人心计去谋算他人利益,

    2025-03-23 22:35
  • 如果善意不被保护,那么恶意就会肆无忌惮

    如果有些问题,我们能一语道破天机,但道破之后发现,所谓天机,恰恰就是自相矛盾的存在时,质疑天机的真实性,或许会让我们走向

    2025-03-22 21:57
  • 闭上欺骗的嘴,扼杀贪婪的心

    很少会有人会认为自己是个“欺骗者”而感到自豪,因为这个标签太明显,太具有批判性,与此同时,这个标签还带有一股子“小人心思

    2025-03-21 22:10
  • 损人利己不可能,只会被人们唾弃

    如果所有误入歧途的人都能够迷途知返,这个世界就会少了很多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争执。遗憾的是,众所周知,大多数步入迷途之人,都

    2025-03-20 22:07
  • 人生无常又怎样?真正让人痛苦的是鞋里的沙子

    人情冷暖,岁月无常,盲目的彼方,可悲的现状。人世间让人痛苦的事情数不胜数,如那远处的高山峻岭,层峦叠嶂。如果说有什么比这

    2025-03-19 22:08
  • 表面假装热爱,其实背后使坏

    干一行爱一行这个说法,是一种基于生存需要的自我安慰,如果不爱自己的工作,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其结果就是工作干不好,心理上容

    2025-03-18 21:58
  • 不讲道德,只讲得到(人性真实)

    利益为先的认知思潮,在互联网爆炸式的信息传播影响下,早已呈现出一种无可匹敌的席卷之势,尽管那些历历在目的警示标语,让大多

    2025-03-17 21:48
  • 谁辜负感情,谁就失去信任

    是成长伴随痛苦,还是痛苦伴随成长,那些经历过背叛,被辜负的人们往往对这个问题深有体会,很多历历在目的回忆让人们深刻明白了

    2025-03-16 21:30
  • 赔礼才要花钱,道歉不用花钱

    对于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人而言,如何行之有效的节省开支,并将消费效果最大化,是他们或多或少会认真考虑的现实性问

    2025-03-15 22:30
  • 被操控者的人生大忌:绝对不要独立思考

    对于表象的解读,人们总会被各种事外之物干扰。从以立场划分的楚河汉界,到“你怎么老把人想的那么坏”的通俗埋怨,于是乎,自己

    2025-03-14 21:52
  • 就算天塌了,贩卖焦虑的先趴下

    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能利用AI赚钱的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利用AI制造焦虑然后卖课的人,现如今,但凡对AI有些许深入了解

    2025-03-13 21:41
  • 越是喜欢装睡,越是证明睡不着

    我很喜欢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装一辈子好人,那么他就是好人。我之所以喜欢这句话,并不是我认同这句话说表达的观点,而是我对这句

    2025-03-12 23:12
  • 看似是巧合,其实并非巧合

    公司门口不远处的商业街里,总有一处地方车水马龙,这一处的地段并不固定,持续的时间也不固定,这里总是比别处更为热闹,比别处

    2025-03-11 21:54
  • 为了吸引眼球,流量正在“创造”热搜

    与其说是热度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现象,倒不如说那些热度的“加工厂”,将热度这个概念,打造成现象的代名词。很多时候,我们会发

    2025-03-10 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