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美少年
01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少年杜甫的狂放与傲气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杜甫祖籍河南襄阳,出生地是在河南省巩义市南瑶湾村。
杜甫也有响亮的家庭历史可以成为谈资,他的远祖是西晋名将杜预,武能平蜀封爵,文能作注《左传》。而其祖父是被胡应麟称为“初唐五律第一”的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为近体诗的形成与发展做了突出贡献。
诗是吾家事
家族祖先的显赫成就,孕育了杜甫骨子里的光荣与傲气。他毫不谦虚地宣称“吾祖诗冠古”,肯定了祖父杜审言的诗歌成就。杜甫还骄傲地对自己的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可见杜甫对于自己家庭诗歌创作传统的信心与肯定。
父亲杜闲曾位居高官,母亲清河崔氏也是贵族出身,不幸的是杜甫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但是少年杜甫天资聪慧、才华过人,小小年纪便能作诗惊艳众人。
漫游于山水之间,超然物外
开元十九年起,杜甫就开始了读书漫游的生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自我写照。漫游过程中,杜甫一边眼观四方增长见识,一边结识名流铺路仕途。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在洛阳应试落第,但是少年的狂放傲气立马冲淡了落第的沮丧,他很快踏上了新的漫游之旅。
少年人心中不长存悲伤憾事,尽显豪迈与侠气。杜甫在《壮游》里写道: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
开口咏凤凰
这么狂傲的字句,也许我们很难想象是出自杜甫之手,我们对杜甫的印象是深沉与内敛,往往忽略了他狂与傲的一面。
确实如此,杜甫年纪轻轻便得到名流的赏识,当时的名士皆以班固、扬雄相比。他开口作诗信手拈来,笔下书法狂狷浪漫,烈酒下肚豪气万丈,嫉恶如仇弘扬正气,身边结识的朋友皆是阅尽沧桑、履历颇丰的老者,令人想起“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的自夸之句。
登泰山而小天下
还记得《望岳》吗?杜甫登上泰山,狂放地说出了那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个怀抱热忱理想与抱负的少年,登上了泰山俯瞰富庶安宁的太平盛世,他希望把自己的青春岁月投入盛世安宁的构建之中,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一览无遗。
少年杜甫是狂放的,是高傲的,是志存高远的。
02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长安十年的困斗与挣扎漫游经历说到底还是为了仕途做铺垫,天宝五载,杜甫开启了自己在长安十年的奋斗生涯。长安是当时每一个读书人心中梦想的殿堂,文人雅士总是满心欢喜地把自己的梦想埋进长安这一片沃土之中,期待它生根发芽。多少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忍过了孤寂,捱过了饥寒,只是为了跨进长安宫殿的门槛。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
现在的西安,曾经的长安
杜甫带着青春年少的豪情壮志来到了长安,然而他的热忱却遭到了冷遇。当时宰相李林甫独断专权,垄断了像朝廷输送人才的权力,当时的应试者不幸都落第了,杜甫也位在其列。
三十几岁的杜甫已经是第二次落第了,少年时期不以为意,现在却难以不挂怀了。他开始干谒投卷,渴望能结交权贵为自己博得一个推荐的机会。
天宝十载,杜甫成功把自己的作品进献到了玄宗的面前,华丽与壮阔并存的文风立马得到了玄宗的赞赏,于是让他“待制集贤院”。
杜甫
本来以为是盼来了出头之日,怎料玄宗的口头承诺竟不了了之了,杜甫的希望再次破灭了。
杜甫仍旧继续向权贵投诗,然后是无止尽的期盼与等待。一无所获的长安之旅,杜甫连简单生存都难以为继了,他甚至“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可见其作为一个“长安漂”生活的悲辛。
长安生活的悲辛状况,全都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诗中了。遥想自己少年时期曾经有着“早充官国宾”的显赫日子,然而现在却沦落到早晨要去叩响富贵人家的大门、傍晚得跪着看马车掀起的灰尘,吃的是残杯与冷炙,日子不胜悲惨。
朝叩门
然而就算如此,自己也难等到一个机遇,到底为什么纨绔子弟的生活锦衣玉食,而辛苦读书的人要沦落至此?此般下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怕是此生难以实现了。
唐王朝的腐败让杜甫一直沉沦在社会底层难以摆脱,也让他看到了底层的人民群众身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现状。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是穷兵黩武、征伐不断的战争迫害,“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是官场黑暗、滥用职权的抨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贫富差距、穷人受难的现实悲剧。
炮火
长安十年,杜甫既感受到了个人沉沦的心酸,又见证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0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安史之乱的流亡时期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带领叛军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王朝顿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叛军攻陷了长安和洛阳。在国家离乱之际,杜甫也只能携家带口地走上逃亡之路。
一路逃亡,一路奔波,杜甫的内心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流离之际,杜甫只能依靠亲友接济来勉强维持生存。当时玄宗已经逃往西蜀,杨贵妃也在马嵬兵变中红颜惨死了,而肃宗紧接着在灵武即位。
杜甫
虽然身陷流亡之苦,杜甫由儒家文化涵养出来的忠君思想强力引领着他,鼓动他去寻找肃宗。于是他把自己的家眷都安置在鄜州,只身一人北上延州去投奔肃宗,奈何途中被叛军捕获。杜甫费了千辛万苦之力才从叛军手中逃出,从长安一路奔至凤翔,成功拜见了天子。
杜甫的忠心耿耿成功打动了肃宗,他成功获得了“左拾遗”这个八品谏官的职位。杜甫凭借奋不顾身的忠心为自己的仕途之梦寻得了一个机遇,他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也隐隐充满了期待。
杜甫塑像
然而现实又不合人意了,“谏官”这个职位,终究还是不适合杜甫的。也许是性格太过于耿介,或者带有理想化与书生气,这样一份直言不讳、咄咄逼人的职业注定不能长久。杜甫刚刚上任一个月,就上疏为前宰相房琯说话,两人是布衣之交,于是杜甫上疏直言“罪细,不宜免大臣”,惹得肃宗龙颜大怒,杜甫也几乎被处刑,从此坐上了冷板凳。
后来杜甫又不幸卷入了权贵政治斗争的牵连,他是彻底对虚妄的官场失望了。在沉沦中拼搏了几十载,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摆布。唐王朝江河日下,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天底下的大多数百姓也是流离失所,不得安宁。个人不幸,民生同样多艰。
长安,再见!
杜甫是真的心如死灰了,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长安,离开了这个容不下他小小梦想的政治中心,然后走向了西南蜀地。
0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漂泊西南也心系天下万民杜甫离开了长安,但是他心中的挂念仍没有放下。唐王朝潦倒的境况每况愈下,但是他已经无能为力。他年轻之时也没有办法报效祖国、拯救黎民,现在已经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加没有办法了。
虽然已经转身离开,但是长安依然是杜甫魂牵梦萦的地方。《秋兴八首》组诗便彰显了杜甫对长安的怀念,“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他没有忘记长安,深爱过的长安,流连过的长安,他怎么能忘?
西南
杜甫草堂
漂泊西南天地间,十一年间,杜甫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诗风更加沉郁顿挫,思想更加深邃。
纵使他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者了,但是他依然忧心着破碎的国家山河以及奔乱的黎民百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国家收复失地他会激动得涕泗横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民流离失所他会扼腕叹息。只要是杜甫触目可及的人间离乱,他都会记录进诗歌作品中,深沉抨击这个横征暴敛、没有人情味的黑暗社会。
田园风光
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烛照了这位老人凄凉的晚景生活,他深沉的心境是没有办法得到真正快乐的,但是在这里他能够得到生命难得的喘息机会。他可以感受一番平凡人的乡间生活,还写了一些歌咏村居生活和自然田园风光的诗篇,便有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多万朵压枝低”这类颇具田园美妙气息的诗篇。
当杜甫在成都的亲友严武去世后,杜甫又开始了在云安、夔州等地的漂泊生涯,晚年动荡时刻,杜甫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宝贵的七律诗篇。
杜甫千诗碑
大历三年,也许是感知到自己的生命将不久存于人世,杜甫格外渴望回到自己的河南老家,他想回到自己的人生来处去。兵荒马乱之际,他一路北上,心急如焚地归心似箭,只是不幸的是,少陵野老还没有回到他的家乡,就已经在旅途之中去世了。
杜甫,陨落了!那个即使自己身处阴沟,也时时刻刻祈祷着为天下苍生带来一片星空的杜甫,永远的陨落了!与此同时,他在中华民族儿女的内心中冉冉升起了。
总有一片星空属于我们
《春望》
只是,那个仗剑出走时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归来已成两鬓斑白的垂垂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