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了解究竟什么样的存在需要伪装之前,
我们必须明确一件事,什么东西不需要伪装。
不需要伪装的,往往代表着明确的正直,
被环境所接受的公序良俗,
被广泛认可的道德表现与素质体现等等,
与其说这些存在不需要伪装,
倒不如说,
伪装的目的,
就是“不伪装”。
真真假假,真在前,假在后。
人们信真,拥真,认可真,
那么假在后,假存在的目的,
就是也希望人们信之,拥之,认可之,
但假的东西,是以真作为伪装,
行“假之道”,
再说的通俗点就是,伪装成真,
才能利用真这个身份,以假谋道,以假行利。
举个很普遍的例子,很多地方都有那种“假乞者”,
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以凄惨的身世和遭遇进行伪装,
然后谋求善心的关怀,最终得利。
这种借真之名,行假坏之道,
在如今这个环境来看,可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人们很厌恶这种行为,
一方面源于对方损害了人们的善意,
假的悲剧欺骗人心,
而真的悲剧得不到人们的同情,
真真假假,
倒最后变成了假在真前,以假坏真的局面。
另一方面,假存在的动机,与真相悖,
人们之所以信奉真的存在,
是因为真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影响力,
坚韧不拔的意志,不骄不躁的品德,
假的影响力是什么呢?
假的影响力,就是两个字,私欲。
比如上面提到的“假乞者”,这种人通常有手有脚,
说话洪亮,身体无碍,
而他们之所以用欺骗谋生,是因为他们把信任,
同情这些大多数人宝贵的品质,
看作是廉价的精神商品,
他们需要被同情,因为被同情,
就有钱赚。
当这种纯粹的恶意被欲望渐渐放大的时候,
人们就会发现,如果不伪装,
那么这种恶意就无法释放出来,
所以,
当我们看到一件事只能以伪装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
就证明了伪装之下,
必定恶意横行。
善意是谎言,恶意是实话,
善意是欺骗的筹码,恶意是享受筹码的过程,
在我们这个世道,那些伪装成善意使然,
而最终被发现是恶意满满的事情,
那种肮脏污浊的事实所代表的纯粹,
是一种极端认知下的人性使然,
这就如同你可能很难说服你身边那种特别偏执的人,
因为你会发现,那些特别偏执的人都具备一个共性表现,
就是他们无法接受任何“非现象”的存在,
他们只能接受自己认可的事实,
而超出他们认知之外的,或者无法让他们获得愉悦感的事情,
都会被他们以偏执的态度去否定,
所以,为什么很多骗子特别会哄人,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伪装,“重见天日”的就只剩肮脏,
可肮脏的东西又怎么能“重见天日”呢?
看似矛盾且可笑的问题,
一旦放在现实之中,
就让人笑不出来了。
事情做的肮脏,做事的人,注定也不干净,
但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所奉行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道理,
也许不仅应用于饮食上,也应用于为人处世上,
只不过,这世间有些事情的对与错,并不取决于某些人的臆想之中,
因为当真正的惩罚来临时,
急的再愤怒,哭的再委屈,
在外人看来,
皆是报应。
[滑稽笑]你又内涵你美国主人
纸里包不住火,眼里揉不得沙。假的真不了!任何假的东西,都有漏洞。特别是一些愚蠢之人,真的东西都做不好,还要造假,更是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