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高加林虽然失败却不可悲,因为人生总有试错与遗憾

小火炉漫志 2022-12-04 11:18:44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然而年轻时就算走错了几步路,那又如何呢?人的心头总要有那么几个心头大憾,总要为青春的过错认错忏悔。痛便痛过,错便错了,只是人生的下一步,该好好走了!

路遥

也许结局是原地,但不甘沉沦、摆脱苦难本来就是惊心动魄的过程

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他城里民办教师的职位被三星顶替了,他没做错事,只是因为三星父亲高明楼是四大队书记。

高加林父母亲对滥用权势的行为破口大骂,但是当高加林想状告不公平行为时,母亲却下跪恳求不要闯乱子,父亲也叮嘱他日后见了高明楼家里人还要赔笑脸。

“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农民崇拜的是高官厚禄和家财万贯,为官掌权和经商致富都能得到农民的敬佩,而没钱没势力的人,只能屈居人下,赔人笑脸。

广阔的田地,蛰伏的农民

高加林的人生轨迹大概经历了失业——农村劳作——重新进城——失落回村这么一个轨迹。其间重新进城的机会是叔父回来之后争取来的,由此他终于也尝到了一次“走后门”的经历,顺利成为了县委大院的干部人员,当上了城里的记者。

农村出身的高加林热恋着城市,他愿意把自己的所有思想感情完全扎根在城市的土壤里。所以他抛弃了农村善良的巧珍,选择了城里富贵出身的亚萍。只是一圈下来,高加林最终失去了城里的工作,失去了真挚的感情,最终又回到了原地。高加林的失败人生有何寓意呢?

改革春风吹满地,现代文明遍地开

改革开放是一股春风,吹来了现代文明。农村的青年蠢蠢欲动,他们渴望摆脱祖祖辈辈开荒垦田的辛劳命运,逃离农村与土地,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的现代化。但是农村与城市之间本来就存在壁垒,城市也会将外来人拒之门外,农村青年如果仅凭赤手空拳和一腔孤勇走进了城市的大环境,结果也只能够游走在社会的底端,难以在这个新世界获得立足之地。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失败了,在城市与农村的抉择之间,他狠心抛弃了农村,斩断了与巧珍的情丝,满心期待着与黄亚萍的未来。然而突如其来的揭露使高加林的城市美梦破碎了,他享受了一番“后门”的好滋味,最终却败在了“后门”里。

面对失落回村的高加林,德顺爷爷说:“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只要咱们爱劳动,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的。”

好山好水好地方,养育儿女成人才

高加林的失败,似乎是路遥对于传统土地情结的一种延续。土地是农民的宿命,生的希望死的寂然全都在脚下这一片硬邦邦的土地里了。经历了城市名利场的沉浮,高加林对于脚下了土地,也转换了一种思绪。

路遥的《人生》,其实是对中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性书写与思考,它立足于农村变革带来的新鲜世相,又将笔触对准社会转型时期每一颗奋发向上又蠢蠢欲动的年轻之心。

高加林从农村向城市的跨越的确是失败了,但是他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努力争取适应变革时代的人物,他不甘现状、不懈追求、敢于反抗苦难与命运,即使最终失败了,但是他却以先锋人物的姿态,为后来的农村青年指引了方向:放手一搏,人生经得起各种失落!

高加林也是一个先锋者

这也契合了路遥的人生观,“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在历史的语境当中,从来不缺乏胜利者,真正缺乏的是具有奋斗魄力的先锋者。人生的结局并非结局,高加林的的确确是在大城市碰了壁,也的的确确是回到了农村,但是二十四岁的生命不应该已成定局。

“在前面,在生活的道路上,他将会怎样走下去呢?”虽然二十四岁走过岔路,但是高加林未来的人生,仍旧可以重头再来。他依旧可以是那个不甘沉沦、与命运与苦难不断抗争的孤勇少年!

知识分子与土地的矛盾,知识带来的是幸福还是困境?

农村人的所有生路全在土地,而城市却有无限的可能性,农村的人总希望逃离乡村的逼仄天地,在城市的广阔天空下寻找人生的价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青年向城市流动的出路就是当兵或者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兵的路子不通,便只剩下了读书这一条出路。高加林是父母亲含辛茹苦供上学习之路的,十几年的拼命读书,为的就是不必依靠土地谋生,成为土地的奴隶。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三年的教书之路让他免去田间的繁琐劳作。

不幸的是官家势力作祟,高加林突然失业,经济状况走向窘迫。面临完全不熟悉的土地,只拿过笔杆子的高加林没有办法下地干活。只是生活的严酷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又变回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知识分子的“清高”使他与农村的思维观念格格不入,他曾写信给新疆的叔父,托情谋觅一个职位,土地之外的一切可能性,都能激起年轻人热腾的血液。他不甘心念了十几年的书,最终还是要被束缚在土地之上。

农民的命运系在土地之上

但是高加林最终还是加入村里的合作社了,毕竟无所事事也会为自己招来非议与嘲笑。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是一无是处的无能者,他卖命地干活,即使是手上出泡流血也不管不顾。

生活是严峻的,将高加林赶上了尘土飞扬的道路。他原本是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人民教师,此时却为了谋生到街上去叫卖蒸馍。卖馍场景的描写真是道尽了高加林内心的障壁,为了所谓尊严与面子,他迟迟张不开口叫卖,最后却到县文化馆阅览室读书看报了一天。

后来的拉粪一事,更是像一把闪光的利刃,一刀一刀地往高加林的脸上划。曾经的县城装满了读书的快乐回忆,现在却因为拉着茅粪桶而东躲西藏。当初给予他尊严与快乐的县城,如今成了埋首低腰的地方。

高加林与农村之间的“壁垒”,不仅仅在于劳动,更在于闭塞与落后的思想。农村人不能理解刷牙讲卫生,将年轻自由恋爱视作作风不正,宁愿喝污黑的井水也不愿意接受漂白粉。高加林教会了巧珍要刷牙,可是在思想古旧的村子里,刷牙竟成了笑话与耻辱。

落后的村子里大家竟然不刷牙

我突然想到现代文学作家庐隐关于“知识误我”的论断,庐隐《海滨故人》里的五位女性接受了新式的知识,渴望摆脱家庭的束缚,但是她们却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对抗传统的观念,最终只能让自己深陷痛苦。所以说知识到底是给女性带来了希望还是绝望呢?“知识误我”还是“我误知识”,知识让女性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却没有顽强的力量帮助她们摆脱困境。

我觉得高加林的身上也有关于知识的矛盾,因为知识,他在各方面都难以接受农村,并且树立了奔向城市的强烈意识。知识令让高加林对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产生了隔膜,引领他去追寻现代文明的风,但是单单凭借知识,是没有办法改变个人处境的。

到底是我和知识两相误吗?

所以到底是“知识误我”还是“我误知识”?

农村姑娘与城市姑娘,爱恋的抉择暗含人生的选择

城市姑娘黄亚萍说:我爱你但不能接受你是农民。

农村姑娘刘巧珍说:我爱你却绝不会连累你。

显然黄亚萍的爱掺杂了个人的前途与阶级的对立,而刘巧珍的爱充满了无私与包容。

城市姑娘

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需要经济与地位等外力条件共同撮合并加持。黄亚萍和张克南都是高干子弟,毕业后能够借助家庭的力量获体面的工作。然而像高加林这样的农民子女,就没有现成的坦途了。

由于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高加林和黄亚萍最初的春心萌动一丝不落地葬送在家庭、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地位的鸿沟之中了,城市姑娘黄亚萍不会为了爱情而嫁给农村青年高加林。

然而后来高加林重回县城,两人再续前缘。黄亚萍满心欢喜,先前她不想为了爱情而把自己变成一个农民,所以和张克南恋爱了。但是现在高加林来到了城市,他身上的阶级枷锁也不成问题,她俨然成为了一个为了自由恋爱而勇气无边的女子,毅然与张克南分手,与高加林开启了罗曼蒂克的爱情生活。

农村姑娘

而农村姑娘巧珍,因为没有读过书,所以铁了心要找一个文化知识丰富、精神世界富足的另一半,高加林早就成了巧珍心里痴狂爱恋的另一半。然而在爱情里面,巧珍是自卑的,正像高加林面对黄亚萍时一样,只不过巧珍是羞于文化的缺乏,而高加林畏于家庭地位的悬殊。

当高加林失去教师职位时,朴实无华的巧珍不仅主动帮助他去城里卖馍,更是直接向爱人袒露心意,在月色如银的傍晚,年轻男女肩并着肩在土路上推车,巧珍大胆地对高加林说:

“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待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地……”

高加林起先还认为同一个农村姑娘结合,便是永远沉沦为农民的第一步,但是幸福的甜蜜滋味很快让他打消了这种念头。巧珍虽是农村姑娘,却有千百般的体贴与柔情,她对高加林的关怀无微不至。

月色如银的夜晚,巧珍对高加林表白了

巧珍对于高加林的爱是成全,她喜欢高加林,然而面对高加林重回城市,她有不舍却没有阻拦。而当高加林面对前途的诱惑变了心时,巧珍也自认配不上高加林而选择默默退出。

德顺老汉说的对,巧珍是农村土地孕育出来的像金子一般的姑娘,她心似金石又情比金坚,大字不识却善良体贴。爱情来临时她一心一意,爱情离开时她不哭不闹,放手成全。

高加林只会在农村的土地上盘旋,最终还是会像箭一样冲向城市的天空。高加林选择黄亚萍是正常的,他本来就无比向往城市,选择黄亚萍无疑是多了一个跳板。只不过黄亚萍的爱情仅限于阶级与地位的安全范围之内,超出界限之后便没有了爱的勇气,农民始终是她所不能接受的阶级身份。

巧珍的爱是包容与成全

最终高加林还是被城市一脚踢回了农村,只是巧珍已经嫁作人妇。“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因为一念选择,高加林永远地错过了农村姑娘巧珍了。

路遥好像不信奉跨越阶级的爱情,所以高加林和黄亚萍的爱情葬送在物质基础当中。而同阶级的巧珍,似乎真的是高加林的人生走岔了路,再也寻不回来了。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弃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人生的岔路,往往难以抉择

生活好像是浅尝辄止的蜜,人生却有千百个岔路,我们该如何抉择?

我是入股努力让你不亏的小火炉,欢迎关注哟~

0 阅读:82