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泰,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在读期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派赴日本东北大学联合培养。主要研
内容提要:20世纪末以来,向西方文明学习之时,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蔚然兴起,文学领域“文化寻根”现象的出现是这一潮流体现。
任新民,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熊十力外王学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幼年教育;第二,转入学术前的政
【摘要】元明易代的“夷夏革命”色彩,是把握中国近世历史转向的关键。元明之际的“夷夏”关系呈现出一种张力。即一面是“胡越一
【摘 要】“新礼教”是当代儒家哲学前沿的一个理论建构,旨在回应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儒家“礼教”的简单化否定,建设一种现代性的
摘要:哲学应担负起“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使命,这两种使命为哲学之两“极”。然而,传统儒学推开了“终极关怀”这一“
生命智慧是一个多向度的概念,涵盖生命的意义、价值、伦理和实践等,包括对生命本体的意义追问和身心之用的实践体认。无论是读书
摘要:中国经典解释学的文本与西方解释学的文本皆有原典性、原创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特点,不同的是中国经典解释学有自己独特的
萧汉明(1940年10月-2011年1月18日),湖北孝感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
罗祥相,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道家哲学、先秦
孟子提出“性善”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意味着一种全新人性论的出现。因此,孟子的人性论始终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以
摘 要:牟宗三认为,真正的唯心论系统唯中国哲学独有,西方哲学所谓idealism不应译为唯心论,而应为观念论。中国的唯心
摘 要:张载“乾父坤母”说以乾坤为义理的来源称父母,历来引发诸多争议。这一说法区分天地父母和生身父母,是对隋唐佛道教父母
6月21日下午,身处偏远西南贵州的我,突然接到一位久未联系的北京老师的来电,说他今天很高兴地在北京见到张新民先生。虽然远
摘要:王阳明在其心学视域之下,提出了养德养生并举的思想。首先,他认为“有志于圣贤之学,惩忿窒欲,是工夫最紧要处”,所谓“
“君子不器”是孔子的名言,也是孔子关于君子人格最概括的表述。在历代学者的《论语》注释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南宋朱熹的解释:“
孝是中华民族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社会所凸显的一种文化现象。而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并流传至今的九九重阳节,是中华民
什么构成了“美好生活”?通常人们认为,像财富、地位、名誉、健康之类的事物对于美好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孔子和孟子挑战了这
作者简介:欧阳祯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阳明学研究》
摘要:朱子在阐述其“道体”思想时,除理气关系外,还着力分辨几则概念。一是本体与形体,前者常涉及“本然之体”和“骨子之体”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