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净化器这个概念,或者说这一类产品,我最早接触到的是一个国产货——逸恒魔方。当时第一次玩那个东西给我的感觉是蛮震撼的
Hifiman在平板旗舰耳机Susvara Unveiled上首先采用的无格栅设计被“下放”使用在其主力平板耳机HE10
这是一件有点“迷思”的事情——不少发烧友,特别是老烧,至今仍认为CD机的声音比PC-Fi或者数播更好。这里说的是44.1
随着在线流媒体音乐的迅速发展,大多数乐迷和发烧友都从传统的唱片欣赏音乐转向网络流媒体。我虽然算是死硬派的唱片爱好者,但也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Hifiman新款的旗舰平板耳机Susvara Unveiled(无格栅设计)确实从做工到声音都很棒,
前面一篇讲了两点:一,音响避震不靠软性材料,而是靠坚实、稳固的避震板和避震钉。二,避震板更安全,基本没有负面,而避震钉带
本篇扼要地谈几点音响避震的要点,都是出自玩的心得经验,而不是理论分析。另外,本文只讲道理和做法,不推荐具体产品,故不涉及
本文谈谈奥地利之声(Austrian Audio)的开放式耳机X65开放式耳机与同厂的X55封闭式耳机的对比。大家知道奥
这个话题,个人的感想就是这样一句话——优秀的高频表现,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薄薄亮亮的,而是相反,应该是有厚度、有一种
我玩HiFi耳机有三十年了。三十年试听各种耳机下来,有一点是确确实实一直在提高的——就是迅速有效准确地判断一副耳机的水准
如上图,为什么老叶的这个新耳放叫Diamond(钻石)也是不言自明的。它整机除了背板外都是透明的厚亚克力板,连电路板都是
这篇不是讲音响的,是“谈人生”的,不想看我写音响以外东西的可以忽略掉。我从去年开始腰部出现一些问题。本身男性到了四五十岁
在录音工业的襁褓岁月,是没有磁带踪影的。当时斗得你死我活的,是爱迪生的腊筒式记录媒体,和埃米尔·伯利纳的唱盘式记录媒体。
搞了一台波兰制造的300B胆机功放。牌子是FEZZ,国内翻译“飞驰”,型号是Lybra,用四个300B胆管做并联单端输出
接着说说古典音乐范畴内的人声。这一块最主要的就是歌剧和艺术歌曲,此外还有宗教音乐,如经文歌、康塔塔、安魂曲等(当然这部分
当我们说起“人声录音”,其实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有最常见的流行歌曲录音,还有民谣、爵士乐唱法、美声演唱的歌剧、西方艺术歌曲
从审美角度看,我们是一直在追求尽量没有缺陷、接近完美的东西吗?可能也并不是。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感觉和想法,今天表述出来大家
这篇其实不是说美女的,还是说HiFi的。话说我以前多次在论坛和网友讨论的时候祭出过这样一句话:我看美女照片要看有毛孔的。
Digital Remastering,中文一般叫“数字重制”“数字转制”或者“数字化”,是指把模拟录音转为数字音频,然
细心的黑胶发烧友会注意到有些日版CBS/SONY的黑胶唱片封面上在CBS和SONY的logo下面有一行字写着SX68 S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