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假装热爱,其实背后使坏

袁大岛 2025-03-18 21:58:36

干一行爱一行这个说法,是一种基于生存需要的自我安慰,

如果不爱自己的工作,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其结果就是工作干不好,心理上容易产生创伤。

轻则萎靡不振,

重则失业。

显然,这就得不偿失了。

而如果实在不爱自己的工作,也可以选择“干一行假装爱一行”,

并且将假装这个概念,再加入那些生存所需的条件,

比如要还贷,要赚钱吃饭养家等等条件的堆叠,

这样,假装的价值,甚至比真正的爱,

更能够促使人们接受自己的工作,

更能够让人们心甘情愿的承受来自工作的压力,

当然,这个办法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

那就是伪装的热爱,需要更多的条件支撑这种伪装的重量,

有些人,是因生活所迫,

也有些人,

则是看到了更黑暗的“商机”。

一些“聪明”的生意人,在试图寻求盈利蓝海这个问题上的执着表现,

已经从如何妥善经营,开始转变为一种更为便捷的营销手段,

那就是在网红效应折扣大锅里,多加点“狠活”,

以热爱为包装,快速消耗人们对于某些需求的“消费信仰”,

那些专注于个性追求,对怀旧风产生情绪依赖,

痴迷于“小圈文化”的消费群体,

被热爱所催化的消费激情,恰恰是这些“聪明人”的游戏手段,

千变万化,却万变不离其宗的营销模式,

并不会让这些人感到精神疲惫,

反而会让他们有了更多值得兴奋的理由,

于是乎,那些看似高溢价的商品,

会被渲染成“精神追求”的代名词,

那些被AI反复咀嚼的营销话术,

摇身一变,成为那些人对抗不理解的“看似有效”手段,

一切以热爱为始,以热爱为皮,

披着热爱的皮,行反热爱之事,

这样既荒唐又现实的场面,着实屡见不鲜,

毕竟,过度消费热爱的代价,就是让热度迅速降温,

让爱被错付,让爱渐渐产生恨的苗头,

当那些渴望以热爱付出一切的人发现,他们其实被玩弄,

他们的付出被错付之后的代价,往往就会产生出非常强烈的反噬,

从无条件支持,到全方位反对的过程,

只是每一场以热爱为名的思潮过后,

注定留下的一地“精神垃圾”,

但为何这样的套路屡屡得手,究其根本,

是人们需要以热爱为支撑,才能让着难堪的人生之旅有了些许可贵之处,

至于以热爱之名,在利益层面上不断剥削使坏的人们,

并不会真正在乎他们所摧毁的,不仅仅是对信任二字的无底线践踏,

更为重要的影响,则是因爱生恨之后,

那长久无法消散的戾气:

以爱之名的伤害,更为痛苦,

而以爱之名的掩饰,

则会埋下更多,更复杂的隐患。

看似迎合,实则利用的现象,并不仅限于那熟知的网红领域,

毕竟在现实中,以热爱为名的迎合,其影响终究有限,

而如果以其他的,人们说珍视的东西为名,

然后假意迎合,实则谋利,实则榨取的现象,

也许才是这个问题防不胜防的根本所在,

利用人们的渴望制造陷阱,

利用人们的期盼布局套路,

虽然会换来短暂的,看似无害的好处,

但失信的事实,因失信导致的不信任的氛围,

也会在世俗的滚滚洪流之中,

不断弥漫,

不断影响着每一个曾经相信的灵魂。

2 阅读:52
评论列表

袁大岛

简介: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