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正是大清帝国如日中天的时代,从库叶岛到天山、从唐努乌梁海到台湾阿里山到处飘扬着大清帝国的龙旗
公元1644年,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时间,这一年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王朝灭亡,享国276年。同年,雄踞关外的的满清入住中
天子征辽,仁贵应诏。两国交锋,正然相较。贵著白衣,突前自效。所向皆靡,功实炫耀。天子见之,惊奇诧妙。问喜得人,总军即调。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波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
大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国后期最能打的名将、英王陈玉成以麾下悍将扶王陈得才为主将,率领20000名精锐的太平军
“奚有六节度、都省、统领,言语风俗与契丹不同,善耕种、步射,入山采猎,其行如飞。” ——《虏中风俗》贞观四年(630年)
大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率领大明“无敌舰队”第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郑和在航行
熟悉明史的朋友大多会对“北虏南倭”这个词很熟悉,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帝国,是为明太祖。大明初建时,朝气蓬
大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辽东建州女真部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兼并女真各部,初步统一东北,为便于统一指挥,努尔哈赤
“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八闽以郑氏为长城”。崇祯六年(1633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阎应元1645年五月,满清宗室悍将、豫亲王多铎攻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一手缔造“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朱祐樘病逝,时年36岁。太子朱厚照即位,改元正德,实为明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大唐帝国第二任皇帝、也是大唐最伟大的皇帝、有“天可汗”之称李世民去世,庙号太宗,是为
贞观十四年(640年)八月,唐军名将侯君集攻灭西域强国高昌,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旧地设置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
1632年,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侵占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1638年,沙俄又在勒拿河右岸设置雅库茨克督军府,
大唐贞观四年(630年),唐军通过定襄之战、阴山之战等一系列战役攻灭宿敌东突厥汗国,崛起为东亚新的“话事人”。战后,唐太
市肆行人见使行服着,有感于汉朝(汉族)衣冠,至有垂泪者,此必汉人,诚可惨怜”;华人见东方(朝鲜使者)衣冠,无不含泪,其情
贞观四年(630年),大唐攻灭宿敌东突厥汗国,成为东亚新的霸主,大唐的声威远播四方,唐太宗李世民还被各族人民推举为“天可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今景山)自杀殉国,年仅
14-16世纪,在亚欧大陆的东侧,曾经爆发了一场决定东亚霸权归属、长达200年之久的战争,战争的主角是占据中原的大明帝国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